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
控制運動、產生感覺及實現高階腦功能的高階神經中樞
心臟
推動血液流動,向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應氧和各種營養物質,並帶走代謝的終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細胞維持正常的代謝和功能。
肝
維生素代謝 激素代謝 解毒 儲血
小腸
緊張性收縮是小腸其它運動形式的基礎,當小腸緊張性降低時,腸壁給予小腸內容物的壓力小,食糜與消化液混合不充分,食糜的推進也慢。反之,當小腸緊張性升高時,食糜與消化液混合充分而加快,食糜的推進也快。
2.分節運動 分節運動是一種以環行肌為主的節律性收縮和舒張的運動,主要發生在食糜所在的一段腸管上。進食後,有食糜的腸管上若干處的環行肌同時收縮,將腸管內的食糜分割成若干節段。隨後,原來收縮處舒張,原來舒張處收縮,使原來每個節段的食糜分為兩半,柑鄰的兩半又各自合攏來形成若干新的節段,如此反覆進行(圖8-7)。分節運動的意義在於使食糜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並增加食糜與腸壁的接觸,為消化和吸收創造有利條件。此外,分節運動還能擠壓腸壁,有助於血液和淋巴的迴流。
3.蠕動 小腸的蠕動通常重疊在節律性分節運動之上,兩者經常並存。蠕動的意義在於使分節運動作用後的食糜向前推進,到達一個新腸段,再開始分節運動。小腸蠕動的速度很慢,約1~2cm/s,每個蠕動波只把食糜推進一段短距離(約數cm)後即消失。此外,小腸還有一種傳播速度很快,傳播距離較遠的蠕動,稱為蠕動衝。它可把食糜從小腸始端一直推送到小腸末端。有時還可至大腸,其速度為2~25cm/s。在十二指腸與迴腸末端常常出現與蠕動方向相反的逆蠕動。食糜可以在這兩段內來回移動,有利於食糜的充分消化和吸收。
(二)回盲括約肌的機能
迴腸末端與盲腸交界處的環行肌增厚,起著括約肌的作用,稱為回盲括約肌。回盲括約肌的主要機能是防止迴腸內容物過快地進入大腸,因而有利於小腸內容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當食物進入胃時,可透過胃-迴腸反射引起迴腸蠕動,在蠕動波到達迴腸末端時,括約肌便舒張、部份小腸內容物由迴腸入結腸。此外,回盲括約肌還具有活瓣作用,可阻止大腸內容物向迴腸倒流。
小腸內容物向大腸的排放,除與回盲括約肌的活動有關外,還與小腸內容物的流動性和迴腸與結腸內的壓力差有關。
(三)小腸運動的調節
1.神經調節腸內機械的和化學的刺激作用於腸壁感受器,透過壁內神經叢的區域性反射途徑可引起小腸平滑肌的蠕動。在一般情況下,迷走神經的傳出衝動對整個小腸運動起興奮作用。交感神經對小腸運動則起抑制作用。但兩種神經的效應也依小腸當時的機能狀態而異。如果腸肌緊張性已經很高,則無論刺激迷走神經或交感神經,都將對腸肌產生抑制作用;反之,則都產生增強作用。
2.激素的作用一般說來,胃泌素和膽囊收縮素可興奮小腸運動,而胰高血糖素、促胰液素和腎上腺素則抑制小腸運動。
一、小腸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食物經過在小腸內的消化作用,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較長,一般是3~8小時,這提供了充分吸收時間。小腸是消化管中最長的部份,人的小腸長約4m,小腸粘膜形成許多環形皺褶和大量絨毛突入腸腔,每條絨毛的表面是一層柱狀上皮細胞,柱狀上皮細胞頂端的細胞膜又形成許多細小的突起,稱微絨毛。環狀皺褶、絨毛和微絨毛的存在,使小腸粘膜的表面積增加600倍,達到200m2左右。這就使小腸具有廣大的吸收面積。
