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78379495836

    寶寶腹瀉,媽媽很心疼,有的寶寶可能經常一拉就是個把星期,或十天半個月,影響正常生長髮育,寶寶吃不好,睡不好,甚至脫水,全家人跟著著急。

    怎樣判斷小兒腹瀉

    1.寶寶的大便次數 。

    寶寶大便的次數比之前多了。

    2.大便的性狀。

    比如以前成型的,最近突然稀了,或者大便有奶瓣,有粘液、有血液、有泡沫等。這個要求媽媽有一定的判斷能力。

    新生兒剛出生喝母乳時,一天四到五次大便,甚至六個月後一天三次左右,其實不一定是腹瀉,而且有時候稀也是正常的。

    脫水的具體症狀

    寶寶腹瀉最要注意的是脫水,有的寶寶一天拉十幾次,拉出來的都是水。

    如果寶寶大量脫水,會導致身體電解質紊亂,很可能引起併發症,比如腦膜炎,心肌炎等等,後果嚴重。

    1.輕度脫水。

    寶寶的精神狀態比較好,表現為口乾,口渴,想喝水、尿液正常。

    2.中度脫水。

    寶寶面板缺乏彈性、眼眶凹陷、嘴唇脫皮乾裂、哭鬧不安、情緒會煩躁、尿液減少!

    3.重度脫水。

    寶寶面板彈性很差、沒有尿、還在用尿不溼的寶寶,尿不溼是乾的、精神狀態極差,這個時候就必須去醫院了。

    幾種腹瀉辯證和對應的處理方法

    1.感染性腹瀉。

    由於細菌、病毒侵入腸胃道引起的腹瀉稱感染性腹瀉。

    細菌引起的腹瀉

    症狀:糞便含有粘液或膿血,有異臭,多數寶寶還伴有發燒。

    病毒病引起的腹瀉

    症狀:病毒多為輪狀病毒,大便像米湯或蛋花湯一樣,非常稀薄,沒有明顯的腥臭味,基本上是吃什麼拉什麼。

    一般起病急,潛伏期在1~3天,感染初期會有流涕、輕咳,鼻子不通等症狀,和感冒相似,常伴有發熱,發病1~2天后常會嘔吐,隨後出現腹瀉。

    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又稱秋季腹瀉。換季時,溫差大,加上夏季可能難以避免冰飲的攝入,導致腸道功能下降,身體免疫力低時,稍有照顧不得當就容易引起感染,多見於6個月-兩歲的嬰兒。

    2.受寒引起的腹瀉。

    比如寶寶晚上吹空調吹到了肚子,睡覺踢被子,或者是吃了過多冰冷的東西導致腸道蠕動過快!

    症狀:大便呈水狀的、綠色、有泡沫、不怎麼臭。寶寶可能會頭暈、頭痛、怕冷等。

    3.積食或者是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

    積食引起的腹瀉。

    寶寶胃腸道功能弱,消化酶不足,胃體積小,這些都決定餵養大意不得,一不小心,就會“積食”。有的寶媽沒留意,還硬喂或給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難免積食加重,火上澆油,腹瀉了。

    症狀:大便有奶瓣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一天不會很多次。舌苔黃膩,會嘔吐,小一點的嬰兒她會吐奶等等。

    積食時寶寶肚子會痛,晚上睡覺時會翻來覆去,不舒服或者說是撅著屁股睡,總想找一個舒服的姿勢,所以睡覺會不踏實。

    寶寶積食腹瀉時要先檢查寶寶最近的飲食,判斷孩子是否吃了難以消化的或者有傷腸胃的食物,或者量多了,或者最近生病用藥不當導致腸胃功能減弱。

    如果是餵奶粉要檢查奶粉和水衝調比例,是否稠了。如果是母乳就要檢查媽媽近期的飲食狀況。

    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

    症狀:大便有奶瓣、不成型或有的時候大便會硬,有的時候會稀,可能沒吃完多久就拉肚子、吃的食物稍稍有點改變,動不動拉肚子。

    這樣的寶寶可能她頭髮稀疏,舌苔發白。

    脾胃虛弱和媽媽有一定的關係,就是說有遺傳的原因,我們這裡所講的遺傳其實是生活方式的繼承和營養素缺乏的遺傳。

    比如說媽媽脾胃虛弱,可能是因為肝臟功能不好,也有可能缺乏營養導致脾虛,比如缺乏優質的脂肪,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e,鈣鎂。

