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無法被明確“名”的,亦是“天地之始”,其為無,其為形而上,也正為其為“空”,而所以對應的就是無限,因而超越了一切的主觀客觀認知,不存在對立的,因而就包含了對立的兩種情況,不存在感知,就包含了所有的感知情緒,它是至高的,唯一的,是不能用“至高”與“唯一”來描述的“精微”。 道家認為,這是萬物的本來規律,是自然存在於天地中的,這個“道”是隨時充盈在人身邊的,無處不在的,但其並未確實的有實體的顯現,也沒有任何刻意改變的現象出現,也就是“沒有意識”,是無法捉摸的,但卻又掌控著一切的規律,也因此,它是擁有絕對的至高性的,是凌駕於一切人為行為感情思考之上的,超越了一切思想,因為所有的思想都是向著道而臨近的,只有道是最終的。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復孝慈。三言以為使不足,或令之有乎屬:視素抱朴,少私寡慾。” 郭店簡本《老子》中的一段話,其點出了老子的思考,而從中我們能看出,老子並非單單求空與無,而是透過這樣的論證方法,使民眾們認識到“道”的本質,認識到形而上的事物,而進一步的對形而下的現實生活造成影響。 那麼,注重現實的儒家,與關注精神世界的道家,在“道”這個層面有什麼共同的認識呢?或者說,儒家對於這種形而上的理解,與道家有何異同呢?這或許,也是從另一重角度來理解“道”的方式。 實際上,儒家也有屬於自己的,對於道的理解。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致中和”時,天地歸位,萬物育成,這正如老子所講:“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又如“道生之,德蓄之。”,儒家的中和,同樣是一個無法用語言直接描述的概念,只能透過比喻,“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不見得孔子的道,和老子的道就不是一個道,老子是孔子的老師之一,倒不如說,孔子有可能從老子那裡吸取了部分關於道的理論。儒家中對於形而上的討論相對較少,對於抽象的概念的討論也一般用比喻來描述形容,孔子更是不語怪力亂神,但是,從隻言片語中,我們還是能發現在孔子的認識中,還是有著“道”的概念的,與其同樣的,孔子也將其認為是普遍存在的,充斥於我們間的。 “道者,率性而已,固眾人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故常不遠於人。”儒家的最終追求,實際和道家略有相像,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但是,卻是還是不如連公都拋棄的老子,出現這樣的結果並非夫子認知不如老子,而是有一個小小的前提:“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孔子希望如果有三代的英才,就可以創造出這樣的成績,但若是“人皆可以為堯舜”,那麼接下來為什麼不能讓人人都成為聖人呢?因此,“大同”其實可以視作在“小國寡民”前的一個階段。 儒家的道,和老子的道,的確是相像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同樣遵循著“天命”,只是也許老子想將道與我們講清楚,而孔子更加看重人在人世中的存在過程,出世入世皆有道可循,而聖人之心相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無法被明確“名”的,亦是“天地之始”,其為無,其為形而上,也正為其為“空”,而所以對應的就是無限,因而超越了一切的主觀客觀認知,不存在對立的,因而就包含了對立的兩種情況,不存在感知,就包含了所有的感知情緒,它是至高的,唯一的,是不能用“至高”與“唯一”來描述的“精微”。 道家認為,這是萬物的本來規律,是自然存在於天地中的,這個“道”是隨時充盈在人身邊的,無處不在的,但其並未確實的有實體的顯現,也沒有任何刻意改變的現象出現,也就是“沒有意識”,是無法捉摸的,但卻又掌控著一切的規律,也因此,它是擁有絕對的至高性的,是凌駕於一切人為行為感情思考之上的,超越了一切思想,因為所有的思想都是向著道而臨近的,只有道是最終的。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復孝慈。三言以為使不足,或令之有乎屬:視素抱朴,少私寡慾。” 郭店簡本《老子》中的一段話,其點出了老子的思考,而從中我們能看出,老子並非單單求空與無,而是透過這樣的論證方法,使民眾們認識到“道”的本質,認識到形而上的事物,而進一步的對形而下的現實生活造成影響。 那麼,注重現實的儒家,與關注精神世界的道家,在“道”這個層面有什麼共同的認識呢?或者說,儒家對於這種形而上的理解,與道家有何異同呢?這或許,也是從另一重角度來理解“道”的方式。 實際上,儒家也有屬於自己的,對於道的理解。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致中和”時,天地歸位,萬物育成,這正如老子所講:“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又如“道生之,德蓄之。”,儒家的中和,同樣是一個無法用語言直接描述的概念,只能透過比喻,“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不見得孔子的道,和老子的道就不是一個道,老子是孔子的老師之一,倒不如說,孔子有可能從老子那裡吸取了部分關於道的理論。儒家中對於形而上的討論相對較少,對於抽象的概念的討論也一般用比喻來描述形容,孔子更是不語怪力亂神,但是,從隻言片語中,我們還是能發現在孔子的認識中,還是有著“道”的概念的,與其同樣的,孔子也將其認為是普遍存在的,充斥於我們間的。 “道者,率性而已,固眾人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故常不遠於人。”儒家的最終追求,實際和道家略有相像,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但是,卻是還是不如連公都拋棄的老子,出現這樣的結果並非夫子認知不如老子,而是有一個小小的前提:“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孔子希望如果有三代的英才,就可以創造出這樣的成績,但若是“人皆可以為堯舜”,那麼接下來為什麼不能讓人人都成為聖人呢?因此,“大同”其實可以視作在“小國寡民”前的一個階段。 儒家的道,和老子的道,的確是相像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同樣遵循著“天命”,只是也許老子想將道與我們講清楚,而孔子更加看重人在人世中的存在過程,出世入世皆有道可循,而聖人之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