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青

    餐飲業是具有代表性的服務行業,一般說到餐飲業服務水平的提高都只會侷限於前堂服務,沒有提及後廚。但是餐飲業的核心團隊和核心競爭力卻是在後廚。因此後廚的服務水平決定了一家店的生意。如果是連鎖店,中央廚房團隊和運營團隊的服務水平決定了企業的生死。

    餐飲業首先是在清潔衛生上,一定要堅持高標準要求,廚房要做到每餐要進行清掃,餐具必須要用環保的清潔劑來清晰,並使用消毒櫃來消毒。當然也有透過外購餐具清潔消毒服務。廚房用的廚具也要做到每日潔淨,並清潔消毒。這是餐飲業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時店堂內,也要做到環境清潔,特別是地面油汙、桌面油汙以及實現所能及的範圍內,一定要做好清潔衛生工作,給消費者潔淨衛生的感覺,讓消費者產生基本的信任。

    有了潔淨衛生的環境,還要有讓消費者看得到、吃得放心的正宗、健康、衛生、安全的食材。而不是為了利益,追求價格便宜、質次的食材。現在的消費的嘴基本上都比較厲害,對食材是否新鮮、是否正宗、是否衛生都有比較清晰的認知,特別是一些經常在外就餐的人士,更是堪稱美食家,所以對食材是否正宗、衛生、健康、安全等,都不會馬虎。所以我們在提供服務時,可以給消費者一個清楚的介紹或者進店的展示,這也是有些海鮮、河鮮酒樓為什麼會在店堂顯眼處展示食材的原因。

    有了優質的食材,廚師的手藝決定了一個餐飲店的吸客能力。因為店堂的氛圍環境、裝飾風格、清潔衛生等這些都只是重要的輔助而已。最根本的還在於菜品的色香味形,如果色香味形引不起消費者的食慾,其它都是白搭。所以還是要回歸到菜品本身。中國菜,和中華餐飲文化一樣,博大精深,同時也是與時俱進的。所以除了要繼承傳統外,還得創新、還得融合東西方的一些菜品的加工工藝,給消費者新的口感、新的味道、新的味蕾感受。就算是傳統名店,也必須要有幾款創新的菜餚,否則也就只能吸引遊客而已,吸引不了本地客,更吸引不了年輕的消費群體。

    做好根本後,就在於店堂環境與氛圍了,其實餐飲業最適用於季節性的變化,和宣揚飲食文化了,所以在做好菜品的同時,可以用菜品來講述故事,來講述文化,並且可以用一些有意思的名字,為消費者製造新鮮感。而目前很多的餐飲店,常年如一日的氛圍營造,久而久之,也就老舊了,雖然看起來有歷史感,但是讓消費者沒有驚喜,如果根據節日、季節變化,變換一些菜品的搭配,變換一些環境裝飾、氛圍營造的工具,如果我是消費者,我就會不自覺的來重複消費。

    前堂的人員服務,現在很多人都會以海底撈為藍本,進行模仿,甚至要求服務員。但我認為,不是每家餐飲店都實用於這種無底限服務,這對管理、人員培訓要求相當高。至於基本的服務禮儀,那肯定是必須,沒有任何理由去懷疑或者拒絕。當然如果你只是一個地方特色小吃類的餐飲那是例外。例如某地賣血旺的一家餐飲店,對顧客用餐時間做了規定,而且沒有專門的服務員為你提供服務。除了打飯、舀血旺、洗完、收拾桌子之外,其它都自己動手。如果不是這樣的小吃餐飲店,那就需要對服務流程、基本規範、基本禮儀等做規定。但在做規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度服務或者全程為打擾服務。

    所謂過度服務和打擾服務,也就是消費者用餐時,時不時的有人員來詢問需要服務與否,或者有意無意的老是出現在消費者身邊。這樣的服務有時會讓消費者很尷尬。但是也有餐飲店,需要不斷喊叫服務人員才會有人來服務,這是服務不足。所以這需要我們前堂的服務人員隨時觀察,在消費者注意不到的地方觀察顧客需求,當消費者有需求或示意時,及時出現。

    在為客人撤換餐具、更換菜盤時,作為服務人員應該有一些防範措施,並且用一些防護性動作,讓消費者覺得放心,感受到其中的細心。但現實中,我們很多服務人員上來只是簡單的提醒,不管客人有沒有注意,就開始撤換、更換。有時客人嘴裡正吃著東西,或者夾菜,只能很尷尬的讓服務人員更換或撤換。這其實就是一個細節,但整個服務過程是很多細節連線起來的,所以需要去注意每一個服務細節,並把這些細節,做成一些規範,教給服務人員,並用神秘顧客法去實施監督。

