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松安老師,京劇藝術家、教育家。他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的家庭,他的父親很早就故去了,家庭就靠他外公,由於老外公愛京戲,從小就帶著他看戲,他慢慢對京戲就感興趣了。因為喜歡戲呢,中華國劇學校1941年開始招生關松山他就考戲校了,當時也糊里糊塗就想成角,成個名角。
關松安老師他從小就是坐科,那麼坐科,它有一個規定時間,這個時間要比我們現在讀一個大學本科這個時間,要長得多。當時進科班說實在的還是很苦的,說七年大獄。他是要從最最基本的東西學習,比如講身段方面,拉山膀、下腰、毯子功,這個是要完全是實打實的,沒有一絲一毫的能夠偷懶的。4點半就要起身了,矇矇亮,早上起來就練功,基本功是最要緊的,小孩都是靠基本功,所以說,對他後來藝術的進步很有幫助,他很感謝那些對他打基礎的老師。
在科班老先生們嚴格的教導下,關松安為自己日後的京劇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科班分行之後,關松安就開始工文武老生。老生,在京劇行當中舉足輕重,1876年3月2日《申報》上,一篇名為《圖繪伶倫》的文章的作者這樣寫道,京劇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始能成班,俗呼為臺柱子。在老生中行成的第一個流派,也正是京劇中的第一個流派,譚派。譚鑫培他有“伶界大王”的稱號,他創造了花腔、巧腔,那個時候恐怕唱老生的是無腔不譚,這就是譚鑫培,他的特點。譚鑫培的弟子餘叔巖他一生精通聲韻,把十三韻提高到了理論高度,所以京劇界把餘叔巖稱為餘派,楊寶森他的低音區、中音區、特別好,要論成就最大,影響最廣,應該算是楊寶森和他的楊派。餘是學譚而化成自己的餘派,楊又是學餘,根據自己的條件,發展成自己的楊派,那麼餘派楊派的老祖宗應該說就是譚鑫培。所以“譚餘楊”應該說是一脈相承的三個流派。一方面,“譚餘楊”派各自的獨特魅力都對關松安有著深深的吸引;另一方面,在科班中的老師來自各個流派,使得關松安可以統統接觸學習,這也讓他可以毫無偏見的開放性的去鑽研探索,把自己的京劇之路越走越寬。
學了兩年以後,也有點基礎了,從大概1943年底,他們就出門了,就跑京滬線了,在這些地方巡迴演出,老闆要靠他們賺錢,就邊演邊學,一到抗戰勝利以後,就完了。當時關松安老師演的戲又多,當時也跑各種各樣的碼頭,應該說他是很受歡迎的一個演員,那麼這一段時間,在舞臺上,翻、爬、滾、打,他的寬度、深度增加了,讓他又積累了許許多多的這種豐富的舞臺經驗,那麼這一點對他以後做教師來說,是一個非常寶貴的一筆財富。所以關松安他出了科班,他16歲,再學戲,跟蘇少卿再學,學譚派,把所有的戲再捋一捋,後來跟宋繼亭學戲,還是這幾齣戲,學過了再捋,下來就是到1947年的年底了,考夏聲戲校了。他看報上夏聲戲校招生,餘派老生教餘派戲,陳大濩剛從北京過來,劉仲秋劉校長是中國第一期的大學生,國劇研究社的學生,他是餘叔巖親自給他們上過課的,他也是學的餘派,又譚又餘,校長親自上課,然後錢寶森先生,錢派錢家身段,教把子、教身上,這個東西一看,考,就考去了。
