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AO大神

    狹義概念:(Psychosomatic Medicine) 主要指研究心身疾病(簡稱心身症)——即“心理生理疾患”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治和預防的學科。 廣義概念: 是研究人類同疾病鬥爭中一切心身相關的現象。涉及醫學、生物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其含義非常廣泛,是當前國際上引人矚目的新學科之一。

    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是心身醫學的研究和治療物件。注重從整體論和生機論角度研究人體的中醫,自古以來就重視心理因素對人體疾病的重要影響。中國早期醫書《黃帝內經》就說:“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皆搖。”“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中醫還認為,人的得病有兩方面原因——“外感六淫(風寒暑溼躁火),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百病生於氣。”等。

    心身醫學在西方誕生後,心身疾病的概念不斷被完善。目前認為,“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會因素起著重要致病作用的軀體器官病變或功能障礙。對心身疾病的臨床診斷有如下幾個重要指標:

    1、 有明顯的軀體症狀和體徵。

    2、 發病原因以心理社會因素為主,且隨著病人情緒與人格特徵的不同而有明顯的病徵差別。

    3、 對該病用單純的生物學治療,效果不理想。

    像原發性高血壓、消化道潰瘍、神經性嘔吐、偏頭痛、支氣管哮喘、慢性疲勞等都是常見的心身疾病。實際上,身心疾病的發病率在人群中非常高,國內約為1/3,國外則高達10%—60%。

    心身疾病的發病源和發病機制

    心身疾病的發病過程包括心理應激(stress),和心身反應兩個主要環節。其發病源叫“心理應激源”,它一般有三大類:一是災難性事件,如地震、火山、戰爭和恐怖襲擊等,它的人群影響範圍廣,刺激強度大,造成的精神創傷嚴重,著名病例如二戰期間斯大林格勒市民的“圍城高血壓”和9·11事件引起的很多美華人的各種心身病症。二是個人性應激源,與個人生活經歷有關,影響範圍小,個體差異大,如失學、失戀、事業等,但其個人影響不可忽視。三是背景性應激源,如噪音、擁擠、空氣汙染、不協調的人際關係等,它能長期對人的心身健康構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心理應激對身體的影響主要是透過植物性神經系統、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三個途徑。植物性神經主要調控人體臟器的自主活動,包括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過於激動的情緒容易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而導致冠心病;焦躁過度的心理則易透過副交感神經而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導致胃潰瘍。心理應激反應還會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失調,導致甲亢、糖尿病等病症。第三個是免疫系統功能的減弱,它會造成人體抵抗外界病源的能力降低,而且內部的免疫監督也會減弱,使癌細胞增殖擴散的風險增大。例如,很多癌症病症的出現,往往是在患者情緒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以後。

    心理、社會差異與心身疾病

    每個人患心身疾病的風險狀況,往往跟該人的心理特徵、社會特徵有關。

    首先是人格上的差異。性格衝動急躁、攻擊性強的人(A型人格)就很容易得冠心病;而性格內向、消極,且情緒不穩定的人則易常常患支氣管哮喘;得潰瘍病的患者往往有被動、順從、過度關注自己的性格特徵;性格固執,愛怨天尤人的人患偏頭痛的風險較大;而慣於自我剋制的人(C型人格)則更容易得癌症。

    個人經歷與體驗的差異是造成心身疾病個人差異的重要因素。很典型的例子是,一位平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遭受的考試失利的精神打擊,要比習慣了得低分的差學生的嚴重得多,前者患心身疾病的風險也就大得多,如慢性疲勞和神經過度緊張等。

    還有一個因素是人們看待問題方式的差異,即如何解釋應激源。有的人看問題悲觀消極,有的人則積極樂觀;有的人僅僅把目光停留於事物表面,而有的人則善於理性分析問題並找到應對方案······這些對一個人的心身健康狀況都是有極大影響的。

    社會支援系統則是造成心身健康差異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如果一個人周圍有足夠善解人意的家人、師長、朋友或同事的關心,那麼他即使遭遇了心理的挫折,也能在別人的幫助下及時地派遣內心的壓力而不至於影響身體健康。相反,性格孤僻而不願與人交往的人,則由於該支援系統的弱小,而不易對心理反應進行調節,久而久之就會對心理和身體都造成不良影響。

    以上這些因素都的相互聯絡,相互影響,共同導致了個人心身疾病病情的強烈差異性。比如,孤僻的人格容易導致社會支援系統的弱小,從而加快心身疾病的形成。而透過有意識的加強社會支援系統,也能改善一個人的人格,從而加強他抵禦外在心理刺激的能力。

    心身疾病的治療與預防

    心理、社會的狀況既然對身體的健康有如此強烈的影響,那麼研究如何用不同於傳統生物醫學模式的方法來治療心身疾病患者,就成了心身醫學的主要任務之一。

    一般來說,心身醫學對患者的審視和診斷是比較全方位的,會根據生理因素、心理社會因素在不同患者身上起致病作用的不同比例,來制定相應的治療措施,即“心身同治原則”。對於急性發病而且軀體症狀嚴重的病人,如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過度換氣綜合症病人,則需以生理救治為先,以防病情進一步惡化而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壞。而對於更年期綜合症、慢性消化性潰瘍等病的患者,鑑於其症狀為慢性發作,且心理因素作用強度很大,除了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外,應重點做好心理和行為指導等各項工作。

    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療主要有有三個目標:一是消除患者的社會刺激因素,如不良的家庭環境,緊張的人際關係等,使患者得以在相對平和溫馨的生活環境中恢復正常心態,以減弱致病的外在刺激;二是消除心理學病因,即幫助患者(如冠心病人)改變認知模式,培養正常心態,這是從內在角度“治本”,難度相當大;第三則是消除生物學病因,例如採用長期鬆弛訓練和生物反饋療法治療高血壓病人,可以幫助改善病人的迴圈系統,降低血壓。

    心身疾病的預防是與每一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的。它主要也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消除或遠離環境中的心理應激源、加強社會人際支援、潛意識防禦、端正認知方式等。值得一提的是對應激源的潛意識防禦,在某些情況下,恰當的使用潛意識防禦,掩蓋不幸的現狀,麻痺和安慰自我,能使人的內心得以有喘息之機,為調節心境提供緩衝時間,但是它若形成習慣,則容易導致阿Q人格,所以需適度。此外,適度的高強度運動,也能轉移對人不快事件的注意力,並調節身體,從緊張壓抑中恢復過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AXA好用還是CAD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