絨毛內部有毛細血管網、毛細淋巴管、平滑肌纖維和神經網等組織(圖8-8)。平滑肌纖維的舒張和收縮可使絨毛作伸縮運動和擺動,絨毛的運動可加速血液和淋巴的流動,有助於吸收。
二、小腸對三種營養物質和水份的吸收
小腸內的營養物質和水透過腸粘膜上皮細胞,最後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中,必須透過腸上皮細胞的腔面膜和底膜(或側膜)。物質透過這些膜的機制,即吸收機制,包括簡單擴散、易化擴散
大腸
(一)大腸液的分泌
大腸粘膜的上皮和大腸腺均含有許多分泌粘液的杯狀細胞。因此,大腸的分泌富含粘液,粘液能保護腸粘膜和潤滑糞便。結腸還分泌碳酸氫鹽,故大腸液呈鹼性(pH8.3~8.4)。
大腸液的分泌主要是由食物殘渣刺激腸壁引起,可能透過區域性反射完成。副交感神經興奮可使分泌增加,交感神經興奮則使正在進行著的分泌減少。
(二)大腸內細菌的活動
大腸內有許多細菌,這些細菌主要來自食物和大腸內的繁殖。大腸內的酸鹼度和溫度對一般細菌的繁殖極為適宜,故細菌在此大量繁殖。細菌中含有能分解食物殘渣的酶,對食物殘渣中的糖類和脂肪的分解稱發酵作用,其分解產物有單糖、醋酸、乳酸、二氧化碳、沼氣、氫氣等。如這類產物很多,就會刺激大腸而引起腹瀉。對蛋白質的分解稱為腐敗作用,其分解產物,除肽、氨基酸、氨等外,還有多種具有毒性的物質,如吲哚、酚等,這類物質產生後,一部份被吸收入血到肝臟解毒,另一部分則隨糞排除。
大腸細菌能利用大腸的內容物合成人體必需的某些維生素,如硫胺素、核黃素及葉酸等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
經細菌分解作用後的食物殘渣及其分解產物、腸粘膜的分泌物、脫落的腸上皮細胞和大量的細菌一起組成糞便。
二、大腸的運動和排便
(一)結腸運動的形式
結腸具有類似小腸的分節運動和蠕動,但其頻率較慢,這與大腸主要是吸收水份和暫時貯存糞便的功能相適應。
結腸的另一運動形式稱集團運動,這是一種進行很快且移行很遠的強烈蠕動。這種運動每日約發生3~4次。通常發生於飯後。可能是胃內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由十二指腸-結腸反射所引起。集團運動常自橫結腸開始,可將一部份大腸內容物一直推送到結腸下端,甚至推入直腸,引起便意。
(二)排便反射
排便是一種反射活動。糞便入直腸時,刺激直腸壁內的感受器,衝動沿盆神經和腹下神經中的傳入纖維傳至脊髓腰骶部的初級排便中樞。同時傳入衝動還上傳至大腦皮層,引起便意。如條件許可,衝動透過盆神經的傳出纖維(副交感纖維)傳出,引起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收縮、肛門內括約肌舒張,與此同時,陰部神經的傳出衝動減少,肛門外括約肌舒張,糞便則排出體外。此外,支配腹肌和膈肌的神經興奮,腹肌和膈肌收縮,腹內壓增加,促進排便。如條件不許可,大腦皮層發出衝動,下行抑制脊髓腰骶部初級中樞的活動,抑制衝動沿腹下神經傳出纖維(交感纖維)傳出,使肛門括約肌緊張性增加,乙狀結腸舒張,排便反射則被抑制。
如果排便反射經常被抑制,就逐漸使直腸對糞便的壓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糞便在大腸中停留過久,會因過多的水份被吸收而變得乾硬,結果不易排出,這是產生便秘的最普通的原因之一。排便的另一種異常現象是,當直腸粘膜由於炎症而敏感性增高時,腸內只有少量糞便、粘液就可以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在排便後總有未盡的感覺,臨床上稱這種現象為“裡急後重”,常見於痢疾或腸炎時。