夏聲戲校是1938年7月由劉仲秋、郭建英、任桂蘭、封至模發起以振興民族藝術,傳揚華夏之聲為宗旨而成立的戲劇藝術職業教育團體。馬科、錢友忠、梁斌都是夏聲戲校培養出的優秀京劇後繼人才。關松安老師儘管這時候應該講自己的水平非常高了,但是他又提出要去考插班生,到了劇校以後,又跟劉仲秋學了好幾齣戲,那麼又進入新的階段,他們從坐科到做演員又進行插班進修,那麼又學了新的戲,拓寬了他的戲路,進一步擴大了他的視野,提高了他的藝術修養。進夏聲戲校,陳大濩老師上的《打鼓罵曹》,錢寶森老先生給他們,拉著他們手掰著手教,科學得很,捏關節、放鬆,那錢先生高得不得了。比方說劉仲秋劉先生、陳大濩陳先生他們這些老師有學問,劉先生給他們上課時,你出神氣、後出聲,哈哈,他說你這沒戲了,先出神氣,哈哈,他說你這戲就好了。這個啟發,這個就是學問,幾位老先生的悉心教導,使關松安對京劇藝術的理解飛速成長,然而由於當時上海臨近解放,社會動盪,導致他無法繼續學習下去,離開夏聲戲校後,關松安繼續跟隨宋繼亭先生學戲,更是由此接觸到他京劇生涯中一位重要的老師,陳秀華。
那麼陳秀華老師,是他們京劇教學當中的一位傑出的名師。我們有許許多多京劇舞臺上的老生表演藝術家,都是向陳秀華老師學習過。楊寶忠、譚富英、李少春、孟小冬這四位,後來都成為了餘叔巖的四大弟子,正式磕頭的就這四位,歷史上有記載。那麼這四位徒弟,都是陳秀華老師給他們打下的基礎。他們陳老說實在的,他(陳秀華)是教戲的狀元,跟他學戲真的畫龍點睛,他哼不出來的,嗓音很低的,他只能指點你,跟你說意思,你怎麼去找,而且老先生寡言得很,他教學最多三遍,他給你拎一拎可以了,點一點可以了,就這麼唱,這個字這麼來,所以他喜歡他什麼呢,他一說關松安他就明白了。然而青春期的變聲倒嗓,使關松安難以實現在舞臺上想當李少春那樣名角的願望,但他對京劇藝術的熱愛,仍痴心不改,這也讓他意外地走入了教學的領域。
關松安他有一個機遇,這個機遇就是他在陳秀華老師身邊來學戲,後來就是幫助陳秀華老師來做輔導工作,人稱為小老師。陳老有時候他的徒弟多,內行、外行,都在他下面學戲,有時候教累了,老先生他不出去了,松安你去吧,關松安他就幫他們後頭排戲,比方說張文涓要唱戲,他不能再去說戲去了,他幫他說去,對詞什麼的,他就跟陳老回覆,什麼時候扮戲,什麼時候上場,他放心了。後臺就交給他關松安了。這個是他又一次豐富自己的一個重要的階段。一方面是提高了他的藝術的水平,藝術的修養,藝術的視野;從另一方面,就是跟隨著這一段時間,他又自己學到了新的東西,這樣奠定了一個他後來就成為名師的基礎。
1979年之後,關松安回到上海,在上海京劇院繼續京劇教學工作,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京劇人才,如幾十多年就走紅的關棟天、言興朋,以及在首屆電視大賽中榮獲金獎的齊寶玉,有“小冬皇”之稱的王珮瑜,已成為京劇舞臺及教學上中堅力量的許錦根、莊順海,章曉申以及前兩年在電視大賽中摘金奪銀的藍天、傅希如等等。在臺灣的李寶春,也曾特回大陸上門求教,請關老師親授餘派代表作《戰太平》,講起對京劇演員的培養,關松安如數家珍,近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使他形成了培養老生演員獨到的教學特色和方法。就說我關松安我學過那麼多好老師,但我不是把老師的東西生搬硬套地給學生,經過自己消化了以後,融合了以後,吸取各家之長了以後,他再反饋給學生。學譚的都說餘不靈的,學餘的都說楊寶森不靈的,唱餘派的說馬派不靈的,唱馬派的說餘派不靈的,就是文人相輕,其實都靈,怎麼會不靈,他能站住腳都靈,所以說不不能一套東西,所以我們東西要博,一定要博。關松安老師他把“譚餘楊”這一脈相承的三個流派,熔為一爐,把三個流派的精神捏在一起,人們稱它為“譚餘楊”三合一。不論是“譚、餘、楊",關松安沒有偏向一個流派,我這是楊派,我這是純餘派,關松安老師經常說,藍天以後有人要問你,你是什麼派別,那你就說我是傳統派,每個流派都有它的經典,我們這個大的枝葉,在這個“譚餘楊"這個枝葉裡面,關松安老師透過表演,也就是把它人物化、角色化。
