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洋洋的小葉
-
2 # 星座度
由於缺乏造血所必需的物質而引發。比如,製造紅細胞需要鐵和蛋白質,紅細胞成熟又需要維生素。營養不良導致缺鐵十分常見,缺鐵就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如果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幼稚紅細胞就會因為沒法合成DNA導致紅細胞無法成熟,引起巨幼細胞性貧血
-
3 # 科研小可愛
原因1:食物中缺乏造血的原料——鐵元素。比如長期的母乳餵養,有的小孩到了一歲左右還在母乳餵養,母乳中的營養成分逐漸減少,鐵元素的含量已經不能滿足小孩機體生長髮育的需要,此時如果輔食中缺鐵,則容易發生營養不良性貧血。
原因2:小孩不良的飲食習慣,比如小孩長期的挑食、偏食可以導致小孩血液中缺乏鐵元素,從而導致營養不良性貧血的發生。
原因3:小孩生長髮育的速度過快,血液中鐵元素供應不上,從而導致營養不良性貧血。
原因4:小孩存在消化吸收不良的問題,比如有的小孩有慢性的腹瀉,胃腸道對鐵元素的吸收出現障礙,就會導致吸收的營養元素中缺乏鐵元素,從而誘發營養不良性貧血。
原因5:寄生蟲感染。比如小孩出現鉤蟲病、血吸蟲病的感染,機體會長期處於慢性失血狀態,腸道的慢性失血,會導致血液中鐵元素的缺乏,形成營養不良性貧血。
綜上所述,本文總結了導致營養不良性貧血的原因,主要有食物中缺乏鐵元素、小孩長期的挑食、厭食,小孩生長髮育的速度過快,身體內有寄生蟲感染,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小孩發生營養不良性貧血的發生,所以作為家長來說,要杜絕小孩發生營養不良性貧血,一定要注意小孩飲食的營養結構,食物多樣化。
-
4 # 血液內科醫生王洪志
營養缺乏所造成的營養不良性貧血簡稱營養性貧血,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它是由於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鐵而引發的。據調查,六歲以下嬰幼兒貧血的發病率在20%到40%。
治療營養不良性貧血症的根本是補充相應的造血物質及鐵劑以及維生素B12,營養不良性貧血的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飲食中缺鐵。
第二、膳食中鐵攝取不足。
第三、生長髮育過快。
第四、吸收不良。
第五、消化道隱性失血。
回覆列表
你好!養缺乏所造成的營養不良性貧血,簡稱營養性貧血。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它是由於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鐵而引發的。據調查,6歲以下嬰幼兒貧血的發病率在20%~40%。輕度貧血的孩子一般只表現為臉色蒼白、精神稍有低迷、愛纏人、食慾不振、體質弱、時常發燒感冒等,重度患兒甚至出現心力衰竭,心臟增大、手腳浮腫、胸悶氣短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