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武最前哨

    就在美塔和談有望之際,一名駐喀布林的美軍士兵在塔利班製造的襲擊中身亡,特朗普隨即以此為由叫停了美國與塔利班的談判,並在之後的“9-11事件”十八週年紀念活動上公開表示:美國將繼續打擊塔利班!

    對此,塔利班倒也沒有過分介意,反倒使出了一系列強硬的反制措施,包括叫囂“可以同美國戰鬥一百年”。

    實事求是的講,特朗普叫停和塔利班的談判真的是因為憤怒於美軍士兵的殞命嗎?顯然不是!駐喀布林士兵遇襲身亡只是引發美國不滿塔利班的一個潛在導火索,即使沒有這起事件,美國與塔利班的和談程序也不會一帆風順,因為後者提出的談判條件早就讓特朗普心生不滿。

    按照塔利班的設想,美塔和平協議必須建立在兩點之上:其一,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必須全部撤出阿富汗;其二,協議必須由美塔雙方共同起草,且美國必須承認塔利班作為“伊斯蘭酋長國”的簽署身份。

    正如塔利班高階談判代表斯坦尼扎伊所言:“我們(塔利班)的立場是,和平除了來自談判和談判桌,再沒有其它方案可以解決當下的衝突......當然,我們也希望特朗普能夠重新考慮他此前的宣告,最好能回到之前的情況(談判)。”

    如果站在塔利班的角度來看,當美國無法實現自己的要求且繼續駐軍阿富汗的話,那麼就有與美國繼續鬥爭的必要。

    在過去的十八年間,塔利班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渴望在阿富汗建立“世界上最純潔的伊斯蘭國家”的塔利班具備與美國進行百年鬥爭的使命支撐。

    但對於美國而言,其貫穿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國家戰略——全力以赴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伊斯蘭政權——已無法滿足美國的利益要求,且隨著國際格局除“一超”外“多強”的迅速崛起,美國必須適時的完成以“維護領先地位”為目的的戰略轉型;因此收縮在阿富汗等地的反恐投入勢在必行。

    鑑於此,美國和塔利班在圍繞阿富汗問題的談判中,後者無疑佔據著主動優勢:談不攏就繼續打,談的攏則意味著塔利班將有機會再次問鼎阿富汗權力中心。所以說,塔利班此時丟擲“百年鬥爭”論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就在美塔談判陷入僵持之際,一隊塔利班代表團突然到訪俄羅斯。可以預見,塔利班同莫斯科的互動無疑會給美國製造一種緊迫感。

  • 2 # 鐵嶺鋒

    塔利班與美國談判代表團成員的合影

    這個塔利班武裝不講道理,特朗普總統只是叫停了和談,也沒說和你們開打呀。人家既然已經跟你們談判過就表明已經是自己打嘴巴子,18年打不贏,就不再把你們當恐怖組織了,反正美國不談了就不算輸,就是不打了。你塔利班還要跟美國再打100年?不帶這麼欺負人的,實在不行人家拍屁股走人,你還跟誰戰鬥?

    阿富汗戰爭傷亡巨大,花錢太多,美國還沒撈著實惠,阿富汗這個鬼地方是美國的夢魘傷心地,這塊雞肋特朗普總統實在是不想啃了,他真想撤軍。只是由於軍方那些死鴨子嘴硬的好戰份子,打不過還不甘心的反對,加上特朗普自己資本主義的投機心態,在談判中到處找便宜,要撤軍還錙銖必較拖拖拉拉,扭扭捏捏,5000部隊也要稀稀拉拉的撤上四個半月,老傢伙要拖著看,走著瞧,等著還有沒有機會再撈上仨瓜倆棗兒。

    美國與塔利班正在談判美國撤軍問題

    美方的撤軍計劃剛報出來,就惹毛了塔利班,在卡達多哈的談判正在進行時,阿富汗這邊兒就給老傢伙來了個眼罩帶,一次死傷30多人的自殺性爆炸襲擊,把老傢伙的這個撤軍計劃也炸飛了。這個軍暫時是撤不了了,這個談判也就TMD沒啥意思了,這就算真的遂了特朗普的心願,叫停了談判,就在這兒等下去,等著那個不知道啥時候能來的仨瓜倆棗兒吧。

