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興真人
-
2 # 直指見性
西漢張騫是“鑿空”西域(注意,並不是鑿空絲綢之路),張騫被俘虜了兩次,俘虜時間達十幾年,阻力大的很,所以根本就沒有“暢通”中間的任何一個字的。是從東漢班超開始,才有暢通無阻的說法,並且和羅馬帝國開始了貿易往來。以後,每逢戰亂,貿易中斷。中間董卓、五胡亂華等亂世,是殺了許多的胡人胡商的。
-
3 # 山壠田
絲綢之路簡單說就是中國與外國做生意的通道路線,固定的線路有中亞走廊,海上貿易線。從廣義來說從來沒有中斷一說,只是有時量大有時量少而已,具體講就是有時候貿易線繁忙有時不繁忙。
-
4 # 時說新語
絲綢之路因為什麼原因中斷,但是他的精神卻永遠活在了絲綢之路上的幾十億人心中;
絲綢之路可分為路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中斷的原因:
1.路途遙遠,古代交通不方便,來回的週期太長;
2.朝代的更替,
唐朝時期的阿撥斯王朝崛起和唐朝安史之亂,國力衰退民不聊生,這是唐朝時期絲綢之路中斷的原因;
宋朝時期,由於塞爾柱突厥崛起時,宋朝國力下降,絲路貿易量逐年減少,這是宋朝中斷的原因
而到了明朝也是因為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先後攻佔拜占庭,阻斷了海陸絲綢之路的貿易;
3.到14世紀葡萄牙恩裡克王子以及他的臣子開闢了新的海上絲綢之路,由此路上的絲綢之路慢慢的就衰退了,然而時至今日,海上的貿易依舊頻繁不斷;
4.明清時期當朝政府閉關鎖國導致;
5.有貨物本身的性質決定,貿易主要是以茶葉,絲綢等輕的容易儲存的為主。
絲綢之路的始末1開闢時期:漢朝公元前139年,年25歲的張騫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元朔三年(前126年)歸漢,共歷十三年。出發時是一百多人,回來時僅剩下張騫和堂邑父二人。
第二次:前119年出發,前115年回國,張騫到達了裡海
2鼎盛時期:唐宋
唐朝 的影響深遠,
宋朝:
海上絲路崛起,逐漸有取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跡象,北宋實際版圖大幅縮減,政府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到了南宋時期,更無法涉足西北地區,絲綢之路衰落日益明顯
3.並更:元
元代絲綢之路的交往目的發生了明顯變化,大多是以宗教、文化交流為使命,而不再是以商人為主導,從側面反映了絲綢之路的衰落。
4.衰退:明清
明代中期以後,政府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與此同時,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不斷髮展,海上交通代之而起,使絲綢之路貿易全面走向衰落。
-
5 # 知未是也
剛開始,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為了和西域諸國加強友好往來和外交關係,來共同對付匈奴人的野蠻行徑,後來這種友好關係擴大到貿易往來領域,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互利,為繁榮東西方經濟和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絲綢之路始於西漢,興於大唐,衰於宋元,敗於明清,其間斷斷續續,但終沒有逃過逼迫中斷的命運。
主要是自漢以來,中原王朝多次更替,加上長年紛爭和戰亂,無暇顧及,特別是宋朝和西遼、西夏、金、元長年發生戰爭,元朝對中亞地區大規模屠城,明朝主張禁海鎖國,清朝更是不願意和國外貿易往來,比明朝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是導致絲綢之路中斷的主要原因。
封建制度影響和阻礙經濟發展與繁榮是根本原因。西漢時期,封建社會制度相對先進,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特別是到了唐朝,社會更加開放,經濟發展呈現開元盛世,大唐繁榮對中亞和世界各國有很大的吸引力,出一度出現八方來朝的繁榮景象,但隨著封建社會制度的衰落和腐朽,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歐洲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建立和發展,讓世界經濟和貿易中心發生轉移,往日繁榮的東方不再顯現,絲綢之路理所當然就被中斷。
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是中斷的重要原因。和陸上絲綢之路相比,海上絲綢之路更方便、更自由,更經濟,更安全,不受國家關係、戰爭、交通工具等諸多因素限制,水上交通工具和運輸的興起,是陸上絲綢之路最後被取代的直接原因。
-
6 # 文物樑子
絲路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工業革命的巨大影響
一、絲綢之路的起源與歷史
在回答問題前,我們首先要明確兩個歷史文化概念。其一,是絲綢之路,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東西之間網路,從長安到羅馬這兩個點之間構成一個網路。一般來說陸路分南北中三道。實際上古人走的路我們不一定全知道。還有從中國泉州、廣州到波斯灣、紅海的海上絲綢之路。
