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脊柱外科童傑醫生

    關節受涼疼痛這種考慮可能是區域性的一些風溼或者類風溼性關節炎急性發作為主,可能跟長時間吹受涼有比較大的關係,也不排除其他一些關節退行性變,具體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目前也可以服用一些祛風溼通經絡的藥物,具體用藥請遵醫囑,而且也可以選擇做下艾灸治療。

  • 2 # 耿碩說骨

    你好,其實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這種體驗。在天氣變化或者轉冷後,就會出現關節的不適、疼痛,甚至一些人的關節可以預測天氣的變化。

    這是為什麼呢?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及改善這種症狀呢?且聽我為您細細道來。

    首先我們說一下寒冷天氣造成關節不適的幾種可能原因:

    1.區域性血流變慢:

    當出現寒冷的刺激時,人體內的血管會出現痙攣,血流變慢,關節內代謝減慢,代謝產物和炎性因子堆積在關節周圍,導致關節出現疼痛的症狀。

    2.關節神經的敏感性增加:

    在受傷的情況下, 關節內的神經末梢可能會因疤痕、炎症或粘連而對寒冷天氣的變化變得敏感。

    3.關節液的濃度增加:

    關節內的滑液具有減震器作用,在寒冷的天氣中,關節液可能變得更加粘性而不能自由流動,導致關節僵硬和彈響,從而導致不適和疼痛。

    4.寒冷和潮溼的結合:

    高溼度和寒冷天氣可能對骨骼和軟骨細胞產生損害。

    5.活動減少:

    人們在寒冷的天氣中傾向於減少運動, 長時間的不活動對關節健康有害。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及改善這種症狀呢?

    1、注意膝關節保暖:

    首先我們要注意關節的保暖,不要把關節直接暴露在冷空氣中,可以穿長衣、長褲、帶護膝、護踝等來保護我們的關節。

    2、熱敷:

    我們可以透過熱敷改善關節周圍的血液迴圈,減輕膝部不適,緩解膝部疼痛和肌肉痙攣,減輕腫脹。但注意如果關節有紅腫時應停熱療。高血壓、心臟病者慎用,調節溫度避免燙傷,軟組織急性期禁止熱敷。

    3、適度的鍛鍊:

    應避免關節過度負重,避免長時間處於某一體位。久坐不動會使我們的膝關節“生鏽”,長期不運動,人體肌肉力量下降,靈活性變差,也會影響關節的穩定性。所以我們應當適當活動關節,如騎腳踏車和游泳,但千萬不要過度鍛鍊、劇烈運動,這會增加我們關節的負擔,加重損傷!

    4、控制體重:

    對肥胖人來說,應控制飲食,減少體重,這樣可以減少下肢關節的承重,減輕關節負擔。

    5、鞋子的選擇:

    鞋子的選擇很重要。一雙合腳的鞋子,不僅可以讓你走路舒適,還可以減少運動時膝蓋承受的撞擊與壓力。

    6、鍛鍊關節穩定肌:

    關節周圍的深層肌肉能夠對關節起穩定作用,靜力性運動雖然對肌肉維度的提升不大,但能夠有效鍛鍊到這些穩定肌,讓關節在運動過程中保持穩定,避免關節面之間發生劇烈碰撞或偏離正常滑動軌跡,關節也因此能在承受更多外力時不受到損害。

    這裡推薦兩個鍛鍊膝關節的動作

    1、靠牆半蹲:半蹲的深度以不產生明顯膝關節疼痛為最佳,背部緊貼牆面,但注意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應小於90°,大腿前方股四頭肌內側部分應該處於持續緊張用力狀態。30-60s/次,8-10次/組,每天5-8組。

    2、直腿抬高:

    1) 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後抬起,與地面平行保持30-60s/次,8-10次/組,左右腿交錯進行,每天2-3組。

    2) 坐在椅子上把腿伸直,在直位的情況下向上抬腳,對增加肌力、穩定關節有好處。30-60s/次,15-20次/組,每天2-3組。

    最後耿醫生還是需要提醒大家:關節炎的發病機理十分複雜,除自然的生理退化之外;寒冷、氣候變化等因素是誘發和加劇膝關節炎的重要原因,在北方地區。在初春、秋冬季節往往是關節炎的高發季節。我們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做好膝關節的保養工作,就會極大的緩解關節的不適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追星動了真情實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