    塔利班組織看著這些美華人,這是要餓死不倒槽就在阿富汗放賴打挺了。自己擁有廣泛的老百姓支援的基礎,越打越強,已經把黴美軍被塔利班武裝困在幾座孤城裡不敢出來。而美國為了討好印度,也跟巴基斯坦撕破了臉,這就使美軍的後勤保障的通道也變得不那麼好走了,加上塔利班對美軍這條運輸線不斷的到處襲擊,將讓這14000多美軍的保障供應更加困難。在這種態勢之下,這幫塔利班就有點不講理的欺負人了,聲稱可以跟美國戰鬥100年!

    被你們困在幾座孤城裡不敢出來的一萬多美軍,怎麼跟你們戰鬥?缺乏裝備、彈藥、被裝、給養的強大美軍怎麼跟你們戰鬥這100年?那麼龐大經費的打水漂,你們塔利班是真想把強大的美國㸆黃鋪咋地?

    沒門!特朗普總統不上你們的當,沒有機會,撈不著那仨瓜倆棗,㸆不起就撤,跟你們談什麼判?談判了再撤就好像美國真敗了,不談判就撤了,愛咋咋地美國就是沒有敗,道理就這麼簡單,強大美國當年在越戰中又不是沒這麼幹過,是你們傻還是人家特朗普傻呀?

  • 3 # 路1個人走38

    美國呀你可千萬不能就這麼走了,阿富汗政府需要你們阿富汗人民也需要你們,塔利班還沒有消滅乾淨,打了這麼多年,不能說走就走,你們美國兵要走了,我們的政府軍頂不住呀,老百姓咋辦呀,為了阿富汗人民的未來幸福生活,請美軍戰鬥到底,發揚不怕死的革命傳統精神,戰鬥到美軍最後一個人。

  • 4 # 江河194170846

    說的很好,代表著意志于堅強,在困難,在窮,堅決跟你美國鬥爭到底。你那些盟軍替死鬼,少來諾事,塔利班是美國擔挑,那麼你們方聰明……。

  • 5 # 木春山談天下

    特朗普暫停和塔利班的談判,獲得了美國上下,朝野內外的一致認可。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狀況?

    不是因為特朗普不想談;

    而是因為塔利班在談判間隙還發動襲擊,而且接連發動兩次,對美國和北約駐軍襲擊造成了10多名美國士兵傷亡。

    如果在這種自己人嚴重傷亡,國內輿論爆棚的背景下,特朗普還要和塔利班和談的話,他這個總統可能瞬間就會被美華人的口水淹沒,2020年大選也就沒戲了。

    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只是特朗普,任何一個美國總統都不可能再繼續談判了。

    特朗普叫停和談,是面對危險時任何人都會做的應激反應,很正常,沒什麼特別的含義。

    相反,如果他堅持在這種背景下還和塔利班和談,這才顯得不正常呢。

    至於塔利班所說,要和美國戰鬥100年,其實也只是口號。

    戰鬥100年也好,1000年也好,塔利班也只是用自殺式襲擊的方式才能對付美軍,不敢和美國正面交鋒。

    在這樣的背景下,戰鬥100年當然不是問題,問題是他們永遠沒辦法再次取得阿富汗政權了,會一輩子窩在山區缺吃少穿提心吊膽的。

    美華人則可利用培訓的阿富汗政府軍來和塔利班周旋,自己可以呆在軍事基地或者安保嚴密的使館區,以減少損失和傷亡。

    所以,塔利班如果不和美華人談判,一味發動襲擊,就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這不是一部分塔利班所需要的。

    塔利班也不是鐵板一塊,這也是事實。需要認清這點,才能理解阿富汗問題的本質。

    就如同巴勒斯坦有法塔赫與哈馬斯類似,塔利班也有溫和派和強硬派。

    2001年美國大兵就進入阿富汗反恐了,至今過了差不多20年,當時和美國硬碰硬的那一代基本上已經老了或者不成為塔利班最核心的力量了。

    在20來年裡和美國周旋期間成長起來的人,或許更願意用談判的方式解決分歧,因為20年的時間告訴他們,總是東躲西藏不能讓他們重返政治,意義在哪?

