水滸傳108將好漢最後剩22人。
1,入雲龍-公孫勝(出家)
2,玉臂匠-金大堅(任職於內府御寶監)
3,紫髯伯-皇甫端(任御馬監大使)
4,聖手書生-蕭讓(受職於蔡太師府)
5,鐵叫子-樂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神醫-安道全(調御前聽用)
7,混江龍-李俊(出海,後為暹羅國之主)
8,出洞蛟-童威(出海)
9,翻江蜃童猛(出海)
10,小旋風 柴進(辭官務農)
11,撲天雕-李應(返鄉為民)
12,鬼臉兒-杜興(返鄉為民)
13,鎮三山-黃信(任青州)
14,病尉遲-孫立(任登州)
15,小尉遲-孫新(回登州任用)
16,獨角龍-鄒潤(辭官返鄉)
17,一枝花-蔡慶(返鄉為民)
18,鐵面孔目-裴宣(受職求閒)
19,錦豹子-楊林(受職求閒)
20,神運算元-蔣敬(返鄉為民)
21,神機軍師-朱武(出家)
22,混世魔王-樊瑞(出家)
23,小遮攔-穆春(返鄉為民)
24,轟天雷-凌振(火藥局御營任用)
25,鐵扇子-宋清(患病在家)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型別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
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透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
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擴充套件資料:
全書以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過程為主線,透過各個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歷,描寫出他們由個體覺醒到走上小規模聯合反抗,到發展為盛大的農民起義隊伍的全過程。
表現了“官逼民反”這一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必然規律,塑造了農民起義領袖的群體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作者站在被壓迫者一邊,歌頌了農民起義領袖們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正義行為,肯定了他們敢於造反、敢於鬥爭的革命精神。
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義士,當他被逼上梁山之後,壯大了起義軍的聲威,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由於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侷限性,在起義事業登上巔峰之時選擇了妥協、招安,最終葬送了起義事業。小說透過宋江起義的失敗客觀上總結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
小說以高俅發跡作為故事的開端,意在表明“亂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統治集團的代表人物。作者還寫了大批的貪官汙吏和地方惡霸,正是他們狼狽為奸,魚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們不得不挺而走險,奮起反抗。
同時,小說還對田虎、王慶、方臘等其他地區的農民起義軍作了一定的側面描寫,從廣度和深度兩方面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時代的各種社會現象和問題,以及農民起義的深層原因。
水滸傳108將好漢最後剩22人。
1,入雲龍-公孫勝(出家)
2,玉臂匠-金大堅(任職於內府御寶監)
3,紫髯伯-皇甫端(任御馬監大使)
4,聖手書生-蕭讓(受職於蔡太師府)
5,鐵叫子-樂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神醫-安道全(調御前聽用)
7,混江龍-李俊(出海,後為暹羅國之主)
8,出洞蛟-童威(出海)
9,翻江蜃童猛(出海)
10,小旋風 柴進(辭官務農)
11,撲天雕-李應(返鄉為民)
12,鬼臉兒-杜興(返鄉為民)
13,鎮三山-黃信(任青州)
14,病尉遲-孫立(任登州)
15,小尉遲-孫新(回登州任用)
16,獨角龍-鄒潤(辭官返鄉)
17,一枝花-蔡慶(返鄉為民)
18,鐵面孔目-裴宣(受職求閒)
19,錦豹子-楊林(受職求閒)
20,神運算元-蔣敬(返鄉為民)
21,神機軍師-朱武(出家)
22,混世魔王-樊瑞(出家)
23,小遮攔-穆春(返鄉為民)
24,轟天雷-凌振(火藥局御營任用)
25,鐵扇子-宋清(患病在家)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型別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
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透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
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擴充套件資料:
全書以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過程為主線,透過各個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歷,描寫出他們由個體覺醒到走上小規模聯合反抗,到發展為盛大的農民起義隊伍的全過程。
表現了“官逼民反”這一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必然規律,塑造了農民起義領袖的群體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作者站在被壓迫者一邊,歌頌了農民起義領袖們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正義行為,肯定了他們敢於造反、敢於鬥爭的革命精神。
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義士,當他被逼上梁山之後,壯大了起義軍的聲威,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由於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侷限性,在起義事業登上巔峰之時選擇了妥協、招安,最終葬送了起義事業。小說透過宋江起義的失敗客觀上總結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
小說以高俅發跡作為故事的開端,意在表明“亂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統治集團的代表人物。作者還寫了大批的貪官汙吏和地方惡霸,正是他們狼狽為奸,魚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們不得不挺而走險,奮起反抗。
同時,小說還對田虎、王慶、方臘等其他地區的農民起義軍作了一定的側面描寫,從廣度和深度兩方面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時代的各種社會現象和問題,以及農民起義的深層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