    另外在上菜時,現在很多的服務人員,不會主動報菜名,更不會介紹菜品的組成、工藝、吃法了。有時讓消費者很尷尬。這樣即使好的菜品,也不能讓消費者形成好的記憶,更會給消費者一種高品質高品位的感覺了。我們在很多電視劇看一些跟餐飲有關的場景時,有時會看到在過去,上菜的堂倌都會主動的推介菜品,在上菜時,並響亮的喊堂。其實這是讓在場的顧客知道,我有什麼菜,而且這個菜被點了,讓其它消費者聽到後有嘗試的衝動。

    凡是來過的客人,作為一個餐飲業的服務人員,最好能做到主動詢問姓氏,並記住,下次來的時候,如果你能主動叫出對方,那麼也會讓消費者覺得有面子,同時也會拉近與消費者的感情。但是很多餐飲店,幾乎是不能,除非社群小店,或者消費者主動提出要聯絡方式時,或者要求消費者儲值充卡時,服務人員才會去詢問。其實這樣給消費者有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

    餐飲業服務水平的提升要真正提升,還需要餐飲業的老闆和企業家本身進行系統思考。特別是上規模、連鎖型的餐飲企業。因為企業的規模很大,需要在體系、流程、具體規範措施上下功夫。這樣才能確保服務水平的持續提升,而不是頭腦發熱式的五分鐘熱度的提升,必須用體系、制度、流程和標準去做到持續保持,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認同和喜愛。否則消費者今天來一個樣,明天來又一個樣,那就等於認為這家餐飲店服務水平不穩定,下次就可能不來了,從此失去消費者。

  • 2 # 南京融資故事

    這裡有個誤區,服務水平一定要跟店面的定位匹配,比如定位是高性價比的快餐,那就沒有必要有個服務員專門送餐,你的服務只需要比你匹配的客戶的期望高一點就行了,各行各業效率和成本還是關鍵

  • 3 # 程霄說

    首先我們必須要解除一個誤區,就是很多人認為服務就是伺候好顧客。這個觀點誤導了非常多的餐飲人士,也造成他們往錯誤的方向發力,結果越做越錯,反而損害客戶利益。

    最好的例子就是大家都學習海底撈,覺得海底撈服務好的不得了,想客戶之所想,做客戶之作想,並且做客戶還沒想的。

    這幾點確實是服務員獲得高評判的原因。

    但是,服務不僅僅如此。

    作為餐飲業,分為這幾個類別:

    一,客戶服務。

    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海底撈例子,如果迎接客人,從進門那一刻,到引導座位,再到解答互動,再到介紹餐廳各個位置,再到上餐的標準程式,就餐期間的穩妥的詢問互動,餐桌的及時清理,以及餐後的送禮物,送客。一系列動作,水到渠成,而且需要多人配合,無論是誰遇見客戶都要隨聲問好,或者鞠躬,熱情的恰如其分。這是一種長期的鍛鍊和氛圍營造加上適當的績效考核而形成的一種文化。

    二,員工服務。

    很多人不知道海底撈還有一個原則,就是服務好員工。員工被服務好了,顧客才會被服務好,這是個貫穿起來的,一個是尊重,第二個是為他們提供便利,第三是給予一定的權利,第四個是關注他們的內心,做好心理工作。這一點也很重要。

    三,市場服務。

    是一種別人看不到的服務,可以說脫離於實體店現場之外的服務,相當於對於市場的品牌形成非常重要。簡單的說就是把你自己的服務宣傳出去,帶入到外部,產生影響力。這體現在外部的宣傳,以及產品研發上,包括客人在網上點評的評論,互動,利用好社交化媒體進行品牌的宣傳和服務,無論是送餐上門,還是網上點餐,以及疑問回覆都要形成良好的服務。疑問回覆分為電話諮詢服務和文字回覆,需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親和力和文字歸納能力。

    四,智慧化大資料改造服務。

    智慧化大資料改造服務就是我們所說的新零售的一個環節。是利用客戶的興趣,內部的以往的消費資料,外部的資料對接,區域性的資料收集,形成綜合的分析,歸納出客戶畫像,根據其興趣愛好口味來進行產品推薦,訂製,以及服務。這能讓你提前瞭解你所服務的物件,讓服務做的更符合他們要求。

    另外就是利用智慧化物品提高服務水平,比如智慧化點餐檯,智慧化機器人服務員,提高服務服務質量。

    另外,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好服務,必須滿足這麼幾點,質量,便捷,實效性,滿足感,意外感。

    服務深入是人性,因此想要做好服務一定要懂得人的心理把我!以上的總結也只能說明一個整體的縮影,做餐飲沒一個部分都需要我們好好琢磨,不斷提高我們的服務水平,因為餐飲業就是個服務行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是:在冰冷的冬天裡。歌名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