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曉偉

    我理解你這裡說的路基是指公路機動的路基。

    彈道導彈威力以及優缺點介紹,同射程的導彈對比

    1陸基液體燃料固定部署的彈道導彈

    生存率1分載荷射程5分精度4分

    優點:載荷非常大(沒有任何固體燃料的導彈能超過液體當然得是同級別射程的)精度高發射前測算的時間最短。

    缺點:體積龐大液體燃料加註時間長機動性非常差(洲際的液體燃料的導彈只能發射井部署無法機動)。

    2路基固體燃料機動部署彈道導彈

    生存率2分載荷射程4分精度3分

    優點:體積小重量輕可以鐵路或者公路機動精度較高,生存率較發射井強。

    缺點:載荷較小生存率較低。

    3空基巡航導彈核武器

    生存率3分載荷射程1分精度5分

    優點:機動能力強,生存率高精度高(可從窗戶飛入)

    缺點:空基核武腿短,載荷低突防能力差(只有單彈頭)

    空基彈道導彈核武只是理論上可行,但是彈道導彈體積巨大上飛機必然縮減體積必然減少載荷及射程,這樣還不如掛載多枚攜帶核彈頭的巡航導彈。

    4核潛艇潛射固體燃料彈道導彈

    生存率5分載荷射程3分精度1分

    優點:潛射彈道導彈生存率最強,機動靈活突防能力強火力密度強一艘最少攜帶3*24枚核彈頭

    缺點:載荷和射程精度上遠不及陸基彈道導彈,不過由於生存率強哪怕只剩一艘那麼它攜帶的核彈頭也足以讓對方思量再三。

    綜合來說潛射的彈道導彈只在生存率上佔有優勢,核彈頭不用太高精度。

  • 2 # 飛羽兵器

    彈道導彈按其載具發射方式,分為陸基,海基,空基三種,其中陸基亦稱為路基彈道導彈,是以固定發射井或者機動彈道導彈發射車為裝載和發射工具,前蘇聯和俄羅斯還發展了彈道導彈專用發射列車,採取偽裝方式機動,可謂獨樹一幟。採用發射井方式的彈道導彈,優點是維護可靠性高,發射狀態穩定,攜帶彈頭投送能力強,缺點是戰場生存力較差,在實戰中目標極易暴露成為敵方打擊的重點目標。因此,後期世界上的核大國又發展了陸基彈道導彈發射方式,採用專用的彈道導彈發射車或者列車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躲避敵方打擊的戰場生存能力。其中典型的如俄羅斯的白揚-M,中國的東風-41遠端戰略彈道導彈等。但同時應該看到,由於受到載具運載能力和機動保障能力的限制,其彈頭運載能力和機動的快速隱蔽能力亦受到一定限制。同時陸基機動彈道導彈專用發射車輛的製造技術難度很大,目前只有極少數國家掌握了該技術,令人鼓舞的是中國已掌握了該技術。

    海基潛射型彈道導彈,採用由戰略核潛艇裝載併發射的方式,其最大特點也是優勢,即能夠長時間潛伏於大洋深處,保持戰鬥值班狀態,隨時對可能之敵發動核打擊,隱蔽打擊能力突出,戰場生存能力極佳,被譽為國家最可靠的核威懾和打擊力量,也因此被稱為“國之重器”!其典型的如俄羅斯的“布拉瓦”,中國的“巨浪-2”潛射遠端彈道導彈等。在此,筆者想指出兩點,其一,海基潛射彈道導彈多采用在陸基彈道導彈的基礎上,配合潛射要求加以重新開發設計,前文所提到的俄羅斯白揚-M,布拉瓦和中國的東風-41,巨浪-2都是如此,因此兩者之間在技術性能上有一定的相似度。其二,海基潛射型彈道導彈對於潛射彈道導彈設計和戰略核潛艇的設計技術要求極高,設計難度極大,這也是普通國家難以企及的,因此也可以說這也是海基潛射彈道導彈的缺點之一,同時受到核潛艇裝載能力和潛射彈道導彈運載能力的限制,其攜帶彈頭的數量和當量亦受到了一定限制。

  • 3 # 皇家橡樹1972

    蟹妖

    圖片上是:陸基“中程彈道導彈之王”蘇制SS–20中程彈道導彈!當時蘇聯生產了600枚左右,可攜帶3個15–30萬噸當量的“集束式”分彈頭,導彈射程5500㎞、擁有先進的“突防裝置”和較為精確CEP……由於採用車輛機動式發射,可以在當時蘇聯的公路網來回機動,到達預定的發射陣地後十幾分鍾後就能發射……由於技術先進給美國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所以《美蘇中導條約》首先要銷燬的就是該導彈!這型導彈誕生到銷燬一直都是最先進的中程彈道導彈,直到21世紀了才被“東風–26”從技術水平上超越,但是射程仍然落後於SS–20。