其二,絲綢之路作為東西貿易的最重要交通線,開始時間很早。距今已經有5000年曆史,地中海沿岸的小麥和銅器透過西域新疆傳到中國是最重要的實物依據。另外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現象就是彩陶文化:
中國的江南良渚文化一直到東北的紅山文化和中原甘青新疆直到地中海沿岸、埃及,大面積分佈彩陶,這期間這些廣大的空間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成為歷史文化界的學術熱點。是中國文化西來,還是自稱體系,並沒有達到絕對統一的學術觀點。但是相互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因此東西相互交往的歷史,絲綢之路的歷史遠遠早於張騫時的西漢。
從更廣闊的歷史時空看,古代絲路歷史分為三個階段。
二、絲綢之路的三個歷史階段
距今5000年至距今2000多年的自由自發的貿易階段。這就是上述主要兩個結果小麥在中國的播種和銅器的使用。末期就是鐵器在春秋戰國的出現。這一階段特點就是絲路主體是自由商人。雖然也有武裝力量的介入,但主要的是私人的和集團的武裝。
二、張騫以後到宋代的多元化交流階段。
這一階段中國的絲綢是中國的主要輸出商品,也有茶葉和瓷器,外來主要是金銀玉器寶石琉璃和香料。特別是其中的香料越來越多。這一階段中國絲綢稱當重要貨幣作用,中國銅幣開元通寶也有較大流通。西方以薩珊波斯金銀幣、粟特銀幣為主要貨幣。
這一階段後期主要是西方的香料。今西亞阿曼等地的乳香(中國稱薰陸)、波斯、天竺的安息香,還有龍腦香、蘇合等香。兩宋時期主要是香料為主要商品。長安、汴梁和杭州先後成為香料的世界消費中心。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漢唐宋元時期,中國政府以國家形態國家級別實現國家目標國家意志,暢通絲綢之路,保障絲路安全,中國宮廷成為西方商品的主要消費者。貿易形式是朝貢貿易機制為主,市場交換為輔。中國實行全方位開放政策,以宗教為特色的文化交流,以民族融合為特色的人的融合,以天文、醫學為主的科技交流,特別是唐代吸納大量域外文臣武將在中國政府擔任重要職務。大家熟悉的詩人李白、元稹和書法家米芾等的故鄉在碎葉——中亞。南海沉船上的相當一部分中國瓷器專為阿拉伯市場定做。
第三階段為“茶馬互市”階段是明清絲路貿易的特點。以兩次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門戶開放為結點。中國茶葉成為輸出重要商品。距今2150年的漢陽陵發現最早飲茶用品,距今1800年的阿里象雄帝國的茶葉更是透過絲路由長安———南疆,南下進入西藏西北部。中國茶葉導致了美國獨立戰爭,導致兩次鴉片戰爭。富裕了俄國的恰克圖。茶樹進入印度、進入俄羅斯。除海上茶葉貿易由英國、荷蘭等壟斷外,俄羅斯壟斷了武漢為樞紐的北上亞洲腹地的茶葉貿易。1856年,茶葉專營開禁,清朝的“榷茶易馬”制度幾乎停滯。
中國政府到晚期只能控制北京——太原——陝西潼關——甘肅蘭州——新疆一線的茶葉貿易。這一階段的興盛期就是明代和清朝前期的“榷茶易馬”。邊疆和域外國家只用戰馬交換中國茶葉!宣統元年(1909),陝西三原稅務局年收稅26萬兩白銀,遠高西北稅務局蘭州局的12萬兩白銀。西安局3.6萬兩,商洛龍駒寨7.8萬兩,新疆以喀什葛爾3.8萬兩,哈密局2.6萬兩為收稅最多。
中國古老的茶葉、瓷器和絲綢根本不是洋布、煤炭與鐵路經濟的對手。
三、絲路的全面衰落
無疑,1870年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農業國家徹底破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亞大部分都統一蘇聯。而中國則處於內亂和抗戰之時,中國幾乎沒有商品可以再進行世界貿易。
圖1、2,法門寺出土八、九世紀伊斯蘭琉璃盤;圖3,東漢時期經由絲綢之路到達阿里的茶葉及茶器。圖4,恰克圖。圖5,明代西安府衙平面佈局示意圖,有專管茶葉貿易的“巡茶察院”。圖6,位於陝西紫陽漢水——嵐河岸邊的五省會館。茶葉重新進入自由貿易階段,刺激了私人販茶的發展。圖7,為明清茶葉貿易線路圖。圖8、圖9,為南海沉船上供給伊斯蘭市場的壺和瓷碗。
-
7 # 洛囈羽
絲綢之路為何中斷,原因是多方面的,外因大於內因。絲路的形成純屬巧合,張騫本意是聯合月氏國打匈奴,怎奈兩次被匈奴抓住,萬幸的是都逃跑成功,並且總結了一下經驗,以經商為幌子可以降低在西域地區行動的風險。並且發現了一條匈奴監控不到的天山走廊,通俗的說就是走私。無論在什麼朝代什麼國家,官方都會打擊走私,於是第一條絲路沒用多久就中斷了。
接下來是東漢班超,由於收服了西域諸國,絲路開始發揚光大,正式成為一條東西方溝通的重要通道,羅馬曾多次派使団訪問洛陽。
接下來斷斷續續的兩千年裡,朝代更迭,國土面積的變化,周邊小國家的友好程度,都會影響絲路的執行。時至今日,很多間諜都是打著經商的幌子,藏於市井之中。
一直到明朝開始海上絲路,避開陸地上的紛爭,換種形式繼續發揚光大。
回覆列表
絲綢之路在宋朝之前是暢通無阻的,宋朝之後絲綢之路就因為戰亂而中斷,一是唐朝末期,西域被吐蕃王朝佔領,絲綢貿易受到影響。二是中亞波斯因為戰爭不斷,導致東西貿易不暢通,三是宋朝以後,河西走廊一帶被西夏佔領,導致中原與西域交通中斷,貿易不通,這樣的情況下,到了南宋時期,開闢了海上貿易之路,阿拉伯人代替了波斯人成為東西方貿易的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