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留影機

    應該不是一個人,而是他的幾個發起造聖運動的弟子子貢、有若和宰予為最先。

    首先,孔子被稱為聖人是在生後。

    其次,孔子被稱為聖人要得益於他的主要的幾個弟子:子貢、有若和宰予。他們幾個師兄弟帶頭髮起了一場“造聖運動”。此後孔子及其理論名揚天下。

    最後,他們幾個師兄弟為什麼要聖化們的老師呢?估計是對老師及其理論的一種別人無法比擬的理解、認可甚至崇拜、信仰。為了將他們認可或繼承的理論延續下去,甚至成為後世的主導,他們只能將其聖化。歷史證明,最後也確如他們所願,漢武大帝“獨尊儒術”就是證明。

  • 2 # 菜根漫譚

    孔子在世時,日子過得既不太平,也不舒服。他的偉大夢想實現不了,只好周遊列國,宣傳遊說。最受難為的時候,老人家竟吃不上喝不上,蒼皇如“喪家之犬”。他老人家的榮譽是死後才得到,並且逐步上升、累加的。試想,如果孔老夫子活著,估計他會謙虛地推掉不少光榮稱號吧?好啦,下面咱就看看孔聖人是怎麼成為聖人的吧。

    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魯哀公親自寫了誄文悼念孔子,誄文首次稱孔子為“尼父”。

    公元元年,漢平帝劉衍追封孔子為公爵,稱他“褒成宣尼公”。

    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尊稱孔子為“文聖尼公”。 請大家注意,孝文帝尊孔首次用了“聖”這個字。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尊孔子為“先師尼父”。

    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尊孔子為“先聖。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尊孔子為“太師”。

    公元690年,武則天尊孔子為“隆道公”。

    開元公元739年,唐玄宗李隆基升孔子為王爵,為“文宣王”。

    公元1008年,宋真宗尊孔子為“選勝文宣王”,五年後又改稱“至聖文宣王“。

    公元1307年,元武宗加封孔子為“大聖先師”。

    公元1645年,清廷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十四年後又複稱“至聖先師”,至此,孔子的尊稱達到了頂點。

    根據諡法:“揚善賦簡曰聖”,“敬賓厚禮曰聖”“經天緯地曰文”,“道德博文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聖善周聞曰宣”。 那麼“大成”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讚揚孔子集古聖賢之大成。 “至聖”又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說孔子是古往今來最高的聖人。

    這,就是孔老夫子成為聖人的光榮歷史。

  • 3 # 0十三生肖0

    孔子被後世奉為“聖人”,一是因為他的思想主張順應了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他提出了“仁”、“德”、”禮”有利於穩定封建統治,自然會受到統治階級的推崇;二是後代儒家學者不斷的提高和發揚儒家地位;三是歷史政治秩序穩定,政權鞏固後,孔子得到推崇。

    西漢死,歷代不斷為孔子追封加諡,漢平帝追封孔子為公爵,稱“褒成宣尼公”,唐玄宗李隆基加封孔子諡號“文宣”,史稱文宣王。元武宗年間加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後又稱“至聖先師”,“大成至聖先師”。

    春秋戰國時期,管仲、墨子、孔子都被稱為”聖人”,但一直沒得到廣泛認可,一直到了孟子,他把孔子尊稱為“至聖”。孟子提出:“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也就是說自有人類以來,也沒有孔子這樣的聖人。他還提出“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乃所願,則學孔子也”。可見,孟子對孔子的評價已經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而後世稱孔子“大成至聖”、“萬世師表”都是概括了孟子對孔子的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瘦胳膊和背上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