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熊二是個二貨
-
2 # 華南農小白
進入8月份後,尤其是9月上旬-11月上旬,是果肉膨大快且果皮由厚變薄的時間,這個時候是裂果高峰期,到後期著色以後,裂果基本停止。之所以會發生裂果現象,其主要原因解決措施如下:
一、水分吸收不均衡,久旱突降大雨或者一晴一雨,引致大量裂果。7—11月份,這個時期的天氣比較乾燥,很容易造成乾旱。同時這個時期又是果實發育膨大,逐步進入成熟期,果皮停止生長或增厚,而果實內汁胞迅速伸長和增大,壓迫外果皮迅速變薄。若持續嚴重乾旱缺水後又遇暴雨或連續足雨,汁胞吸水過多過猛,橘瓣增長過快,果皮承受不了巨大壓力,就會產生裂果。
解決措施:
科學灌水,保持土壤溼潤。進入高溫期可疏鬆樹盤土壤,然後施入水肥,再用雜草、綠肥或其他雜草覆蓋樹盤,有利於保持水土和減少養分流失。在7-9月份,若連續乾旱7-10天以上,應立即灌水保溼,防裂果發生。
二、裂果與日常對果園的栽培管理有關。如果果園裡樹形不好,通風透光不良、地下水位過高、土壤漬害嚴重、氮肥施用量過多,或者是果樹坐果過多,也會導致果皮就會變得脆弱,導致裂果發生。
解決措施:
科學施肥、增強果皮韌性和營養。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對果樹的樹形管理,保持果園內通風透氣,Sunny充足,土壤溼潤,保證果樹的營養充足、平衡。同時,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調節樹體營養,少施氮肥,增施鉀肥和農家肥。此外,秋梢前後土壤增施一次鉀肥,對防止裂果很有幫助。
三、裂果很可能是缺乏微量營養元素缺乏導致。柑橘如果缺乏微量元素,也會導致裂果現象發生,尤其是缺鈣、硼等微量元素。鈣是果膠鈣的一個組成成分,能夠提高細胞的韌性,和細胞間的接合性;缺硼會在果實上產生黑點,在果皮處產生開裂。值得注意的是,缺乏不同的元素,開裂的情況不同,如果缺硼,造成果實橫裂和斜裂,如果缺鈣,造成的裂果縱裂。
解決辦法:
春芽期撒施石灰或鈣鎂磷肥和硼,多用有機肥。在果實膨大期,尤其是在久旱不雨時,噴施0.4%-0.5%尿素或0.3%磷酸二氫鉀,刺激果皮生長,使果皮和果肉的生長保持一致。6-8月份,葉面打藥要多次噴施糖醇鈣、硼、有機質。
-
3 # 蔬菜病蟲害防治
柑橘是人們在秋冬常食用的一種水果味道,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一些天然芳香類的物質,吃到嘴裡酸甜可口,散發著淡淡的香味,還很好的緩解了口腔裡的異味,使得口腔清新、好爽的感覺。題主提到的進入8月份後,柑橘大量裂果現象出現,該如何管理才能避免呢。
8月份是柑橘果實處於生長膨大期,又因8~9份又是多雨季節,或者是在生長前期缺水。而柑橘在這個時間段,因水分充足使得果肉膨大快,而果皮生長慢,所以就會出現裂果現象。下面一起來看看一下幾個步驟來緩解柑橘裂果現象!
1、控制好澆水方法:
在管理柑橘的整個生長期間,水分是很重要的。柑橘的每個生長階段,一定要根據對水分的需求來管理,要保持園內土壤溼潤、見幹見溼為宜。要是遇到大雨天氣,要做好及時排水,保證雨後水乾,這樣的管理方法可以很好的緩解柑橘在膨果時發生裂果。2、肥料的使用:
為了提前防治柑橘裂果,可以從施肥上下手,建議多施一些腐熟好的有機肥或土雜肥,結合使用中量或微量元素的肥料,來增強果實皮層的韌性和適當的厚度,也能避免柑橘裂果的現象發生。3、葉面補肥:
從柑橘坐穩果後,一定要做好葉面補肥工作,要按時噴灑微量元素鈣肥和鉀肥,可每7~10天噴灑一次的方法進行。重點補充鈣元素和鉀元素,由於它倆在柑橘的生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使用它們能夠滿足根系生長,促進幼果的細胞分裂,還能夠更快地促使果實細胞壁行成,在果實棚大期,能增強果皮的強韌,避免裂果發生。以上三項都是防止柑橘裂果發生的方法,總之,要選擇抗病,抗裂,口感好的品種種植。要根據它的習性要求來科學管理,科學施肥的方法,儘量給柑橘創造個適合生長良好環境,讓它健健康康的結出品質好,產量高的果實來為目的。
-
4 # 天道新農
裂果是果農頭痛的問題,裂果後易腐爛失去商品性,同時會繁殖出大量的病原菌,加重病害發生。
