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在記錄

    泰國至少從舊石器時期,大約4萬年前,即有人類居住。泰國古代文明甚為發達。大約五千年前,泰國北部的班清(有時譯作滿慶)已經進入青銅器時代。公元1世紀,開始出現王國;1238年素可泰王國建立;14世紀中葉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取而代之;18世紀華裔鄭昭建立吞武裡王國,後來拉瑪一世奪取政權,建都曼谷,史稱扎克里王朝(曼谷王朝)。16世紀歐洲列強到達暹羅,直至19世紀末英法兩國已分別在暹羅東西兩邊建立英屬印度和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1896年英法簽訂《關於暹羅等地的宣言》,將暹羅列為兩個殖民地之間的“緩衝國”;其後英法於1904年劃定勢力範圍:昭披耶河以東為法國勢力範圍,以西為英國勢力範圍。雖然暹羅沒有成為列強殖民地,但仍受英法諸多壓制。

  • 2 # 小高讀史

    泰國在隋唐的時候稱為“赤土國”,因為國土顏色多“赤”,故以此為號。很長一段時間,赤土國跟中原地區沒有交往,知道隋大業二年,雙方才開始了外交關係,隨後將泰國納入中國的朝貢體系。後來國家分裂為羅斛、暹二國。暹國土地貧瘠,不適合耕種,需要仰賴土地肥沃的羅斛。元朝期間,暹國常常入貢元朝。跟元朝發展友好關係。到了元至正年間,兩個合併,稱為暹羅斛。明朝期間,常常入貢,是比較忠實的朝貢夥伴。《明史》將其國名記為“暹羅”。

    參考書目:《隋書》《明史》《東西洋考》

  • 3 # 鐵坦尼克號

    泰國(舊名暹羅)位於中南半島中部,其西部與北部是緬甸、東北邊是寮國,東南是高棉,南邊是馬來西亞。據有記載的歷史大概700年左右,1949年5月11日泰華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稱,把“暹羅”改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

    根據朝代更迭可分為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和曼谷王朝(至今)

    素可泰王朝

    素可泰在泰語中意為“幸福的黎明”,原來只是高棉吳哥王朝下轄的一個城市;後來當地泰族人起義,奪城掠地,在這裡建立起泰國的開 國王朝。其第三代國王蘭甘亨統治時期,素可泰王朝達到極盛。素蘭甘亨逝世後開始由盛轉衰。於1349年被王朝南方的羅斛所滅。

    備註;羅斛國於1350年打敗素可泰王朝後,素可泰政權還被允許存在了一段時間,到1419年才最後滅亡。

    大城王朝

    素可泰王朝後期,泰國南方的羅斛國國王即烏通王於1350年率眾遷都阿瑜陀耶,建立阿瑜陀耶王朝。阿瑜陀耶城(今曼谷北,意為“不可戰勝 之城”),當地華僑習慣稱阿瑜陀耶城為大城,所以阿瑜陀耶王朝又叫大城王朝。大城王朝1350年建立,1767 年被緬甸滅亡,歷時417年,經歷了35位國王。

    吞武裡王朝

    1758年 4月,阿瑜陀耶王朝(即大城王朝)第32代國王武侖閣病逝後,這給緬甸的入侵帶來可乘之機。1766年,緬王孟駁的軍隊陳兵阿瑜陀耶 城下,將該城圍困了14個月後,終於在1767年4月7日將阿瑜陀耶城攻破。暹王阿迦達身亡,維持了400餘年的阿瑜陀耶王朝遂告結束。此時潰 逃到泰國南方的阿瑜陀耶王朝的大將鄭信(今廣東省汕頭市澄海人),以南方為基地聯合各地勢力,進行抗緬戰爭。時值緬甸正在跟中國清朝 交惡,軍隊主力撤回去對付中國了,鄭信的抗緬軍隊所向披靡。他們順利地攻下吞武裡城,直指原首都阿瑜陀耶城,勢力薄弱不得民心的緬 甸留守軍隊不得已投降,首都得以收復。但原首都阿瑜陀耶城收復後已經是隻剩下殘垣斷壁,人口也被掠奪的剩下寥寥無幾。後來鄭信稱帝,並遷都吞武裡城。

    因為建都在吞武裡,所以史稱吞武裡王朝。鄭信也被泰華人民稱為吞武裡大帝。

    備註;鄭信在泰國也叫鄭昭(昭在暹語中為王的意思)。因為年輕時在達城當任軍政長官,所以也叫披耶達信。

    曼谷王朝

    1780年,安南(今越南)入侵高棉,時值高棉屬於泰國(吞武裡王朝)藩屬國,鄭信派昭披耶卻克里(通鑾)率領大軍前往討伐安南,當大軍跟安南對峙之時,後方首都吞武裡卻發生內亂,鄭信被抓。昭披耶卻克里和安南統帥暫時達成停戰協議,率領大軍回都。鄭信後面被以暴亂罪處死,昭披耶卻克里在群臣擁戴下登上了王位,史稱“拉瑪一世”。昭披耶卻克里將首都從吞武裡遷到對岸的曼谷,建立起了至今的曼谷王朝。

    備註;曼谷王朝(即為;卻克里王朝)。曼谷王朝於1932年6月透過政變實現了君主立憲制一直至今。泰國國王沒有實際的實權,象徵意義 大於實際,國家決策者為總理和內閣。目前國王為瑪哈·哇集拉隆功即拉瑪十世。現任泰國總理為巴育·詹歐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IG戰隊的職業選手,在沒打職業之前是做什麼工作的?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