關松安老師,京劇藝術家、教育家。他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的家庭,他的父親很早就故去了,家庭就靠他外公,由於老外公愛京戲,從小就帶著他看戲,他慢慢對京戲就感興趣了。因為喜歡戲呢,中華國劇學校1941年開始招生關松山他就考戲校了,當時也糊里糊塗就想成角,成個名角。
關松安老師他從小就是坐科,那麼坐科,它有一個規定時間,這個時間要比我們現在讀一個大學本科這個時間,要長得多。當時進科班說實在的還是很苦的,說七年大獄。他是要從最最基本的東西學習,比如講身段方面,拉山膀、下腰、毯子功,這個是要完全是實打實的,沒有一絲一毫的能夠偷懶的。4點半就要起身了,矇矇亮,早上起來就練功,基本功是最要緊的,小孩都是靠基本功,所以說,對他後來藝術的進步很有幫助,他很感謝那些對他打基礎的老師。
在科班老先生們嚴格的教導下,關松安為自己日後的京劇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科班分行之後,關松安就開始工文武老生。老生,在京劇行當中舉足輕重,1876年3月2日《申報》上,一篇名為《圖繪伶倫》的文章的作者這樣寫道,京劇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始能成班,俗呼為臺柱子。在老生中行成的第一個流派,也正是京劇中的第一個流派,譚派。譚鑫培他有“伶界大王”的稱號,他創造了花腔、巧腔,那個時候恐怕唱老生的是無腔不譚,這就是譚鑫培,他的特點。譚鑫培的弟子餘叔巖他一生精通聲韻,把十三韻提高到了理論高度,所以京劇界把餘叔巖稱為餘派,楊寶森他的低音區、中音區、特別好,要論成就最大,影響最廣,應該算是楊寶森和他的楊派。餘是學譚而化成自己的餘派,楊又是學餘,根據自己的條件,發展成自己的楊派,那麼餘派楊派的老祖宗應該說就是譚鑫培。所以“譚餘楊”應該說是一脈相承的三個流派。一方面,“譚餘楊”派各自的獨特魅力都對關松安有著深深的吸引;另一方面,在科班中的老師來自各個流派,使得關松安可以統統接觸學習,這也讓他可以毫無偏見的開放性的去鑽研探索,把自己的京劇之路越走越寬。
學了兩年以後,也有點基礎了,從大概1943年底,他們就出門了,就跑京滬線了,在這些地方巡迴演出,老闆要靠他們賺錢,就邊演邊學,一到抗戰勝利以後,就完了。當時關松安老師演的戲又多,當時也跑各種各樣的碼頭,應該說他是很受歡迎的一個演員,那麼這一段時間,在舞臺上,翻、爬、滾、打,他的寬度、深度增加了,讓他又積累了許許多多的這種豐富的舞臺經驗,那麼這一點對他以後做教師來說,是一個非常寶貴的一筆財富。所以關松安他出了科班,他16歲,再學戲,跟蘇少卿再學,學譚派,把所有的戲再捋一捋,後來跟宋繼亭學戲,還是這幾齣戲,學過了再捋,下來就是到1947年的年底了,考夏聲戲校了。他看報上夏聲戲校招生,餘派老生教餘派戲,陳大濩剛從北京過來,劉仲秋劉校長是中國第一期的大學生,國劇研究社的學生,他是餘叔巖親自給他們上過課的,他也是學的餘派,又譚又餘,校長親自上課,然後錢寶森先生,錢派錢家身段,教把子、教身上,這個東西一看,考,就考去了。