裂果發生的時期在膨大後(果足個時),此時果皮薄韌性差。
發生裂果的主要原因:
1,生理裂果。膨果期乾旱缺水,果肉中水分小,果小,突遇大雨或澆大水,果肉突然吸收大量的水分而膨大,撐破果皮而發生裂果。
2,病蟲害。果皮遭遇病蟲害,果皮局部發育受阻形成僵皮塊,僵皮塊易破裂而造成裂果。
防治措施:
1,保持水分均衡。幼果期,特別是膨果期遇旱及時澆水,保障果實生長髮育充足及時的水分供給。
2,幼果期補鈣。鈣能增加果皮的韌性,對防止裂果有顯著的效果。在幼果期結合防病治蟲噴兩遍高鈣葉面肥。
3,及時防治病蟲害。蟲害要治早治小治了,病害以防為主,治療為輔,防止僵皮出現。
-
5 # 魯北老於
現在8月份對於一個諸如蘋果梨柑橘之類的水果都已經進入膨大期了,而在膨大期階段經常會發現有裂果現象,那麼如果管理才能夠避免裂果,讓果實在品色口感上面滿足市場需求呢,老於針對這個問題從以下幾方面談起。
一、科學合理施肥柑橘在膨大期裂果一個直接原因就是這個階段沒有科學合理施肥,造成肥料拮抗作用。在膨大期前就需要補充鈣元素和硼元素,這兩種元素是缺一不可的,因為在自然界中存在的鈣元素是很難被植物直接吸收的,要想讓植物充分吸收鈣元素,那麼硼元素就必須使用,在坐果後就需要施加鈣硼肥了,因為鈣元素是組成果實核心和表皮的主要構成部分,老於建議在坐果後可以採用0.3%磷酸二氫鉀配合0.1%鈣源庫和0.1%硼源庫透過葉面肥方式追加,這樣會很好的避免大面積裂果現象。
二、構建完善排水防澇抗旱措施進入8月份是國內極端天氣最活躍的時候,在個階段一定要防止連綿多雨造成的土壤水分飽和,這樣不僅會造成根系腐爛,還會要造成果實因為大量水分進入產生內外壓力差造成裂果,所以一定要及時排水防澇,避免土壤含水量飽和,當然如果遇見乾旱天氣要採用小水施加、次多量小的方式。
三、選擇優良品種有些柑橘大面積裂果是由其基因缺陷導致的,這是無人透過人工干預能夠解決的,所以在種植柑橘前要選擇經過人工精心栽培的的優良品種,既可以避免裂果現象又可以在抗蟲能力、抗伏能力得到提升,這樣可以減少種植戶使用化肥農藥成本,真正實現純綠色無公害生產。
回覆列表
柑橘進入8月份後,正是膨果的關鍵期,出現裂果現象比較常見。果實一旦裂果,基本就喪失了價值。
柑橘裂果和品種、氣候、降水、元素含量都多方面因素有關,根本原因是果皮生長速度趕不上果肉膨脹,承受不住出現開裂。如何管理才能讓果實儘量不裂果,控制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呢。有這麼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保持果園水分。裂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果園出現長期乾旱,果實缺水。突然出現暴雨或者猛灌溉,果樹大量吸水,果肉吸水後膨脹,果皮承受不住而開裂。這種情況很常見,特別是夏季久旱後突然下雨,或者突然進行大量灌溉,很容易出現裂果。
這種情況下,有條件的果園出現旱情後,就需要進行灌溉補水,灌溉時慢灌,保持土壤墒情和果樹含水量,避免水分急劇變化。同時樹冠覆草或者生草保溼。
二是保證膨果期營養需求。在柑橘膨果期,鉀、鈣、硼元素與果皮生長有關。鉀元素有利於果皮發育,鈣元素有利於果皮細胞壁生長,硼元素有利於鈣元素吸收和果皮厚度生長。這幾種元素的缺乏極易引起裂果。元素補充一定要提前,不能等到有裂果了再來施肥,就遲了。
所以在柑橘7月份膨果肥時,就要重點做好這幾種元素的補充,根施和葉面肥相結合,滿足生長所需。注意鈣元素,這種元素透過根施,吸收慢。
三是病蟲害防裂果也是關鍵。很多病蟲害危害果實後,會在果皮留下傷疤、凹陷,部分出現硬皮,後期果皮生長容易從這些部位開裂。包括果園管理中的機械傷等,都是引起裂果的原因之一。所以夏季病蟲害防治和防機械傷也是重點。
四是調節果樹激素。在7月份中下旬,可以適當葉面噴一點赤黴素+尿素或者蕓薹素內脂,有助於增加果皮厚度,對防裂果效果不錯。但赤黴素要控制好濃度,濃度過高會造成粗皮大果。而且赤黴素控制使用次數。
對於已經開裂的果實,儘早摘除,避免營養浪費。
柑橘裂果不可避免,少量裂果也屬正常,如果發現大量裂果,就必須引起重視了。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