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魚棠觀賞魚

    有用。

    白點病最好是使用老三樣的治療方法再加上一些藥物進行處理。

    白點病是傳染性很強的外寄生蟲病,發展很快,一條魚身上出現寄生蟲後很快就會全身長滿,或者是傳染給一同飼養的其他魚,尤其是白點病後期,其實白點蟲已經分佈在魚身上的很多本位,這個時候幾乎是沒有辦法治療。

    圖:患白點病的金魚

    因為除了白點病本身對於體表的危害,還有一些寄生蟲造成的細菌感染,一些寄生蟲的寄主都是死於一些併發症。早期魚身上有一顆顆白色的小點,這時候不容易被發現,但多半是白點病,一旦感染後期會佈滿全身,雖然發現了一般也晚了。

    針對這種病一般的治療方法是把水溫升高,可以在魚缸下粗鹽,一般控制在鹽度在千分之五的鹽度範圍內。

    白點病比較難治療,早期的白點病治癒率比較高,其實像這類疾病多是由於水質嚴重惡化引起的,一些魚體質下降後再加上水中有一些白點蟲的病原體,魚很快就會中招,針對白點病的治療方法需要將水缸的水質進行改善,可以透過馬上加強過濾改善水質,最快速的方法是換掉魚缸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水,水溫升高到30攝氏度,魚缸進行充氧,治療期間停止餵食,打上氧氣,有的人會配合黃粉進行治療,根據黃粉的使用方法,每天更換養殖缸三分之一的水,每日再補上三分之一的藥量,這種方法可配合粗鹽一起使用。

  • 2 # 養魚的老男孩

    此文章獻給那些初入魚道的魚友。

    話說某一天你為你的魚兒請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小瓜蟲” ,魚兒跟這位新朋友相處一段時間後,很是不開心。不有那麼句老話麼:“請神容易送神難”。你也很是無奈,是左思右想,應該怎麼樣才能把它請走呢?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小朋友:小瓜蟲又稱之為白點病,蟲體呈球形,全身披有纖毛,直徑0.8mm,為肉眼可見的小白點。在水溫18~23℃的情況下,是小瓜蟲最活躍的時候,常寄生在魚的皮下、尾鰭和鰓部,吸食魚體組織的營養,並刺激魚體分泌大量粘液,起初時會出現部分小白點,慢慢發展就會遍佈魚兒全身。

    對冷水觀賞魚來說算是一種季節病症,多發生在春初秋末,氣溫多變的時候易發生,也有獨例,比如夏季,你閒魚缸裡的水溫太熱了,非要給魚兒來個冷水澡,拿冷水來刺激魚兒讓它涼快涼快,卻不知這樣已經幫助小瓜蟲成功的出世了。這種行為也常發生在熱帶魚身上,在換水時,不注重新水與老水的溫差,不管三七二十一,冷水直接對著魚缸往裡灌,淋在魚兒身上,那就恭喜你,你給魚兒找來新夥伴了,它就是“小瓜蟲”。

    請走小瓜蟲的方法也很簡單:

    1. 因小瓜蟲不耐高溫,一般25℃以上就會停止發育 ,當水溫升至28~30℃時,就會自然死亡。因此對患白點病的魚兒來說,治療並不太麻煩。只須將水溫維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後,魚體表的胞囊就會全部脫落,在配合日常換水就OK了。對於較為嚴重的我們可把水溫恆定在32°,24小時開著增氧泵,因為那時魚兒已經呼吸很困難了,所以要多給些供氧量。

    2. 往魚缸裡放一些粗鹽水,透過鹽對魚兒的參透壓,來增加魚兒的自我康復,病重的也可以加一些維生素C(人吃的就可以)來增強魚兒的抵抗力。

    此文章為個人經驗之談,僅供參考,不足之處,望多多指點。同時祝福大家魚兒健健康康,水清魚靚!