大腦
控制運動、產生感覺及實現高階腦功能的高階神經中樞
心臟
推動血液流動,向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應氧和各種營養物質,並帶走代謝的終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細胞維持正常的代謝和功能。
肝
維生素代謝 激素代謝 解毒 儲血
小腸
緊張性收縮是小腸其它運動形式的基礎,當小腸緊張性降低時,腸壁給予小腸內容物的壓力小,食糜與消化液混合不充分,食糜的推進也慢。反之,當小腸緊張性升高時,食糜與消化液混合充分而加快,食糜的推進也快。
2.分節運動 分節運動是一種以環行肌為主的節律性收縮和舒張的運動,主要發生在食糜所在的一段腸管上。進食後,有食糜的腸管上若干處的環行肌同時收縮,將腸管內的食糜分割成若干節段。隨後,原來收縮處舒張,原來舒張處收縮,使原來每個節段的食糜分為兩半,柑鄰的兩半又各自合攏來形成若干新的節段,如此反覆進行(圖8-7)。分節運動的意義在於使食糜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並增加食糜與腸壁的接觸,為消化和吸收創造有利條件。此外,分節運動還能擠壓腸壁,有助於血液和淋巴的迴流。
3.蠕動 小腸的蠕動通常重疊在節律性分節運動之上,兩者經常並存。蠕動的意義在於使分節運動作用後的食糜向前推進,到達一個新腸段,再開始分節運動。小腸蠕動的速度很慢,約1~2cm/s,每個蠕動波只把食糜推進一段短距離(約數cm)後即消失。此外,小腸還有一種傳播速度很快,傳播距離較遠的蠕動,稱為蠕動衝。它可把食糜從小腸始端一直推送到小腸末端。有時還可至大腸,其速度為2~25cm/s。在十二指腸與迴腸末端常常出現與蠕動方向相反的逆蠕動。食糜可以在這兩段內來回移動,有利於食糜的充分消化和吸收。
(二)回盲括約肌的機能
迴腸末端與盲腸交界處的環行肌增厚,起著括約肌的作用,稱為回盲括約肌。回盲括約肌的主要機能是防止迴腸內容物過快地進入大腸,因而有利於小腸內容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當食物進入胃時,可透過胃-迴腸反射引起迴腸蠕動,在蠕動波到達迴腸末端時,括約肌便舒張、部份小腸內容物由迴腸入結腸。此外,回盲括約肌還具有活瓣作用,可阻止大腸內容物向迴腸倒流。
小腸內容物向大腸的排放,除與回盲括約肌的活動有關外,還與小腸內容物的流動性和迴腸與結腸內的壓力差有關。
(三)小腸運動的調節
1.神經調節腸內機械的和化學的刺激作用於腸壁感受器,透過壁內神經叢的區域性反射途徑可引起小腸平滑肌的蠕動。在一般情況下,迷走神經的傳出衝動對整個小腸運動起興奮作用。交感神經對小腸運動則起抑制作用。但兩種神經的效應也依小腸當時的機能狀態而異。如果腸肌緊張性已經很高,則無論刺激迷走神經或交感神經,都將對腸肌產生抑制作用;反之,則都產生增強作用。
2.激素的作用一般說來,胃泌素和膽囊收縮素可興奮小腸運動,而胰高血糖素、促胰液素和腎上腺素則抑制小腸運動。
一、小腸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食物經過在小腸內的消化作用,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較長,一般是3~8小時,這提供了充分吸收時間。小腸是消化管中最長的部份,人的小腸長約4m,小腸粘膜形成許多環形皺褶和大量絨毛突入腸腔,每條絨毛的表面是一層柱狀上皮細胞,柱狀上皮細胞頂端的細胞膜又形成許多細小的突起,稱微絨毛。環狀皺褶、絨毛和微絨毛的存在,使小腸粘膜的表面積增加600倍,達到200m2左右。這就使小腸具有廣大的吸收面積。
