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35004975032

    如果鍛鍊的目的是在短時間內提升力量,並不計較身體損傷,不應該休息。 肌肉痠痛有兩種,比如跑步跑了一段距離後,肌肉開始痠痛,這是乳酸堆積所致。跑大約3千米左右(針對長期訓練的人而言),乳酸堆積達到最高峰,隨後被分解而逐漸下漸,達到最高峰的距離俗稱為“乳酸期”(其實與時間無關,與距離有關)。手臂肌肉也有類似的“乳酸期”,量化指標不詳。這種痠痛,過了乳酸期後就逐漸消失,如跑步鍛鍊,過了乳酸期後,越跑越輕鬆; 另一種痠痛是肌肉纖維損傷引起的,一般到第二天才“感覺”到。你所述的痠痛屬於此類。人體肌肉纖維能在一定時間內自我恢復。我在BBC的一檔有關體育興奮劑的節目裡,看到國外醫學專家稱,人體肌肉纖維的自我修復時間約為48小時。而肌肉纖維的生長壯大本就源自損傷,與之後過量恢復這樣不斷迴圈。而且強烈的刺激(如痠痛)能引起更大的過量恢復,讓肌肉生長的越快,力量提升也越快。 不過,這種損傷引起的痠痛並不是好事,偶爾一次不大要緊,只要不反覆出現,那樣會對肌肉纖維帶來嚴重傷害,甚至永久性傷害。想想好多專業運動員的渾身傷病! 如果追求快速提升力量,第二天不要休息,適當降低鍛鍊強度,如用輕一點的器械,減少鍛鍊的次數,緩慢做些拉伸性的動作,對肌纖維保持低強度的持續刺激。 另外補充蛋白和碳水化合物幫助肌肉恢復。先用冰袋緩解痠痛,然後用熱水袋消除痠痛。 如果鍛鍊是為了健身養生,應該休息一天,讓肌肉恢復好再鍛鍊。 PS:開始鍛鍊,應該給自己一個適應期,一般為一個月,前兩週,兩天一煉,後兩週達到每天一煉,強度逐漸加強,以身體無不適反應為標準。 (延申說明:每天高強度訓練,24小時就是一個週期,但肌肉纖維的自我恢復時間為48小時,也就是說,如不採取有效方法,專業運動員在肌肉纖維還沒有恢復的情況下,第二天高強度訓練又會帶來新的損傷,這是個惡性迴圈。但讓運動員休息直至肌纖維恢復,運動強度就降低了,為了出成績,他們不“願意”。類固醇的出現,據說它能讓肌肉纖維在24小時內恢復,用據說,是因為,國際醫學界對它的這種功能沒有定論,一半專家說是,一半說否,因為要證實它的效果,必須進行臨床實驗。長時間多樣本的臨床實驗,只為了證實此藥是“壞藥”?有誰會願意成為樣本?哪個政府會發許可證?一直到現在,醫學界都沒有對類固醇加速肌肉恢復的功能做過臨床實驗,所以,這種功能只能是“據說”性的。而且使用它得來的效果是,肌肉粗壯,力量提升,非常適合從事力量型專案的運動員,比如健美先生小姐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現在這個排名打季後賽,鵜鶘會不會首輪滅馬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