    陸基彈道導彈與戰略核潛艇發射的海基彈道導彈相比各有優勢,不能簡單的說“誰好誰壞”!而是各具優勢,目前為止發射彈道導彈最可靠(穩定,打擊精確度方面考慮)的方式,仍然是陸上“地下發射井”發射彈道導彈。導彈在“地下井”裡是非常安全的,“核軍備競賽”年代美蘇為了防止對付來襲的核彈摧毀自己的“地下發射井”,在工程上進行了不遺餘力的強化加固!達到了35萬噸級別當量的核彈在500米之外不能將其摧毀的程度(通常情況下50萬噸以上的當量打擊“面目標、30萬噸以下的打擊“硬目標”),由此可以感受到“地下發射井”的堅不可摧程度。

    蘇聯SS–24彈道導彈地下發射井結構剖檢視,可以看到地下井是一套複雜的系統,通俗的說:就是把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發射衛星的那套系統“濃縮”到了地下,很小的空間內完成這樣緊湊的佈局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做到了。

    總體來說,地下發射井由於位置固定、導彈先期準備工作做的最好,並且發射過程中基本沒有外界的物理干擾(受氣象干擾,要是有“雷擊雲”存在就不能發射了),而且對需要打擊的目標的各種引數都已經提前裝定完畢了,接到發射命令可以最先對敵實施核打擊!還有就是導彈在發射井內的檢修、保養、溫度(空氣調節),發射人員的休息、生活保障……都很完備!所以,地下發射井是目前首選的彈道導彈發射方式。

    但是,地下發射井由於位置固定,當前的“核分彈頭”精度已經提高到了100米之內,甚至要到了50米,這樣的精度10萬噸等級的彈頭就能將地下井炸爛……正是由於“地下井”可靠性降低了才必須發展車輛機動式發射(重型特種車輛、鐵路機車),機動式發射在於靈活部署,大面積範圍內可以構築多個發射陣地,這樣一來可以遠端機動到需要威懾對方的地方,比如:俄羅斯的“白楊–M”完全可以從歐洲機動→遠東,這樣不但可以輕鬆的威懾美國東海岸也可以威懾西海岸(通常情況下洲際導彈要儘量減少射程距離,以免敵方有更長的預警時間)!所以 僅憑機動式發射這一優點,就會保障免受敵反擊摧毀和更加威懾地方!美軍從有“海基彈道導彈”開始的所有型號:北極星A1–A3,海神C3,三叉戟Ⅰ型C4和三叉戟Ⅱ型D5,其中最後兩個型號目前仍然在美軍服役。

    核潛艇發射“海基導彈”的好處就是隱蔽性高!地球面積70%以上是海洋,這為核潛艇提供了最優良的“庇護所”並且大海包圍陸地,這使得核潛艇對比於“陸基機動式發射”機動性更好,核潛艇理論上可以在任何海域發射“核導彈”而火車也好、重型車輛也罷不能下海!全區域性的打擊可以讓敵方的“導彈防禦系統”防不勝防,顧此失彼!甚至不要指望自己的“反潛兵力” 在茫茫大洋裡面,尋找核潛艇根本就是大海撈針!和平時期還算那麼回事兒,核戰爭時反潛兵力基本上發揮不了作用!也正是基於核潛艇機動性極強和大洋的天然隱蔽場所,五常現在都在大力發展“海基核力量”,英法已經沒有陸基核導彈了(英國以前也沒有)!美國目前除了維持幾百枚“民兵Ⅲ”1970年代陸基導彈之外,已經不再發展陸基洲際導彈了,而是重點研製“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用以替代“俄亥俄級”,而俄羅斯也在經濟非常困難和軍費開資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發展了“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正在給“俄亥俄級”潛艇裝填“三叉戟Ⅱ”導彈,與艇員相比,它確實是一個大傢伙!有13米高。射程11000㎞,據稱CEP(精度誤差)達到了90米的這樣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完全可以打擊俄羅斯的地下發射井。

    從目前洲際導彈發現的趨勢來看,海權國家的英美摒棄了陸基彈道導彈,而著力發展戰略核潛艇,是由於英美地理位置比較優越,核潛艇出海進入了大洋、而俄羅斯則是“陸海”並重,俄羅斯國土面積廣闊橫跨亞歐大陸,發展陸基核導彈可以有效的打擊歐洲和北美的重要目標(要不然為啥有“火箭軍”這一單軍種?),但是戰略核潛艇在使用上確實因為地理位置上的劣勢,在運用上只能依靠北極冰蓋做掩護!

    所以,大力發展“海基”或者“海陸並舉”是根據自己的國防需要而定,那種方式最適合自己就採取那種方式!