夏聲戲校是1938年7月由劉仲秋、郭建英、任桂蘭、封至模發起以振興民族藝術,傳揚華夏之聲為宗旨而成立的戲劇藝術職業教育團體。馬科、錢友忠、梁斌都是夏聲戲校培養出的優秀京劇後繼人才。關松安老師儘管這時候應該講自己的水平非常高了,但是他又提出要去考插班生,到了劇校以後,又跟劉仲秋學了好幾齣戲,那麼又進入新的階段,他們從坐科到做演員又進行插班進修,那麼又學了新的戲,拓寬了他的戲路,進一步擴大了他的視野,提高了他的藝術修養。進夏聲戲校,陳大濩老師上的《打鼓罵曹》,錢寶森老先生給他們,拉著他們手掰著手教,科學得很,捏關節、放鬆,那錢先生高得不得了。比方說劉仲秋劉先生、陳大濩陳先生他們這些老師有學問,劉先生給他們上課時,你出神氣、後出聲,哈哈,他說你這沒戲了,先出神氣,哈哈,他說你這戲就好了。這個啟發,這個就是學問,幾位老先生的悉心教導,使關松安對京劇藝術的理解飛速成長,然而由於當時上海臨近解放,社會動盪,導致他無法繼續學習下去,離開夏聲戲校後,關松安繼續跟隨宋繼亭先生學戲,更是由此接觸到他京劇生涯中一位重要的老師,陳秀華。
那麼陳秀華老師,是他們京劇教學當中的一位傑出的名師。我們有許許多多京劇舞臺上的老生表演藝術家,都是向陳秀華老師學習過。楊寶忠、譚富英、李少春、孟小冬這四位,後來都成為了餘叔巖的四大弟子,正式磕頭的就這四位,歷史上有記載。那麼這四位徒弟,都是陳秀華老師給他們打下的基礎。他們陳老說實在的,他(陳秀華)是教戲的狀元,跟他學戲真的畫龍點睛,他哼不出來的,嗓音很低的,他只能指點你,跟你說意思,你怎麼去找,而且老先生寡言得很,他教學最多三遍,他給你拎一拎可以了,點一點可以了,就這麼唱,這個字這麼來,所以他喜歡他什麼呢,他一說關松安他就明白了。然而青春期的變聲倒嗓,使關松安難以實現在舞臺上想當李少春那樣名角的願望,但他對京劇藝術的熱愛,仍痴心不改,這也讓他意外地走入了教學的領域。
關松安他有一個機遇,這個機遇就是他在陳秀華老師身邊來學戲,後來就是幫助陳秀華老師來做輔導工作,人稱為小老師。陳老有時候他的徒弟多,內行、外行,都在他下面學戲,有時候教累了,老先生他不出去了,松安你去吧,關松安他就幫他們後頭排戲,比方說張文涓要唱戲,他不能再去說戲去了,他幫他說去,對詞什麼的,他就跟陳老回覆,什麼時候扮戲,什麼時候上場,他放心了。後臺就交給他關松安了。這個是他又一次豐富自己的一個重要的階段。一方面是提高了他的藝術的水平,藝術的修養,藝術的視野;從另一方面,就是跟隨著這一段時間,他又自己學到了新的東西,這樣奠定了一個他後來就成為名師的基礎。
1979年之後,關松安回到上海,在上海京劇院繼續京劇教學工作,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京劇人才,如幾十多年就走紅的關棟天、言興朋,以及在首屆電視大賽中榮獲金獎的齊寶玉,有“小冬皇”之稱的王珮瑜,已成為京劇舞臺及教學上中堅力量的許錦根、莊順海,章曉申以及前兩年在電視大賽中摘金奪銀的藍天、傅希如等等。在臺灣的李寶春,也曾特回大陸上門求教,請關老師親授餘派代表作《戰太平》,講起對京劇演員的培養,關松安如數家珍,近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使他形成了培養老生演員獨到的教學特色和方法。就說我關松安我學過那麼多好老師,但我不是把老師的東西生搬硬套地給學生,經過自己消化了以後,融合了以後,吸取各家之長了以後,他再反饋給學生。學譚的都說餘不靈的,學餘的都說楊寶森不靈的,唱餘派的說馬派不靈的,唱馬派的說餘派不靈的,就是文人相輕,其實都靈,怎麼會不靈,他能站住腳都靈,所以說不不能一套東西,所以我們東西要博,一定要博。關松安老師他把“譚餘楊”這一脈相承的三個流派,熔為一爐,把三個流派的精神捏在一起,人們稱它為“譚餘楊”三合一。不論是“譚、餘、楊",關松安沒有偏向一個流派,我這是楊派,我這是純餘派,關松安老師經常說,藍天以後有人要問你,你是什麼派別,那你就說我是傳統派,每個流派都有它的經典,我們這個大的枝葉,在這個“譚餘楊"這個枝葉裡面,關松安老師透過表演,也就是把它人物化、角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