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劇糊塗蛋

    一、器材的前期準備

    一個魚缸首先要有器材,器材都包括以下幾件,咱們以淡水缸為本體進行總結。

    1、過濾系統,可以是上濾,底缸過濾,側濾,背濾,這些介紹論壇裡無數了,大家可以去參考一下,來做自己最合適的過濾系統。

    2、濾材。濾材的種類比較多,不過常用的總結下來只有幾樣,過濾棉或者是生化棉,生化球,細菌屋,火山石,麥飯石,珊瑚石,活性炭和玻璃環。

    過濾棉和生化棉是不一樣的,過濾棉比較細膩,一般JBL的250克純羊毛的不錯,生化棉主要是生化過濾,也可以做物理過濾使用,主要是利於硝化細菌的生長(嘿嘿,我已經不用生化棉了,用生化氈,也叫藤棉,感覺比生化棉的效果強100倍啊100倍)

    生化球也分為2種,一種是帶棉的,另外一種是不帶棉的,不過現在不帶棉的已經不常見了。一般生化球都放在溢流槽裡面,因為全面浸泡會讓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活性炭不建議使用,因為他會傷害硝化細菌,實為硝化細菌殺手,主要吸吸水裡的腥味還是不錯的,不建議長期使用,短暫使用問題不大。細菌屋和生化球的區別就是一個是方的,一個是圓的……

    玻璃環是最常用也是使用量最大的濾材,這種濾材的透水性非常好,而且整體密佈小孔,非常適合硝化細菌生長,一般過濾系統裡只要有過濾棉和玻璃環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水質,但是切忌,濾材一定要達到總水量的%5以上才會有效的發揮作用。

    3、輔助裝置

    輔助裝置主要是氧氣泵,一般雙頭的就可以,燈光系統,溫控系統。這裡面的技術含量不高,就不做詳細介紹了,不過溫控器一定要選擇質量上乘的,因為你也不想看到加熱棒爆掉導致心愛的魚兒死亡。

    4、細菌購買

    為了加快開缸速度,一般都會進行硝化細菌新增,在這裡我極不推薦帶臭味的硝化細菌,因為這類產品在開缸的時候使用勉勉強強,如果水已經穩定了,入魚了以後,這種硝化細菌簡直就是混水高手,百害而無一利。在這裡不是做廣告,推薦2種消化細菌,徳彩乾粉膠囊,摩根消化細菌乾粉.這兩種價效比還算不錯,尤其是摩根硝化細菌,簡直就是養魚養水的超級必備良藥,用量小,效果大,我一直用它。

    二、開缸初始準備

    1、消毒(第一天)

    不管新缸還是老缸,水都需要消毒,新缸比老缸多了一個步驟,就是要在缸粘好之後放7天,去除缸裡的玻璃膠味道,老缸就可以直接放水了。

    很多朋友問我多大的缸放多少高錳酸鉀,其實目測法就可以很簡單的達到,水放滿缸,把濾材全部放入水中,開始放高錳酸鉀,知道看見整缸水都邊的發紫了,OK,停放,這個時候的濃度剛剛好,如果你不知道什麼顏色是紫,那麼這段可以略過。浸泡1-2個小時之後就可以了,把缸裡的水放乾淨,整體用清水清洗乾淨,耍乾淨,濾材也要反覆清水沖洗,知道把高錳酸鉀完全沖掉。

    2、泡缸

    經過了消毒,我們開始泡缸了,泡缸主要是用缸裡的水來帶走玻璃膠的味道和新水族箱內的味道,也可以用來試水,看看經過24小時的完全浸泡缸會不會漏水,總之這個步驟非常重要。一般我們放滿缸水,浸泡24小時就OK了。24小時後我們就可以正事開始養水了~

    三、全新的開始

    把裝置全部安裝到位,加熱棒一定要放在水流方向,可以更好的加熱,具體位置具體訂~一定記住,濾材要放到過濾裝置裡面,曾經我有一個朋友,用CF800外筒,轉了1個月給我打電話,問我為什麼水還那麼髒,結果我一看,空桶!