  • 3 # 山之行

    白點病是鸚鵡魚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特點一是容易發生,一旦水質出問題,水溫過低,一言不合就會爆發白點病,二是比較容易治療,如果不是很嚴重,升溫,換水,下鹽,停食,爆氧就可以治癒,升溫到30度以上,這個溫度足矣殺死造成白點病的小瓜蟲了,每天換水四分之一(水質很差可以加大換水量至三分之一),下鹽5‰濃度(那種專用的圓粒鹽一顆大約6克,自己算一下5‰應該下多少就可以了,很好算),停食是必須的,不要怕魚餓死,我養了這麼多年魚,還真沒見過餓死的,停食一週左右,白點病有好轉了,魚食慾很強,可以少喂一點,停食的目的是控制水質(這個是另一個話題,水質包括哪些因素就不在這裡贅述了),利於病魚儘快康復,增大爆氧也是讓魚加強體質的手段,還有就是有些有害菌是厭氧的,而有益菌硝化細菌是好氧的,增加水中的氧容量,能有利於改善水質。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大面積爆發,魚還出現了趴缸沉底側躺等狀況,除了上述辦法,就必須下黃粉藥治療了,缸裡的水呈現淡黃色即可,換水後要補藥補鹽,黃粉是非常溫和的藥,可以整缸下藥,治療結束後透過換水就慢慢的把藥排出魚缸了。如果採取上述措施還是無效,說明治療太晚了,魚已經病入膏肓很難起死回生了,只能順其自然了。

  • 4 # 千山雪資深金魚玩家

    鸚鵡魚身上的白點,是小瓜蟲,一種常見的水生寄生蟲,危害性極大。用土黴素殺寄生蟲,當然不靠譜。治療方法其實很簡單,將魚缸中水溫提至三十度以上,就可以殺死小瓜蟲,這種方法治療熱帶魚所患的白點病,最快捷有效。其次,可以用白點淨或者硝酸亞汞也能殺死白點病。鸚鵡魚患白點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水體太髒了,二是魚缸水溫過低造成的。換水升溫就能解決問題。

  • 5 # 養魚老道

    關於鸚鵡魚身上白點的問題,我的個人經驗仍然是什麼藥也不必加,麻煩。直接加溫就ok了。

    鸚鵡魚得白點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水溫太低,要麼體質過弱。無論是哪種原因,加溫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小瓜蟲就會死翹翹了。

    那麼,怎麼樣去加溫呢?建議一天升兩至三度。比方說你現在的水溫二十二度吧。兩天升至二十八度,第三天升至三十一度。然後,你就可以觀察一下,鸚鵡魚身上的白點是不是有所減少,正常情況下,是絕對會減少的。

    如果是大面積減少,那我們就把水溫保持在三十一二度,再堅持四天左右,基本上白點就會全消失了。白點就是一種叫做小瓜蟲的寄生蟲,水溫高自己就死了。

    如果,水溫升至三十一二度,堅持兩天還不見好轉,直接升至三十五度,再堅持三天左右,白點也就全部死光光了。

    然後,剩下來的工作就是一天降兩度,慢慢的把水溫降至二十八度就可以了。鸚鵡魚的水溫不宜太低,太低了體色也會暗淡,更易犯病。可以在治療的過程中,加入千分之三的鹽,保持氧氣充足,餌料充足就可以了!土黴素是沒有用的!

  • 6 # 龍巔魚仙

    當然有用,如果老三樣(升溫、下鹽、換水)都決絕不了,證明白點感染的還是挺嚴重的,土黴素以及專門治療白點病的魚藥是最佳的選擇。

  • 7 # 徐A88888

    治魚病,簡單點說,第一不要主缸下藥,治療缸很有必要,第二,不要直接用土黴素這種強烈消炎藥用於魚類,第三,魚身上有白點,應該與水溫低,水質差有關,第四,建議治療方案,第一步,魚缸升溫到32°,第二步,按比例下鹽(有專用粗鹽!第三步,黃粉比例下,第四步,如果都用過效果不佳,記得不要大量換水,所以還是得有治療缸,最後治好後如果反覆,還可加二氧化氮泡騰片,希望你魚能早點好~專業魚友20年

  • 8 # 天邦金魚

    鸚鵡魚身上的白點是小瓜蟲,是蟲不是菌,用土黴素殺不死寄生蟲。其實方法很簡單,在魚缸的水溫提至3o度以上就可殺死小瓜蟲,此外可用白點淨殺滅小瓜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葵燒喝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