    所以,未來塔利班態度如何,其實不取決於美國和特朗普,因為特朗普當然願意和塔利班談判,這是他最體面撤出阿富汗的一個邏輯。

    塔利班未來的態度取決於自身,也就是溫和派和強硬派的博弈。

    這也和巴勒斯坦問題一樣——

    取決於哈馬斯和法塔赫之間能否對中東和談有一致意見。這也是為什麼以色列一直不和巴勒斯坦和談的原因。畢竟和談後卻有一派不承認,還要發動襲擊,和談意義在哪?

    所以阿富汗問題和巴以問題在某種意義上,是有相同點的。

    舉個異曲同工的例子:

    你能相信哈馬斯會推翻以色列嗎?不相信吧!

    那麼塔利班對付美軍,其實也是一樣,註定不能如何,只能走和談之路。

    只是需要時間來統一內部認知。

  • 6 # 歷史風暴

    怎麼看?

    我覺得特朗普攤上大事了,美國在阿富汗地區打了18年,到現在花各種費用超過1萬億美元了,美國在阿富汗地區損失的軍隊也非常多,這些年來美國及其盟友有上萬人陣亡,將近3萬人負傷。

    (悍馬車組成的防禦圈,但是遇到炸彈襲擊,照樣會給美軍造成傷亡)

    關鍵是美國的對手塔利班到現在為止仍然保持著旺盛的戰鬥精神,根本就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消滅掉的。

    意味著美國每年還要在阿富汗地區花個幾百上千億美元, 並且還要承擔著大量的人員損失,這對美國在全球地區的佈局來看是極為不利的。

    阿富汗地區受有帝國墳場之稱,英國和蘇聯都曾經摺戟於這裡,尤其是蘇聯對美國簡直有教科書般的指導意義。

    1979年12月底,蘇聯軍隊入侵阿富汗,原計劃在三個月內結束戰爭,而實際上蘇聯部隊到第2年的2月就已經基本控制了蘇聯的主要城市,按照預計這場戰爭已經結束。

    可是沒有想到,這只是一個剛剛的開始。

    雖然蘇聯佔據了主要城市,但是超過80%的國土仍然在反抗者的控制下,於是雙方開始了長達9年的游擊戰。

    (游擊隊攻擊蘇軍)

    在這場戰爭中,蘇聯軍隊總共陣亡了1.4萬人,超過5萬人負傷,累計多達40萬人生病。而且,反抗者在蘇軍的打擊下反而越來越壯大,從最初的4萬多人增加到了二十幾萬人。

    為了控制阿富汗蘇聯只好常年在這裡保持總數多達10萬人的部隊,當地的交通不便,讓蘇軍的後勤壓力非常大。

    為了降低自己人的傷亡,蘇軍就開始大力的武裝阿富汗政府軍,到蘇軍撤退的時候,阿富汗政府軍已經超過了30萬人,雖然從人數和武器裝備上要遠超反抗軍,可是其戰鬥力卻不敢恭維。

    所以,在蘇聯從阿富汗撤軍之後,阿富汗政府軍兵敗如山倒,阿富汗國土超過90%,被反抗軍中實力最強的塔利班所佔據。

    直到美國2001年持久自由行動之前,塔利班一直是阿富汗地區最強大的武裝力量。

    911之後,美國和塔利班之間的戰爭幾乎就是在複製蘇聯對阿富汗的戰爭。

    2001年10月7日,美國為首的聯軍開始發起了對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戰爭。到11月13號,聯軍就抵達喀布林市,這標誌著塔利班政權在阿富汗的全面瓦解。

