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美好滋味
-
2 # 小無說奇聞
1、山藥:山藥是潤肺的最佳食品之一,在平時的時候可以吃。最好的吃法是做山藥粥,或者是直接清炒山藥就可以了,不適合與其他的食物相配。
2、梨:梨水是用來清肺的,潤肺的。所以,梨對於肺來講是好東西,因為水多,又好消化。最好的吃法是,做成梨湯,或者是梨水,加入冰糖,吃梨肉喝湯,就好。
3、百合:百合是白色食物,而肺就適合吃白色的食物,所以,對於百合來講,也是適合潤肺的。最好的吃法,依然是清炒,不用加太多的調料,清淡口味即可。
4、銀耳:銀耳是中醫推薦的用於潤肺養肺的食物之一,最好的吃法,就是直接打成湯,最好加枸杞還有紅棗,這樣,會讓銀耳的效果更出眾,記得加白糖。
擴充套件資料:
養肺健肺首先可以從“清肺”開始。清肺不是簡單的“把已經進入肺臟的髒東西清理出去”,而是根據肺的特性最大限度地減輕乃至消除有害物質對肺臟的損害,提高肺的抗病能力和健康水平。
1、百合
百合質地肥厚、甘美爽口,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上品,功擅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對肺結核、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及各種秋燥病症有較好療效。
熟食或煎湯,可治療肺癆久咳、咳唾痰血、乾咳咽痛等症。百合煮粥,更增其補益潤肺之力,正如《本草綱目》所言“百合粥潤肺調中”,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之功。適用於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熱或肺燥乾咳、涕淚過多、熱病恢復期餘熱未盡、精神恍惚、坐臥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2、山藥
最適合秋季進補食物就是山藥,山藥不僅有“神仙之食”的美譽,還兼具有食物和藥雙重功能,其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同時也是我們中醫常用來製作藥膳的重要食材。中醫認為,秋天吃山藥有補腎益精、健胃益脾、益肺止咳等豐富功效。
因為山藥中含有有助於促進脾胃消化吸收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有效物質,同時還富含能阻止血脂沉澱在血管壁、形成血栓的多種蛋白酶,能夠對預防心血管疾病起到很好的功效,尤其是老年人,吃山藥進補非常好,具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3、冬蟲夏草
性溫,味甘,除有補腎用途外,更有補肺氣、止咳喘、療虛損的功能。對肺病日久,囊括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痿、肺不張、胸膜炎,甚至肺癌患者,陰虛肺弱,動則喘嗽之人,最宜食用。若能與紫河車、山藥等一同服食,更為有益。
4、黃芪
性微溫,味甘,最善補氣,尤其能補肺虛之氣。中醫以為,肺主外相,肺氣虛則自汗出,又易患感冒。《本經逢原》以為黃芪入肺而固表虛自汗。《得配本草》亦云:肌表之氣,補宜黃芪。對肺虛之人體表不固者,共同紅棗,煎水代茶,頗為適宜。
5、豆腐漿
性平,味甘,有補虛潤燥、益肺化痰之功,凡肺氣虛或肺陰虛者,食之咸宜。如能往往服食,對肺虛體質的康復,頗有成果。其他豆成品,如豆腐腦、豆腐皮、豆腐等,對肺虛之人一樣也很適宜。
6、田雞油
又稱哈士蜞油。民間用其作強壯劑,它有潤肺養陰和補腎益精的功能。《飲片新參》以為:田雞油養肺、腎陰,治虛勞咳嗽。名醫曹炳章亦云:田雞油澤潤肺臟。四川民間對肺虛之人,常用田雞油同白木耳,或者同土燕窩,或選用阿膠、黃芪等蒸服,成果頗佳。
7、蛤蚧
性平,味鹹,能夠補肺益腎、止咳定喘。如《本草衍義》中說:蛤蚧補肺虛勞嗽有功。明·李時珍亦以為蛤蚧補肺氣,功同人參。凡肺虛之人久咳久喘者宜食之。
擴充套件資料:
補肺潤肺的食療
一、胡蘿蔔排骨湯
胡蘿蔔素可刺激人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迴圈,維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保護氣管、支氣管和肺臟。β-胡蘿蔔素有強抗氧化能力,有間接防癌功效。內含大量的維生素A是修復肝臟的重要營養素,長期喝酒、熬夜、服藥的人尤其需要補充。
排骨肥瘦適宜,不會攝入過多膽固醇,並且還具有滋陰壯陽、益精補血的功效,內含的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黏蛋白等,為強身健體、補充鈣質的好材料。陳皮有和中治胃、消食補氣的功效,和大肉一起食用,平時怕吃油膩消化不良的人便也可享用了。
二、茯苓柚子飲
現代藥理學分析,柚子皮中含有類黃酮成分,有抗炎殺菌作用。柚子肉中含有非常豐富的提高免疫力降低膽固醇的物質維生素C以及類胰島素成分鉻,能輔助降血糖、降血脂、減肥和美膚。
還含有高血壓患者必須補充的微量元素鉀,由於幾乎不含鈉,因此也是患有心腦血管病及腎臟病患者(腎功能不全伴有高鉀血除外)最佳的水果。
其中的葉酸成分,孕婦食用後會有預防貧血和促進胎兒發育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祛溼、健運脾肺、寧心安神的功效。其中的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增加免疫細胞活性及保肝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