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歷夏木

    首先要了解電池儲電原理:透過化學反應,把電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在電池裡。

    溫度低於一定值後,電池裡的化學物資活性降低,放電的時候就反應不出那麼多電來了,直觀就是電變少了。

    其實化學能還在電池裡,溫度恢復以後還會反應出剩下的電力的(前提是你在合適溫度下充的電,如果是溫度低的情況下充電,活性降低一樣儲不了那麼多)

  • 2 # 影視劇黃金點

    我估計這個樣的疑惑在大家心目中或多或少都有一點。記住一點,任何能量都遵循能量守恆這一點。我以下的解釋就好理解了。

    能量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如果電動車上面的電瓶已經充滿了電,按照道理說電動車的表現應該跟往常基本一樣。平時電動車能夠跑多遠,現在就應該能夠跑多遠,但在現實生活中的冬天,就是跑不了這麼遠,原因何在?

    現在的電池不管是鉛酸電池還是鋰電池,裡面都存在著液體。現在就拿大家通常所使用的鉛酸電池來說,裡面的液體就是濃硫酸。當天氣寒冷的時候,濃硫酸就會變得很濃稠,甚至會結成固態。這樣造成的後果是,它與金屬鉛和硫酸鉛的反應很緩慢。表現出來的事就是放出來的電能不夠,電流太小。他在充電的時候也是這個道理。如果在寒冷的冬天給鉛酸電池充電,是很難充進去的,要充很長的時間。這就是平時為什麼要強調給鉛酸電池充電的時候,在寒冷的天氣要多充1~2個小時的原因。因為電池的電化學反應變得很緩慢。

    所以在極端寒冷的天氣,我們給電動車充電的時候,要麼是延長充電的時間,要麼是將電池放在溫度比較高的地方充電。但是我們一旦給鉛酸電池充滿電了以後,它所儲存的電能就在電池裡面,並沒有無緣無故減少。那我們感覺怎麼電動車在冬天跑不遠了?那是因為電池裡面的電化學反應實在是太緩慢了。實際上你如果測量電池的正負極,它依然有那麼高的電壓。為什麼會跑不動呢?那是因為它提供的電流實在是太小了。這樣的電流無法帶動電機轉動,但是給照明燈,轉向燈供電沒有問題。大家可以開啟電門鎖測試一下,如果燈光不亮,那麼要麼是電路的問題,要麼就是電池的問題。

    在寒冷的冬天騎電動車是已經比較煩心的事。尤其是騎行距離大大縮短。這是由於電池的材料特性造成的。目前還沒有看到很有效的解決辦法。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好的辦法,給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吧。

  • 3 # 魚龍舞69814756

    純電車低溫續航降低的原因可以說就兩個。一是電池活性降低,充放電的量少了。二是氣溫低,用電多了,取暖是用電大戶,車內外溫差特別大的時候取暖功率可以達到6kw以上,而轎車單純行使的電耗通常15kw以下,也就是說取暖可以一小時幹掉你40km甚至更多的續航,試想一下,極冷的天氣擁堵路況,汽車蠕動一小時也就跑十來公里,但續航掉六十公里是不是也沒啥奇怪的了。

  • 4 # 大花貓71373869

    兩個原因:其一是冬天氣溫下降之後,鉛酸電池的充電電壓就得提高。不提高就充得不滿。鉛酸電池有個溫度特性:對於每個由二氧化鉛和海綿鉛組成的單體,其充滿電時的充電電壓是受溫度影響的——溫度越高,所需要的充電電壓越低;溫度越低,則所需要的充滿電的電壓越高。那麼究竟有沒有個準兒啊?這個是有的:假如鉛酸電池在攝氏25度時,單體完全充滿的電壓為2.4V,那麼溫度每下降一度,充電電壓就得隨之上升4毫伏。12V的鉛酸電池在室外使用時,若氣溫為0度,則需要提高25度×4mv×6格。即0.6V。如果像今天這樣白天氣溫在零下十度,就需要增加35×4×6毫伏,即0.84v。如果你用的是48V電池組,則需要提高4×0.84V的充電電壓。否則電池是不能被充滿的。現在市售的電動車充電器,絕大多數是不帶溫度補償功能的:到了夏天會過充,到了寒冬充不滿。當然顯得電池容量不足,跑不下路。這是一個方面的問題。其二是低溫條件下內阻加大,還沒岀窩,就被消耗掉不少電量了。由於環境溫度低,電池內部的導電能力下降,表現就是電池的內阻增大。根據全電路歐姆定律:總電動勢=工作電流乘以內阻和負載電阻之和。可以看出來:一旦電池內阻大到不能忽略不計的程度——比如和負載電阻一樣大時,電池內的電量就會因為內阻的存在,有一半消耗在電池的內部,而不會對外做功。這樣一來,本來充電就不滿,又被內阻“打劫”了不少。剩下能用的電量就不多了。如果內阻大到是負載電阻的二倍時,不難算岀,負載上只能獲得三分之一的功率。絕大多數電量是被電池內部自己消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時間煮雨,歲月無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