    但是,戰爭並沒有結束,塔利班化整為零,開始和美軍進行了似乎永無止境的游擊戰。

    截止到2010年5月28日,美軍陣亡就已經達到了1000人,截止到2018年底,已經有超過2400名美軍在阿富汗喪生。

    並且,美國在阿富汗地區已經花費了超過1萬億美元,相當於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印度尼西亞2018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美軍在阿富汗的一處營地)

    面對巨大的傷亡和花費,美國感到吃力極了,於是扶持阿富汗政府幫他們訓練軍隊。截止到2006年,阿富汗政府軍已經達到了3.5萬人,並且每天還在招募3000名新兵的加入。

    目前,阿富汗現役軍的總數已經達到17.5萬人,全部的武裝力量已經超過30萬人。

    (美軍扶持的阿富汗軍隊)

    美國對這支軍隊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幫助圍剿塔利班,以避免美軍直接和塔利班交戰。

    可是,這支軍隊就像當年蘇聯扶持的阿富汗政府軍一樣不給力。他們和塔利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不僅偷偷賣武器給塔利班,在行動前還有很多人會給塔利班通風報信。所以,美軍在每次行動前,都要收繳軍隊的通訊裝置避免情報洩露。

    可想而知,這樣的一支軍隊根本無法單獨面對塔利班軍隊。如果沒有美軍支援,這支軍隊很快就被塔利班殲滅,阿富汗將會再次回到2001年之前的局勢。

    特朗普和塔利班談判失敗,塔利班說可以再戰鬥100年,這說明美軍無法從阿富汗地區體面撤出,他們必須在這裡繼續戰鬥。

    這場戰爭,美軍也不能對阿富汗政府軍給予厚望,美軍將在這裡繼續承受塔利班人的攻擊,繼續每年投入成百上千億的美元。

    阿富汗戰場必然會拖累美軍在其他地區的行動,例如美國和伊朗之間目前正在波斯灣對峙,如果沒有解決阿富汗問題,美軍很難集中精力在未來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所以美國在阿富汗地區的投入反而在其次,影響到他全球地區的佈局才是最致命的!

  • 7 # 三號二

    特朗普原定於9月8日在戴維營分別與塔利班領導人和阿富汗總統舉行秘密會晤,但由於塔利班在喀布林製造襲擊,造成包括1名美軍士兵在內的12人死亡,因此取消與塔利班之間的和談,並宣佈協議“已死”。

    在和談期間塔利班製造襲擊,這事做得確實不夠實在。我判斷,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三種可能:

    第一、這次襲擊並沒有得到塔利班高層的指令,是一次無法掌控的“意外”。我們都知道,塔利班武裝組織成分比較複雜,在指揮管理上也比較鬆散,出現這樣的“意外”一點都不奇怪;

    第二、美國和塔利班連續多年的廝殺戰鬥,塔利班對“和平協議”還沒有做好思想準備,並沒有與美中國產生所謂的“默契”,也不認為一次襲擊就能對談判造成多大障礙,存在著“機會來了就幹 ”這樣的思維;

    第三、塔利班內部或有一股兒反對與美國妥協的勢力,這股兒勢力並不希望與美國“和平共處”。所以,他們故意在雙方達成協議的最後時刻製造事端,以阻止協議達成。

    在美國政府決策層對特朗普談出的這個協議也有不買賬的,覺得美國對塔利班讓步太大,甚至認為美軍應繼續對塔利班保持高壓,擔心一旦美軍撤出會失去對該地區的掌控力和影響力。據美國媒體爆料,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拒絕在協議上簽字,美國前駐阿富汗大使也聯名反對,剛被特朗普炒魷魚的博爾頓也是其中一個。

    在這份“撤軍協議”遭遇阻力的檔口,又發生美國大兵被塔利班幹掉事兒,無疑是對協議的嚴重打擊,特朗普怎麼敢不顧反對冒天下之大不韙“硬來”。

    事後,特朗普對媒體說,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的和平談判“已死”,而塔利班方面則認為特朗普是出爾反爾,塔利班高階談判代表斯塔尼克扎伊誓言“我們可以再戰鬥一百年”。

