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風暴
-
2 # 在野武將
幾千人據守的往往是要塞,不是大城。在南方,往往要塞、大城互為犄角,連成一體;在北方,大城中又建羅城,就是城中的要塞。
我們舉三個例子。
一是南朝的建康。我們知道這是一座大城,下圖中的體系是齊梁時期完善而成的格局。到了這個時候,說是一座城,其實是很多不同的城組合起來的。
最中心的是建康宮,也叫臺城,有多重城牆保護。侯景之亂,梁軍就堅守臺城。
出了臺城以後,整個建康城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沒有完整的外郭城牆。通俗地講,就是沒有一大圈城牆把所有東西包起來。那麼,建康城是如何進行防禦的呢?西側有軍事重鎮石頭城,這裡地勢高,俯瞰整個建康宮,扼守著建康上游咽喉。東側有東府城、丹陽城,以此為據點,俯瞰江東。
這幾個要塞,和鐘山、玄武湖、大江、柵欄、軍營一起,構成一個有機的城防格局。所以,真正兵臨建康的時候,關鍵是攻克其中的軍事重鎮。防守建康,其實也是防守石頭城、臺城為主的軍政樞紐。石頭城、東府城就很小了——是幾千人可以堅守的。
我們再來看一個華北平原上的例子,即北宋的大名府。晚唐開始,這裡是魏博節度使的中心——魏博的魏州,就是大名。進入五代北宋以後,經濟上是河北的樞紐,軍事上是抵禦契丹的中心。
既然是河北的中心,這個城就不可能很小。大名府繼承了晚唐的基本格局,南北長6.8公里,東西寬5.7公里。城池大上去了,防禦起來就困難了——不僅幾千人不能守,幾萬人也困難。為什麼呢?因為堅守城池的時候要三班倒,你有三萬守軍,在值班的就一萬人。分佈在周長幾十公里的城牆上,作用就很有限了。
所以晚唐五代魏博節度使在這裡又建了羅城,就是大城中的軍事要塞,這裡往往是節度使幾千親信堅守的據點。北宋在這基礎上又有調整,羅城的功能得到強化,就有了雙臺宮殿,外牆重加以完善。
這種外牆之中再建要塞的格局,適合在大平原上展開。在南方操作起來有些困難。所以,入宋以後,商業城鎮在水路樞紐發展起來,軍事要塞往往依山而建,俯瞰人口與行政中心。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南宋的釣魚城。說是城,並不是我們理解的城市的城。這是合州以東的軍事要塞,扼守重慶的西北咽喉。這座城本身很小的。東西也就一公里多,南北也相仿,山水之間是一個小而精悍的堡壘。蒙元就是把它重重圍住,也完全沒有突破口。
-
3 # 李三萬的三萬裡
那就需要良好的組織,和軍心民心了,否則也守不住,城牆越高越厚越好,翁城建了更好,弓弩多準備,還有一些守城器具,介紹如下:
遊火鐵筐 又名“遊火箱”,《太白陰經·守城具》載:“‘遊火鐵筐,盛火加脂臘,鐵索懸墜城下,燒孔穴掘城之敵”。唐以後,演變成為“長五六尺,闊四尺,下施四木輪,以鐵葉裹之。首貫二鐵索,上縛草火牛二十四束,自城縋下,燒灼攻城者,並可夜照城外’的‘鐵火床’。”
木女頭 女牆的替代品,厚木板製成,高約六尺,闊約五尺,板面鑿有瞭望孔和發射孔,形狀和女牆相同。不同之處是其底座有輪,可以自由移動,輪軸上有柺子木支撐其直立。
木立牌 或稱“竹立牌”,一種用竹或木製成的大型盾牌,高五尺、闊三尺,可手持巡城,其背後有撐木,也可直立在地面上。後來又發展為設於女牆垛口的“懸簾”和“懸戶”。“懸簾”用時就懸掛,不用即摘下。“懸戶”上有轉軸,可自由活動,望遠時可撐高些,察近時可撐低些。
回覆列表
羅馬時期,有一次羅馬城遭到了蠻族的圍攻,當時全城只有3000士兵,而攻城的蠻族有數萬人,最後羅馬人守住了城池。
幾千人就守住了一個大城市,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其實也不難理解,在古代守城的一方具有地利優勢,居高臨下能夠輕易殺掉仰攻的敵軍。而攻城方很難殺死一名躲在城牆後的敵人。
再有,在攻城的時候,他們難以對城池全面攻擊,只能聚集力量於若干處,然後使用雲梯、攻城車等武器攻打城池。
這就讓攻城的一方難以展開兵力。而守城的一方就可以根據敵人的進攻點排兵佈陣。甚至根據敵軍攻擊的時間差調動士兵實現一個人防守多個地點。
就以蠻族攻打羅馬的這次戰鬥來說,羅馬士兵雖然人數很少,仍然分出一批人馬在城牆上巡邏,除了監視敵軍的攻擊方向外,還要隨時支援防守士兵。當某處敵軍撤離後,這裡計程車兵也要分一部分到戰鬥激烈的地方去支援。戰鬥最激烈的時候,往往是一群士兵推翻一架雲梯後,趕緊跑到旁邊去推另一架雲梯。這就讓區區數千人成功的抵禦了蠻族的進攻。
還有,城中的百姓也要被召集起來隨時聽候調遣。先秦著名典籍《墨子》裡就有戰時如何管理城中百姓的介紹。在戰鬥中青壯年會被派到城牆上協助士兵駐守,老弱也會被組織起來作為後勤兵和巡邏隊。所以,看似幾千人鎮守的城市,加上這些老百姓,數量會翻好幾倍。
當然,這一切離不開將領極強的組織能力、調配能力,在加上全城上下一心。否則,再堅固的城池也擋不住敵軍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