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科李一花醫生

    如果只是輕度的焦慮症,一般不需要吃藥,透過自我心理治療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平時也要緩解情緒,避免壓力過大,可以經常的到戶外進行旅行,但是如果情況不能夠很好的緩解,可以配合調理神經功能紊亂的藥物來進行治療,也是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的功效。

  • 2 # 詩意同盟

    3我的康復之路,一名重度焦慮症者的自白,藥物是否有作用3

    1,主要症狀的表現

    2,狀態變更的表現情況

    3,藥物是否有作用

    4,自我認知的力量有多大

    5,心理醫生的作用在哪裡

    6,有效的應急措施

    7,自救能解決問題嗎

    8,這不是一個人的戰役

    9,哪些書籍是很有幫助的

    10,總結與建議

    想靠吃點藥,短時期內就康復的捷徑是從來沒有的。

    一定是經過一陣折騰,各種檢查,經歷了這麼一個過程,逐漸的瞭解了,適應了,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

    時間是治癒這類疾病的最好的良藥。每個人都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就我目前的瞭解,對這個疾病的治療,至少有兩派觀點,一派認為必須有藥物介入,才能夠有所起色,另一派則認為無需藥物,靠自我認知療法即可。事實上,這類的藥物一大堆,我們也並不知道哪一個是特效藥,是正好對症的。另一方面,自我認知療法在國內發展到什麼程度?有多少專業人士真正掌握了它的精髓,也不好說。但是,我認為,既然都有可能減輕症狀,我們為什麼不兩者兼顧呢?

    我的主治醫生偏向於藥物治療,他對病人通俗的解釋就是人之所以產生了這個毛病,就是人的大腦中的某些個物質的濃度降低了,從而失調了。這就如同高血壓一樣,血壓高了,我們就必須吃降壓藥,不可能靠意志力或者別的類似的方式把它降下來。同樣的道理,我們服用了藥物以後,大腦中這種缺乏的物質的濃度逐漸上來了,平衡了,人的狀態自然就好了。 當然了,每個人的個體千差萬別,所服用的藥物也不盡相同,這需要一個逐漸摸索的過程。我同意他的說法,但是我認為這只是一個治標的辦法。 找對了藥物以後,可能就需要依賴這種藥物,直到終生了。因為照他所說,很多人在停藥以後的半年內,一年內,兩年內,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都會復發,複發率相當的高。很明顯藥物沒法去根。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特別是在症狀非常明顯,自己無法忍受的情況下,選擇藥物介入可能是一個明智之舉。但是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所選擇的藥物在第一時間可能無法起作用,這裡面需要一個逐漸適應,逐漸調整,逐漸轉換的過程。這一點上一定要做到心裡有數,有心理準備,要積極的配合醫生。畢竟醫生所見過的各種各樣的病例,要比我們透過其他渠道瞭解的多得多,他們更有經驗,更有發言權。從專業的角度看,我們必須聽從他們的建議。

    在初次用藥前,一定要跟醫生做仔細的溝通,讓醫生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有一個真實的判斷才好下手。不要向醫生刻意隱瞞自己的某些情況,最好合盤托出,哪怕有一些細枝末節,請求醫生有耐心地聽完。

    完成這一步工作後,醫生已經比較明確地給我們開出第一個藥方的時候,我們還要仔細的瞭解這個藥物的副作用,以及藥物該如何服用?任何一個合格的專業的醫生,在這方面都會給病人明確的說明和解釋。

    我們自己不要擅自閱讀和理解藥物說明書,大多情況下會把自己嚇著,產生不必要的恐懼。當然,這是針對西藥的說明書,其說明書的一個特點就是比較科學地把所有可能的情況都羅列在上面,雖然有的情況發生的機率很低。我們自己不要逐字逐句地去主觀臆斷,一定要聽從醫生的講解。

    需要指出的是,首次服用這類抗抑鬱,抗焦慮的藥物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藥物反應,有的人比較輕,有的人可能很嚴重,這一點一定要有數。我自己的症狀是在服藥一週到兩週的時間內,產生的副作用反應非常強烈,甚至都有了自殺的念頭。這個時候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要用理智告誡自己,這是服藥必經的一個階段,跨過這道坎,前面一片光明。這個時候要採取一些個必要的措施,特別是要有家人的陪伴。

    一般的服藥過程都是從小劑量逐漸增大到一個合適的劑量,有的醫生可能會超劑量給病人服用藥物,我說的超劑量是指超過了說明書上推薦的劑量,這個時候要聽醫生的,他們更有經驗。

    在服藥的過程中,及時回訪,和醫生作必要的溝通是相當重要的,醫生也會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進行藥物劑量或藥物種類的調整。 最好要固定一個醫生,這樣治療起來比較連續,也避免中間斷掉,或醫生相互扯皮的問題。

    特別是在服藥的前幾周,其實這是病人和藥物,和醫生在相互摸索,相互適應的一個過程,絕大多數情況下,總能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解決辦法。

    一旦我們確定了一種比較有效的藥物,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足量足療程地進行下去。我去了幾個不同的醫院,基本的結論是至少要連續服用一年,有的推薦服用兩年。

    這類藥物一般都是處方藥,醫院一般無法一次開出更多的劑量,所以一般都是兩三週左右就要去醫院開一次,這個時候也正好是和醫生做進一步交流的機會。另外,醫生也會建議服藥一段時間後做身體的常規檢查,看看有哪些個異常現象,好作相應的調整。

    對於找到了藥物,並且治療好了一段時間,最後又復發的這些個人,我要表示遺憾,因為你們錯過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在藥物起作用,症狀逐漸消失,你達到了正常狀態的時候,你應該讓自己重新轉入另外一個新的自我狀態,而這一部分,我認為是需要自我認知療法的介入。我會在下一章單獨介紹這方面的內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少年三國志吳國最強陣容怎麼搭配陣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