    什麼是泥潭?這就是啊!雙方都已近達成了協議草案,說擱置就擱置了,意外似乎永遠在路上等著。看來,美軍還不會很快的“鳴金收兵”。特朗普的決定估計會讓美國士兵在背後罵“shit” ,但確實也沒辦法。

  • 8 # 寰球視野新觀

    阿富汗戰爭從2001年開始,至今已經打了18年,塔利班並沒有屈服,特朗普與塔利班進行和談,並且準備撤出5400名士兵,但是塔利班卻在美軍撤軍前發動襲擊,被激怒的特朗普決心把戰爭打下去。

    塔利班宣稱可以與美國再戰100年,雖然堅強不屈,卻也有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從2001年開始,美國及其盟友一共在阿富汗戰場付出3500人陣亡的代價,其中2300名美華人,這好沒有把安保公司的人員損失計算在內。在阿富汗戰場,美國已經耗費了上萬億美元軍費,但是效果呢?塔利班可以在阿富汗70%以上的地區公開活動,為了避免襲擊,美國僱傭的安保人員,甚至是美軍會向賄賂塔利班武裝。

    阿富汗已經成為美國的泥沼,進不能剿除塔利班為首的抵抗組織,退會使前功盡棄,恐怖組織也會在阿富汗生根發芽,美國本土仍然有可能遭受“911事件”襲擊。

    特朗普決心與塔利班和談,停止互相之間的軍事行動,美國將會把在阿富汗的14000名士兵撤走5400人,但是就在美國與塔利班談判撤軍期間,塔利班襲擊了美軍,造成一名士兵死亡,特朗普停止與塔利班和談,並且在“911事件”紀念日上表態會把戰爭繼續下去。

    面對特朗普的表態,塔利班聲稱自己可以再抵抗100年。

    阿富汗戰爭開始至今,美國雖然死亡2300人,但是阿富汗民眾付出的代價更大,塔利班一方面與美國和談,一方面發動襲擊,只能說明塔利班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而是互相爭權奪利,而且透過打擊美軍爭取民眾支援。

    美軍如果能夠撤走,無疑會減少阿富汗的軍事衝突,給民眾發展經濟的和平環境,但是塔利班為了自身利益拒絕了美國的和解撤軍。

    美國確實在阿富汗戰場付出了巨大代價,但是每名美軍士兵死亡,同時意味著更多的塔利班士兵戰死,美國軍隊駐紮在阿富汗,死的是阿富汗平民,顯然阿富汗更虧一點,塔利班襲擊美軍,留住美軍的行為很自私。

  • 9 # 見腫消世界

    美國和塔利班談判終止,是特朗普下的命令。特朗普一直要和塔利班談判,目的是為了更快的撤軍,報道說,博爾頓自始至終的反對,那麼,既然博爾頓開始都反對談判,堅持用軍事力量打服塔利班,如果特朗普聽從了博爾頓的建議,必定就沒有後來的九輪談判,這隻能說明有關與塔利班的談判仍然是特朗普在主導,至於最後,博爾頓阻攔,兩人大吵大鬧,導致特朗普“怒髮衝冠”,在推特上讓博爾頓走路,只有一個原因——博爾頓背了黑鍋。

    特朗普發現了和塔利班談判得來的協議有巨大的風險,或者說有巨大的漏洞,正如美國的政客提醒特朗普,協議更像是美國的撤軍協議而不是“停戰協議”;一旦簽署,美國是可以撤軍了,但是阿富汗的現政府怎麼辦?塔利班又和現政府爭奪政權打起了全面內戰怎麼辦?塔利班重新執政怎麼辦?特朗普想反悔,沒有藉口,正好塔利班的暴恐襲擊炸死了美國大兵,朗普立即叫停了協議的簽署,還把屎盆子扣到塔利班頭上,隨之故意挑起和博爾頓的“嘴仗”,順特勢讓博爾頓這個絆腳石背上鍋滾蛋了。

    俯首帖耳的蓬佩奧不敢下筆簽署的協議,特朗普能不知嚴重的後果?民主黨要求參與談判的特別代表哈利勒扎得接受質詢,民主黨說,全美民眾需要知道美國和塔利班是如何開啟談判的,過程怎麼樣,最後又為什麼分道揚鑣?特朗普有貓膩!