    1、缸內曝氣(第二天)

    一缸新水入內,這個時候我們要開始養水了,養水第一天不開過濾系統,加熱系統還有燈,單純的開啟氧氣泵,24小時不間斷打氧,看著缸內水翻騰,慢慢的等待~氧氣要足,氧氣泵開到最大。

    2、溫度及過濾開啟(第三天)

    水經過一天的曝氣,可以開加熱棒和過濾系統了,記住水溫要調節到養魚的最佳溫度,以後就不動了,具體問題和加熱棒的W數要看缸的大小與所飼養魚的需要而定。過濾器以後就不會再關了,強烈建議7X24小時不間斷過濾。

    3、消化細菌的新增(第四天)

    又過了24小時了~水的溫度已經上來了,這個時候缸內的水混混的,我們可以新增消化細菌了。

    新增消化細菌有3點需要注意

    A 消化細菌要放到過濾槽裡面,不要直接倒入主缸裡面

    B 乾粉消化細菌要先用水化開再使用。

    C 消化細菌在水溫超過20度才可以存活,20度一下必須無疑

    另外消化細菌是屬於喜氧菌,所以氧氣泵不要間斷,保證充足的氧氣給予硝化細菌使用,提高存活率。

    4、闖缸魚來啦~(第五天)

    消化細菌需要食物,那麼什麼是它的食物?

    四、開缸成功

    闖缸魚也有了,消化細菌也加入了,我們可以開始等待與觀察了,水會慢慢的邊渾濁,然後從渾濁慢慢的變清,這個過程大概需要7-10天的時間,期間闖缸魚會死亡,不用管他,死就死了,誰叫這是闖缸魚呢?堅持3天換水五分之一,補充新水進去,而且消化細菌在換水的時候進行新增補充。

    直到水邊的清澈無比,整個消化細菌穩定下來需要1個月的時間,但是10天左右水變清了,就可以放自己喜歡的魚了。

  • 2 # 使用者5620331464544

    方法一:1.新缸消毒:新缸清洗,用鹽消毒,洗清1-2遍。將主缸內水放滿,在主缸內放入水質穩定,用一個氣泵在主缸內打氣。底缸內將濾材放置妥當,但建議前期開缸放置濾材不宜過滿,正常濾材放滿2分之一就行,前期硝化細菌的培養最有效的來自於白棉,生化棉,藤棉、黑棉。所以棉可以多放,其餘細菌屋、生物環,陶瓷環,紅外線,石英球之類,少量的放就行,可以在後期逐漸新增。

    2.這時不需要開啟主水泵,執行你的魚缸。在底缸用單獨的一個小水泵,濾缸在120CM-150CM的可以選擇1000L-2000L的水泵。150cm以上的可以選擇3000L的,但是建議水泵不宜過大。將單獨的小水泵放入底缸最後一級水泵區,用軟管連線後將水泵出水放到第一級物理區,這樣就形成了底缸獨立培養硝化系統的構架。第一天只需放入底缸水體3分之一的水質穩定就行了,水泵,加熱棒開啟。

    3.濾缸執行3-5天后,開啟主缸水泵,單獨的小水泵停止執行。放入闖缸魚,觀察水質,魚的體表。闖缸魚沒事的話,2-3天后放龍是沒有問題的。

    方法二:有一個或者兩個以上魚缸的朋友,如果購置新缸,可以提前購置濾材。把濾材放置在老缸底部濾缸的水泵處或者主缸內。新缸回家後,清洗,用鹽消毒以後再次清洗1-2遍。放入新水約缸體的三分之一。加入水質穩定,在主缸內打氣,不開水泵。運轉24小時後,用單獨的水泵將老缸的水,抽入新缸放滿(這個量自己掌握,一個成熟的缸,換水量可以控制在3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如果新缸水量不夠,可以補充新水)。將老缸內白棉取1-2片在新缸第一級過濾內,這時可以加入新棉將第一級物理區放滿。開啟加熱棒,開水泵執行新缸~~~~48小時後,將老缸內濾材(為新缸準備的)取出放入新缸內,適量新增優質的硝化細菌(標準量的百分之50就可以了)。同時加入闖缸魚,繼續運轉3-5天,觀察水質變化和魚的體表變化,無異常的話。在加龍的前一天,換水4分之一,加入百分之50的硝化細菌,千分之1-2的海鹽。次日入主魚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DIY臉部深層補水保溼怎麼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