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我是趙帥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西漢的政治格局,大家知道,劉邦在剪除各大異姓王后,將全國三分之二的土地都分封給了劉氏諸王,可以這樣說,當時除了關中之外,其他六國故地都是由劉氏諸王所佔據,他們都擁有自己的政權和軍權,在劉氏皇族這樣強大的力量下,權傾朝野殺人如麻的呂后,還有後來的周勃都不敢篡位自己當皇帝,何況是霍光?
大家要明白,佔據全國三分之二土地的劉氏諸王,之所以能夠擁有他們現如今的權力和地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姓劉,如果皇帝不再姓劉,而且姓霍或者呂,那這些劉氏諸王還能擁有現如今的地位麼?恐怕到時不僅權力和地位沒有了,全家人的身家性命恐怕都會岌岌可危,在這種背景下,一旦有人妄圖改朝換代,顛覆劉氏江山,必然將遭到他們的聯合打擊。
雖然說,在漢武帝時期,由於推恩令的實施,各大諸侯王的實力已經被大大削弱,但問題是,推恩令只是將一個諸侯國分割成多個,卻並沒有改變全國三分之二的地盤依然被劉氏諸王所佔據的事實,雖然單個諸侯國的實力非常薄弱,但如果他們全部聯合起來,依然是一股足以毀天滅地的力量,對此,我們只需要看看光武帝劉秀後來對王莽政權的造反。
雖然說,這些諸侯國全部聯合起來造反的機率非常小,但問題是,一旦有外姓人企圖改朝換代,他們就不得不聯合起來,因為,他們如果不這樣做,他們現如今所擁有的這一切都將失去,甚至是身家性命,換做是你,你會無動於衷麼?
不僅如此,霍光的同僚恐怕也不會真心支援霍光篡位,因為他們原本和霍光只是上下級關係,大家都是給大漢公司打工的,可一旦霍光當了皇帝,他們可就是君臣關係,以後再見到霍光,那可是要行跪拜之禮的,並且霍光從此對他們擁有了生殺大權;更重要的是,霍光上位之後,必然要大肆提拔自己的親信,將朝廷裡重要官職全部交給自己的子侄嫡系接管,而那些原本和霍光同樣資歷的權臣重臣恐怕都得靠邊站了,在這樣的背景,他們憑什麼要支援霍光篡位?更不用說,很多人在心裡,恐怕都巴不得霍光倒黴呢,這些他們才有機會取代霍光的位置。
所以說,霍光如果想篡位,在外會遭到劉氏諸王的集體反對,在內會遭到朝廷大臣們的聯合抵制,在這種背景下,霍光想單憑他霍家的實力篡位,這種勝算有多大,大家可想而知?而事實上,只要霍光不是傻子,他決會去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
3 # 中孚鑑
霍光當時只是權臣重臣,卻不是很嚴重的奸臣,霍光輔政漢昭帝劉弗陵和漢宣帝劉病已,也確實出現了中興的局面,同時霍光家族後來被滅,也是因為霍光的後人原因,也是在霍光死後發生的。所以嚴格的講,霍光並不是很大的奸臣,所以他不篡位稱帝。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因為開始的時候霍去病把他帶在身邊,也在後來慢慢的被漢武帝重視。
漢武帝晚年,立幼子劉弗陵為繼承人,以霍光、桑弘羊、上官桀等人為輔政大臣。
後來因為上官桀、桑弘羊和霍光有矛盾,而漢昭帝劉弗陵為非常的信任霍光,最終上官桀和桑弘羊失敗。從此就由霍光一人專政。霍光的權利也越來越大。
在霍光輔政漢昭帝劉弗陵的時候,也有了中興的局面。但是漢昭帝英年早逝,死後無子。所以劉賀被立為帝。
而劉賀胡作非為,僅做了二十幾皇帝的劉賀,被霍光以不能守社稷為由,被廢去帝位,改立劉病已為帝,是為漢宣帝。
霍光不自立為帝,一是因為他雖是重臣權臣,卻不是大大的奸臣,二是當時天下還是大漢的天下,如果他強行稱帝,肯定會遭到激烈的反對。所以霍光沒有篡權為帝。
霍光死後,因為霍家人胡作非為、作威作福。最終霍家被一舉剷除。
-
4 #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歷史總會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也從來不缺乏賢臣名將,也同樣會出現賞識他們的優秀帝王。這些人不倫是因為時勢造就還是因為他們本身就代表著一個時代,但他們為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輝煌過去都曾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
後人總是不經意間去模仿前人,大賢或是大惡也同樣會以前人為榜樣,大賢就要做到克己謹慎為萬人敬仰,大惡嘛則會為自己找到不得已而為之的理由。
以此為噱頭,我們今天的所敘的人物霍光他可能不是德賢兼備,他在輔助漢家君王時也同樣犯過迷戀權力包庇妻子毒殺皇后的錯誤,但他沒有利用手中無可撼動的權力來顛覆漢朝政權,而是殫精竭慮的輔佐幼主為了能夠讓大漢天下得以順利延續來選立皇曾孫劉病已為帝。這才有了後來的昭宣中興,才有了陳湯的那句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讓每一個華人提起來都覺得豪情萬丈令人振奮的話語: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漢朝時期的強盛才讓每個華人有了歸屬感,我們才有了自己民族的稱謂—漢族。這也算是因果關係的一種吧!