  • 4 # 薺菜糰子

    陸基彈道導彈體積不像潛射彈道導彈受艇身的限制,可以造得更大一些(陸基也要看是固定發射還是機動發射機動越好越輕巧),射程和載荷都更大一些,威力當然強過潛射。但潛射最根本的優勢不是威力,而是隱蔽性。戰略核潛艇不是一種先發制人的攻擊武器,它的任務是執行核反擊,或者叫“二次打擊”。不論陸基彈道導彈威力多大,都有在第一波核襲擊中被幹掉的風險。導彈發射井是固定的就不說了,即便是陸基機動導彈,由於洲際導彈龐大笨重的外形,其機動能力也是相對有限的。還有一定機率被衛星等手段偵察到。所以陸基洲際導彈很難做到萬無一失。雖然陸基洲際導彈也未必能被一次打擊全滅,而且如果預警系統正常不等對方導彈落地己方反擊的導彈就升空了。但畢竟還存在預警系統和陸基核力量被摧毀的可能性。而戰略核潛艇藏於深水之下,隱蔽性比陸基洲際導彈高出一個數量級,安全性好得多,敵人很難在第一波打擊中摧毀戰略巡航中的核潛艇,因此就不可避免的要遭受戰略核潛艇發起的核反擊,這就保證了發動核戰爭必定兩敗俱傷沒有贏家,從而達成“恐怖下的和平”。所以,一個核國家只有同時擁有陸基洲際導彈、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潛艇這樣的“三位一體”的核力量,才稱得上是核大國,具備真實可信的核威懾。這也是五常的標配,非一般國家所能擁有的。

  • 5 # 狼煙火燎

    對於路基彈道導彈與潛射彈道導彈的對比,個人認為潛射以其最優越的隱蔽性完勝陸地彈道導彈,基本上不存在被敵人第一波摧毀的狀況發生。

    一旦世界發生核戰爭,那將是人類的悲哀,所有的大國打得滿目蒼麟,甚至人類滅亡都不是不存在可能,自然希望這個永遠不要發生的好!但是一旦發生,核彈的生存能力如何呢?

    在這方面有過一些資料,在第一波核彈降臨後,其地下發射井的核彈生存能力只有15%左右,生存下來的機率比較低。路基和火車機動發射的彈道導彈生存機率能達到25%~30%,戰略轟炸機發射核彈生存機率達50%,唯獨只有戰略核潛艇生存機率最高,高達85%。因此地下發射井的彈道導彈和路基發射的彈道導彈基本就是執行第一波核彈打擊任務的,而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潛艇執行第二波核彈打擊任務!

    洲際彈道導彈的生存能力是最最重要的,至於其他方面,攜帶核彈的威力、機動能力等等必須要在能夠發射出去的前提下,因此個人認為潛射的彈道導彈隱蔽與水下,茫茫大海被發覺的機率實在不高,而且發射地點比較隨機,敵人無法琢磨,單靠這方面完勝路基所有彈道導彈!

  • 6 # 科技探索隊長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什麼叫強?打得遠?打得準?炸得開?毀得多?你得有個標準……

    一、最強彈道導彈的標準,隊長出品!

    隊長來給你一個標準:彈道導彈要說誰強,真正的標準應該是誰在發射之前最安全,誰發射之後最難攔截、最容易打中預定目標。

    因為只有這樣的彈道導彈才有戰略價值,才能令敵膽寒,才能震懾敵人!

    否則,一個再好看、再威猛的彈道導彈,也只是擺設,只能用來嚇唬一般的人,並不能給國家提供真正的保障……

    二、你有沒有寫錯字?

    路基還是陸基?

    好吧,我相信你沒有寫錯,理解你的意思是能夠機動的彈道導彈唄,只是一個在陸地上,被稱為路基,包括公路和鐵路上機動的彈道導彈,沒錯吧?咳咳……我知道你不會說我錯的……另一個在海里,裝在潛艇上,潛射……

    的確,按照道理,機動的彈道導彈比固定的彈道導彈生存能力要強得多,畢竟它經常跑啊,老呆在一個地方容易被人定位提前先幹掉不是,這很明顯,機動的,比固定的好,生存是第一位的,活不下來的,根本談不上打……

    三、比一下陸地機動和海上機動的彈道導彈

    從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來講,路基和海基還是要差很多的好吧?!

    有一點它倆很像,就是它們的老巢都是固定的,路基彈道導彈也得有基地,因為那些發射車需要保養啊,官兵需要訓練、住宿、吃飯……這些都得有固定的場所,即便經常換地方,那也得有地方,敵人總有辦法搞到情報,這些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實際情況下,都不是太難的事……

    海基也是如此,核潛艇更得有基地,數量還不多,各大國早就把其他國家的核潛艇基地在地球儀上標得清清楚楚了,比如美國,連google都知道……

    但不一樣的是,路基彈道導彈發射車開出基地後,依然有大量的可能被發現,比如行人、車輛(它總得在路上走吧?)、無人機、衛星……手段多了去了!

    而核潛艇離開基地後,就很難尋找到它了,一艘正在航行的巨輪,絕對發現不了正在它下面400米深處靜默的核潛艇……當然,核潛艇是不是一定會暴露,還得看它是否足夠安靜……

    接著講突防能力,從彈道導彈本身來講,他們之間沒有太大區別,分彈頭、機動變軌之類的技術並不為哪種彈道導彈所獨有……

    但是,還是以一種區別,那就是彈道導彈飛行的距離和時間有區別,飛行距離遠、時間長,被攔截的機率還是會大一些,潛射彈道導彈,可以在敵人的家門口發射,剩下的話不用我說了吧?

    潛射彈道導彈難發現,難攔截,你說誰更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裡的橙子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