    塔利班自然不心甘,東方不亮西方亮,美國不與談判,就再找下家,故此塔利班的一個談判小組本週五抵達俄羅斯。與俄羅斯總統駐阿富汗特使卡布洛,以及俄羅斯外交部第二亞洲司司長扎米爾·卡布洛夫就阿富汗相關問題進行了磋商。本來俄羅斯的眼光一直沒有離開過,作為美國的對手,作為美國打壓的物件,扶持、幫助美國的敵人,是“義不容辭”,與塔利班接觸,最終讓阿富汗恢復和平,俄羅斯沒有做錯。

    塔利班首席談判代表13日告訴“今日俄羅斯”,塔利班準備在這場由美國“強加”的戰爭中“戰鬥一百年”。這是一種表態,也是一種決心,既是給自己人壯膽,也是講給特朗普聽,言外之意就是奉陪到底,直到把阿富汗領土上的外國力量趕出去。特朗普也沒閒著,他的國務卿告訴大家,美國這幾天展開行動,打死了一千多塔利班武裝分子。事態就是這麼真真假假,除了戰地記者之外,大家更多的是人云亦云。

    但塔利班沒有堵死繼續談判的大門。本人判斷,在特朗普連任未落地之前,是不可能再有談判這檔子事了。

  • 10 # 橋本看日本

    首先要講的是,為了就在特朗普總統正要評估美國與塔利班和談結果之時,塔利班在喀布林的市中心發動炸彈襲擊,使得美國士兵遭遇到死亡。美國輿論譁然,使得美國總統不得不宣佈停止與塔利班和談程序。而塔利班則稱:我們可與美國戰鬥100年。

    特朗普總統不願意停止與塔利班的和平程序,要儘快把美軍從阿富汗撤離,減輕美軍,美國的負擔。所以美國會願意與塔利班進行談判。這個談判的目的就是要防止阿富汗在美軍撤離以後變為第二個南越。當年美國就是急於撤離越南,造成了南越政府被推翻。所以美國想在自己離開以後,繼續保持影響力,可以遙控操縱阿富汗的局勢。

    塔利班當然不願意美國繼續留在阿富汗。塔利班甘願冒談判破裂的危險,襲擊了喀布林,目的就是要以戰促和,讓美國真正瞭解塔利班的實力,放棄幻想加快從阿富汗撤軍的目的。塔利班本身就曾經是阿富汗的統治者,因為庇護基地組織,激怒了美國,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推翻了塔利班政權。雖然遭到打擊,塔利班力量由地上轉入地下,山區繼續與美國對抗,加上美國的伊拉克戰爭策略失誤,非但沒有徹底消滅塔利班,最近10年,塔利班的勢力不斷增長,已經是控制了阿富汗超過70%的農村地帶。美國現在已經很難消滅塔利班,在這個情況下,特朗普才選擇與塔利班談判,希望美國可以安然離開。

    特朗普想走,很多人不願意美國走包括現在美國支援的阿富汗政府,一旦美軍撤離,阿富汗政府就有崩潰的危險。阿富汗政府一直反對美國與塔利班談判,以及美軍完全撤離,因為其知道,塔利班完全可以在農村與美軍周旋10年,如果美軍不在了,自己的軍隊大概1年都不要就會被打敗。雖然特朗普總統叫停談判,但並沒有完全取消談判,在阿富汗問題上,沒有塔利班是不能解決問題,但如果塔利班要價太高,美國還是隻能繼續與塔利班戰鬥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心跳最多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