絨毛內部有毛細血管網、毛細淋巴管、平滑肌纖維和神經網等組織(圖8-8)。平滑肌纖維的舒張和收縮可使絨毛作伸縮運動和擺動,絨毛的運動可加速血液和淋巴的流動,有助於吸收。
二、小腸對三種營養物質和水份的吸收
小腸內的營養物質和水透過腸粘膜上皮細胞,最後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中,必須透過腸上皮細胞的腔面膜和底膜(或側膜)。物質透過這些膜的機制,即吸收機制,包括簡單擴散、易化擴散
大腸
(一)大腸液的分泌
大腸粘膜的上皮和大腸腺均含有許多分泌粘液的杯狀細胞。因此,大腸的分泌富含粘液,粘液能保護腸粘膜和潤滑糞便。結腸還分泌碳酸氫鹽,故大腸液呈鹼性(pH8.3~8.4)。
大腸液的分泌主要是由食物殘渣刺激腸壁引起,可能透過區域性反射完成。副交感神經興奮可使分泌增加,交感神經興奮則使正在進行著的分泌減少。
(二)大腸內細菌的活動
大腸內有許多細菌,這些細菌主要來自食物和大腸內的繁殖。大腸內的酸鹼度和溫度對一般細菌的繁殖極為適宜,故細菌在此大量繁殖。細菌中含有能分解食物殘渣的酶,對食物殘渣中的糖類和脂肪的分解稱發酵作用,其分解產物有單糖、醋酸、乳酸、二氧化碳、沼氣、氫氣等。如這類產物很多,就會刺激大腸而引起腹瀉。對蛋白質的分解稱為腐敗作用,其分解產物,除肽、氨基酸、氨等外,還有多種具有毒性的物質,如吲哚、酚等,這類物質產生後,一部份被吸收入血到肝臟解毒,另一部分則隨糞排除。
大腸細菌能利用大腸的內容物合成人體必需的某些維生素,如硫胺素、核黃素及葉酸等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
經細菌分解作用後的食物殘渣及其分解產物、腸粘膜的分泌物、脫落的腸上皮細胞和大量的細菌一起組成糞便。
二、大腸的運動和排便
(一)結腸運動的形式
結腸具有類似小腸的分節運動和蠕動,但其頻率較慢,這與大腸主要是吸收水份和暫時貯存糞便的功能相適應。
結腸的另一運動形式稱集團運動,這是一種進行很快且移行很遠的強烈蠕動。這種運動每日約發生3~4次。通常發生於飯後。可能是胃內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由十二指腸-結腸反射所引起。集團運動常自橫結腸開始,可將一部份大腸內容物一直推送到結腸下端,甚至推入直腸,引起便意。
(二)排便反射
排便是一種反射活動。糞便入直腸時,刺激直腸壁內的感受器,衝動沿盆神經和腹下神經中的傳入纖維傳至脊髓腰骶部的初級排便中樞。同時傳入衝動還上傳至大腦皮層,引起便意。如條件許可,衝動透過盆神經的傳出纖維(副交感纖維)傳出,引起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收縮、肛門內括約肌舒張,與此同時,陰部神經的傳出衝動減少,肛門外括約肌舒張,糞便則排出體外。此外,支配腹肌和膈肌的神經興奮,腹肌和膈肌收縮,腹內壓增加,促進排便。如條件不許可,大腦皮層發出衝動,下行抑制脊髓腰骶部初級中樞的活動,抑制衝動沿腹下神經傳出纖維(交感纖維)傳出,使肛門括約肌緊張性增加,乙狀結腸舒張,排便反射則被抑制。
如果排便反射經常被抑制,就逐漸使直腸對糞便的壓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糞便在大腸中停留過久,會因過多的水份被吸收而變得乾硬,結果不易排出,這是產生便秘的最普通的原因之一。排便的另一種異常現象是,當直腸粘膜由於炎症而敏感性增高時,腸內只有少量糞便、粘液就可以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在排便後總有未盡的感覺,臨床上稱這種現象為“裡急後重”,常見於痢疾或腸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