霍光的功績是肯定的,這也是為什麼在他死後可以以皇族規格安葬。如果當時他想做皇帝完全有兩次機會一個是武帝死後年僅八歲的劉弗陵即位,作為輔政大臣的霍光是大司馬大將軍,軍政一手抓的最高職位,外部來說在經過前面景帝的削藩政策和武帝的推恩令後劉姓皇族權利大大降低,這對霍光來說基本夠不成威脅,實行篡位是可以的,他沒有這樣做。要是這還不能穩操勝券的話,那麼第二次機會很快來到,漢昭帝死啦,總要再立繼承人吧,而在立劉賀廢劉賀的過程中進行的異常順利,這完全可以作為霍光的一次試水,這次的政治環境比上次更好,他的老親家老對手上官桀被他搞掉了,皇后又是他的外孫女,他的身份加上皇后的支援是完全有把握篡位成功的,但他依然沒有這樣做,從而繼續扮演周公的角色,為大漢王朝挑選下一位皇帝。霍光為什麼沒有篡位,我想有以下因素:
1.據史料記載漢武帝本人異常聰明,且極會看人,他能在千萬人中選重衛青可不僅是由於衛子夫的原因,況且霍光跟隨武帝二十年,足以認清一個人的面目。武帝臨死前任命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任命金日殫為車騎將軍,上官桀為左將軍,金日殫同樣是一個謙恭謹慎忠於武帝的人,這樣在軍事方面有金日殫和上官桀的牽制,在政治上有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一干大臣的制掣,這樣的安排還是很合理的。更重要的是漢昭帝劉弗陵雖然八歲,但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強,從上官桀等人誣陷霍光一事中就可看出,武帝對自己的繼承人是相當有信心。
2.武帝的“獨尊儒術”重用儒士,所帶來的好處在於儒家的仁義禮智,尊王輔幼,堅守正統的思想天經地義。霍光可能不是一介名儒,但我想他必定是一名儒者,武帝對他一家的知遇之恩,讓他有“士為知己者死”的覺悟。他可以專權,但絕不會篡位。
-
5 # 希望星晨58298869
霍光如果想當皇帝完全可以在武帝駕崩後順勢而為,須知,當時接班人是年僅八歲的劉弗陵,霍光是首席輔政大臣、大司馬大將軍,集軍事、政治大權於一身,且景帝“削藩”與武帝“推恩令”強制實施後,劉氏皇家勢力大大衰弱,對他形成不了足夠的威脅,這個時候來場軍事政變,清除政治對手,走向前臺,幾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待年少輕狂的劉賀當了二十七天皇帝被廢后,時機更加成熟,幾乎帝位在向他招手:曾經誣陷過他的上官桀已在政壇銷聲匿跡,如此強勁的政敵灰飛煙滅於他的彈指一揮間,足以震攝人心;至高無上的皇太后又是他的親外孫女,此時君臨天下,不費吹灰之力;但歷史事實是他依然寧做周公,絕不篡位,什麼原因呢?
1.霍光作為霍去病的弟弟,有強烈的家族榮譽感,劉徹文武兼備,雄才大略;發現提拔了他的哥哥,霍去病也不負重望,北擊匈奴為漢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完成了“封狼居胥”的壯舉!武帝論功,成全了霍氏家族的榮華富貴,而霍光自己在哥哥英年早逝後也得到重用;他有感恩戴德的意思。
2.武帝倡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溫良恭儉、仁義禮智,忠於先皇,輔助幼主是正統的思想;霍光是飽讀詩書的儒士,自當維繫儒家風範;所以,他絕不會篡位以彰顯自己的忠義形象;讓自己名垂青史,光照千秋,也是原因之一。
回覆列表
看看司馬師是怎麼廢皇帝曹芳的。
《魏書》:是日,景王承皇太后令,詔公卿中朝大臣會議,群臣失色。景王流涕曰:“皇太后令如是,諸君其若王室何!”鹹曰:“昔伊尹放太甲以寧殷,霍光廢昌邑以安漢,夫權定社稷以濟四海,二代行之於古,明公當之於今,今日之事,亦唯公命。”
群臣都說,廢皇帝算什麼?當年伊尹、霍光都做過,他們照樣是忠臣,都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社稷永葆,你廢吧,我們都聽你的。司馬師一看,很滿意,大家都很懂事嘛!
再看看霍光怎麼廢昌邑王劉賀的。
光曰:“昌邑王行昏亂,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離席按劍,曰:“先帝屬將軍以幼孤,寄將軍以天下,以將軍忠賢能安劉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將傾,且漢之傳諡常為孝者,以長有天下,令宗廟血食也。如令漢家絕祀,將軍雖死,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乎?今日之議,不得旋踵。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光謝曰:“九卿責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當受難。”於是議者皆叩頭,曰:“萬姓之命在於將軍,唯大將軍令。”
廢皇帝居然得動刀子逼群臣,你說霍光真的勢力那麼大嗎?
以霍光的實力,廢皇帝可以,廢了皇帝以後呢?必然把群臣比到自己對立面了吧?群臣雖然屈於淫威,不敢說話,但一旦換了新皇帝,群臣就可以站在皇帝那邊,削弱霍光的權力了。
所以宣帝一上位,馬上釋出聖旨,尋找年輕時佩戴的寶劍,群臣一看,這是在暗示,想要立許平君為皇后啊,於是紛紛上書,請立許平君為後。
而當時,霍光是想自己的女兒霍成君做皇后的,這不過是皇帝跟霍光鬥爭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