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有知社

    據《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記載,范蠡在助越王勾踐平吳稱霸之後,就悄然離開了越國朝堂。而在范蠡離開之後,還從齊國給大夫文種捎來一封信,信中言道: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而文種卻沒有聽從范蠡的規勸,最終遭受了勾踐的毒手。那麼,范蠡既然早就看穿了勾踐的為人,為何還要助如此歹毒之人,成就一番霸業呢?筆者認為或許有以下幾種可能。

    其一,范蠡為楚人,而楚國與越國乃戰略同盟,故而襄助勾踐成就霸業。春秋時期的主旋律是晉楚爭霸,而到了春秋的中後期,兩國都甚為疲倦。晉國為了牽制楚國,便在楚國的東南方扶持了吳國,教吳國擾楚。在吳國日益強盛之後,楚國不堪其攻伐,便又在吳國的南方扶持了越國,而教越國伐吳。

    吳、越兩國原較落後,而晉、楚兩國為了各自的霸業,不但直接指導了吳、越兩國軍事變革,還提供了各方面的人才輔佐。比如《左傳》記載:巫臣(楚國判臣,屈巫)請使於吳,晉侯許之。吳子壽夢說之。乃通吳於晉。以兩之一卒適吳,舍偏兩之一焉。與其射御,教吳乘車,教之戰陳,教之叛楚。置其子狐庸焉,使為行人(相當於外交聯絡官)於吳。

    而吳越爭霸時,活躍於越國朝堂的范蠡、文種都是楚華人,或是因楚、越的戰略同盟,而來到了越國。范蠡、文種襄助勾踐,雖成就了越國的霸業,但也能為吳國攻破母國(楚國)而復仇。

    其二,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會有自我實現的高層次需求。范蠡襄助勾踐,也是為了自我實現。據《史記》記載: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而范蠡作為當時的智謀無雙之士,也不可能甘心於默默。勾踐雖心狠歹毒,但對范蠡卻言聽計用,以讓范蠡“實現自我”。

    其三,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范蠡並沒有看透勾踐,也遭了勾踐的毒手。歷史很難追究真相,司馬遷在作《史記》的時候,也寫道: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有種史學觀點就認為范蠡最終並沒有逃脫,也遭受了勾踐的毒手。並從范蠡的化名“鴟夷子皮”(皮革囊)分析,據《史記·伍子胥列傳》記載道:...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鴟夷子皮即為鴟夷革,認為范蠡的死法跟伍子胥的葬法一樣,被裝進了鴟夷革,丟入了太湖。推測范蠡死的地方,就在太湖的內湖-蠡湖。

    而范蠡與陶朱公,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只是范蠡為歷史上的頂級智謀之士,人們不願意相信以范蠡的智謀也遭受了勾踐的毒手,而附會了各種傳說而已。其本身的結局,也許就跟西施一樣,被沉入江中的可能性要更大,而與范蠡一起泛舟歸隱的結局,則更多是一種美好的願景。

  • 2 # 白這個顏色

    范仲淹乃范蠡第43代孫,正如范仲淹後來評價他的祖宗范蠡裝逼一樣,這個問題的質地非常輕浮,開啟上下五千年,那個帝王不黑厚呢?

    一幅眾人皆知的對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勾踐能胸懷大志,臥薪嚐膽,其所經所歷,非常人可及。勾踐,可謂千古英雄。范蠡為謀臣,在君臣患難之時同心同德,成功之日是否范蠡做到了英雄所見略同,處處理解勾踐的運籌帷幄呢?

    范蠡雖然謀略過人,不遇勾踐,縱然有經天緯地之才,終歸無用武之地。勾踐能識范蠡為千里馬,范蠡心中是否常念知遇之恩呢?范蠡之才因勾踐而被天下人敬仰。天下非范蠡一人有才,又有多少天下奇才因不遇勾踐而碌碌無為呢?范蠡得遇勾踐是范蠡的幸運,勾踐是范蠡值得肝腦塗地為之服務的明主。對於勾踐,范蠡是心知肚明的,也是心甘情願的。

    辣手勾踐?若勾踐兒女情長,不能置死地而後生,復仇也只是一句空話。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亡國之君呢?勾踐應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以范蠡之才難以復國,復國之才勾踐也。

    范蠡輔佐功不可沒,君臣交惡,是非難鳴,以范蠡有功而論勾踐手辣?不能窺一斑而知全貌,因果必有因而得果,由標而證本,是不責任的顛倒理論,這是個錯誤的法則。

    勾踐是表現了心狠手辣的一面,面對百廢待興,一片混亂的國家,復國之後的建國,又難於復國。這對勾踐來說,不亞於泰山壓頂。危難君主哪有不思良臣者?勾踐在思賢若渴的情景下,不可能近小人遠賢臣。如果勾踐是個鼠目寸光,貪圖享樂的昏君,也不可能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了。

    歷史之所以為歷史,古人之所以為古人,後人的喋喋不休,又有多少是歷史事實呢?塗成了紅臉塗白臉,你方塗罷他登場。作為學者,還是老老實實做學問才是你的本份,應該捫心自問,自己的雷人之語,會讓多少古人蒙羞含辱啊?

  • 3 # 王嘯皓月山巔

    我的回答:因為范蠡追求的是幫助越王勾踐滅吳的成就感,明知道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但是他更懂得自己能夠功成名就並且功成身退。

    我的分析:范蠡明知道越王勾踐是隻可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人物,幫助勾踐爭霸春秋只是為了達成自己的大境界。因為一個成功的男人一定是要具有並且經歷大境界、大起伏、大智慧、大事業、大胸懷、大格局和大氣魄。范蠡在協助越王勾踐伐吳成功後,自己功成身退。

    范蠡曾寫信勸大夫文種(不是聞仲,此文種非彼聞仲),說越王勾踐長得嘴尖脖長,只可同患難不能共享福,可是文種最後沒有采用范蠡的勸告,范蠡最終急流勇退,而文種卻被越王勾踐賜劍自裁,並且說文種計謀太多,勾踐還沒用完就已經滅亡吳國,剩下的計謀讓文種去教導先王吧,最後文種自刎而死。

    范蠡不顧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後果,去幫助越王勾踐,只是為了盡守為人臣的本分,還有報答越王勾踐對他的知遇之恩。一個人放棄他的功名利祿,他激流勇退是非常難的。范蠡能做到這點,因為他的追求和出發點不同,並且他具有極其強大的意志力。再看范蠡離開了越王勾踐,憑藉他的智慧去經商,後人稱他為陶朱公,是一個商業奇才,說明範蠡是個人物。

    某,佩服!

    鼓勵: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 4 # 傑視野

    鳥盡弓藏,出自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比喻為統治者效勞的謀士,在事成之後被拋棄或誅殺,過河拆橋。這一規律普遍存在於職場上下級之間,特別是以古代的君臣關係最為典型。因此還可以加上一句:“敵國破,謀臣亡”。

    范蠡師承著名謀士計然,計然師承道家始祖老子,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那為什麼還要幫助勾踐復國稱霸呢?話說范蠡出身貧賤,但自幼聰慧、博學多才、文武雙全。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官場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之後受重用被拜為上大夫、相國,輔佐越王勾踐。昔日吳越之戰,吳國強盛,越國兵敗,勾踐退守會稽山。眼見久困難以突破,范蠡獻計令勾踐向吳國投降,以保國體。於是越王成了吳國俘虜,范蠡、文種作為越國上大夫,這也是他們的奇恥大辱!此時此景,他們怎能一走了之?於是就有了越國十年生聚、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

    說到底,第一,范蠡是要報答越王勾踐的知遇之恩。第二,范蠡幫助勾踐復國,同時也是幫他自己一雪會稽山之恥;輔佐勾踐稱霸,一雪隨其赴吳成為俘虜之恥。第三,簡單粗暴的一個原因,范蠡只是在其位,謀其政而已。

    功成之後,范蠡懂得鳥盡弓藏的大智慧,選擇急流勇退,贏得生前身後名。文種卻難捨到手的富貴和名聲,最終被越王勾踐派去輔佐先王了。《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人或讒種且作亂,越王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自殺。”

    李白詩云:“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處於高位,功高蓋主,君王必不放心讓其功成身退,更多的意願是“敵國破,謀臣亡”,以保後世子孫同樣安枕無憂。

  • 5 # 漁樵之人W

    一是為了報勾踐的知遇之恩。范蠡原本是楚華人。楚王明文規定,非貴族不得入仕為官。范蠡自幼貧賤,但勤奮好學,滿腹經綸,但無人賞識,根本沒有做官的機會,才華沒有施展之處。他到了越國,經人介紹,越王勾踐召見了他,經過交談,得到越王勾踐的賞識,就留在身邊,讓他幫助料理國家大事,後來又拜為相國,成了輔佐勾踐的能臣。當時吳國強大,越國弱小,吳越之戰,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做了俘虜。范蠡為了報答越王勾踐的知遇之恩,所以積極幫助越王勾踐復國。

    二是為了國家,雪亡國之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別說國家的棟樑之材,就是黎民百姓,面臨亡國,也有報國之心。范蠡作為大夫,丞相,目睹國家滅亡,深感恥辱,復興國家,責任重大,所以他要幫越王勾踐拯救越國。

    范蠡這樣做,純屬為國為民,也不全是為了越王勾踐,他深知越王勾踐不是同甘苦、共患難的人,只能共苦,而不能同甘,所以范蠡功成身退,帶著西施,隱居江湖了。這是非常明智之舉,范蠡的好友文種,貪戀富貴,結果被越王勾踐賜死,沒有得以善終!

  • 6 # 過來人看漢水

    范蠡,和戰國所有士子一樣,將自己的才華選擇-個能實現的國家是第一位的。既是孔子,也是這樣,至於說被輔助成功的君主選擇怎樣用人?怎樣治國?從主體上講與士沒有必然的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鈴薯澱粉能做什麼,馬鈴薯澱粉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