    那麼寶寶在肚子裡可能肝臟功能也會較其他的人更容易受損,或者是也會因為缺少這些營養素導致腸道的絨毛過短或者腸蠕動能力很弱,那麼寶寶出現需要消化不良的現象是必然的。

    所以說媽媽在備孕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先調理好自己的身體。

    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和積食引起的腹瀉兩者可能是同時存在的。因為脾胃虛弱就會引起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就會引起積食。

    4.乳糖不耐受。

    原發性乳糖不耐受:

    又稱乳糖酶缺乏症,寶寶腸道內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分解母乳或奶粉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

    繼發性乳糖不耐受:

    寶寶出生後由於種種原因導致腸道黏膜的損傷,進而乳糖酶分泌減少,多發生在腸炎後。

    症狀:大便每日數次至10多次,放屁多,大便多為黃色或青綠色,很稀的糊狀,或呈蛋花湯樣,有奶瓣,有泡沫,有的寶寶會嘔吐。寶寶還會伴有焦躁、哭鬧,脹氣。

    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如果大便次數不多,發育正常,無特殊情況,無需治療。若腹瀉次數多,發育遲緩,體重不增長,可考慮用無乳糖配方乳,過後再根據寶寶的耐受情況,先少量增加,慢慢混合餵養。

    腹瀉對應處理方法

    1.淨食。

    腹瀉時第一時間淨食6小時左右,禁奶不禁水,可以給姜蒜紅糖水。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病毒性腹瀉,無需停用母乳,但是我們再實踐中確實有“吃奶吃的多就拉的多”的現象,易造成脫水,還是建議先停止奶的攝入或減少奶量。

    腹瀉時孩子腸道粘膜嚴重受損,腸道環境嚴重破壞。淨食可以減輕腸道負擔,避免胃腸道進一步的傷害。

    如果這個時候反覆餵食,孩子就會反覆嘔吐,拉肚子,導致胃部平滑肌受損,胃部功能變弱,消化能力變差,腸道粘膜更加受損,孩子的脾胃就傷了。這要會導致病情反覆和加重,有可能本來三四天的病情,被拖到七八天,甚至更長。

    2.焦米湯

    具體方法是這樣的,取一小碗大米,洗淨晾乾,鍋燒熱,倒入大米翻炒,炒至焦黃,不用起鍋,直接加入三小碗水,小火煮半小時後即可,晾至溫熱後給寶寶喝。

    大米經過炒制後,裡面的碳水化物會被碳化,這種碳化的物質有吸水作用,可以吸附在腸壁上,可降低腸道通透性,緩解腹瀉。

    焦米湯易於消化,不含乳糖,可以不受腹瀉造成的乳糖酶減少的影響,各方面來看,都是適合在腹瀉期間去食用的。

    3.蒸蘋果。

    蘋果生吃治便秘,熟吃治腹瀉。蘋果中含有豐富的果膠。

    果膠有兩面性,沒經蒸過的生果膠有軟化大便治療便秘的作用,煮過的果膠性狀會發生變化,具有止瀉的功效。特別適合那些不適合服藥的孕婦和幼兒食用。

    4.果蔬纖維片。

    果蔬纖維片含大量的膳食纖維,進入腸道後可以在腸道內吸收水分!

    有的媽媽會給孩子用蒙脫石散。它的作用是殺菌和吸收水分,但長期用,可能有副作用。

    蒙脫石散很容易在腸道內形成一層膜,這個是有害的,它容易讓孩子消化不良,是不能長期用的。

    3.物理方法。

    用丁桂兒臍貼在寶寶肚臍上,也可以用暖寶寶也可以用艾葉包等等。

    逆時針揉肚子肚子。如果是積食引起的腹瀉,順時針揉寶寶

    4.營養支援。

    補充益生菌、優質植物蛋白質、維生素B族。

    營養支援支援能落實,就給身體的免疫系統增加了有利的武器。

    寶寶腹瀉後復食

    寶寶腹瀉後復食非常重要!

    復食怎麼做呢?

    1.幼小嬰兒腹瀉時,先禁奶6小時後,但不禁水,然後復食。

    第一次喂米湯平時的2/5奶量,第二次可以給米湯1/2的奶量,第三次給米湯平時奶量的3/4。

    第二天加奶,三分開始,中午六分,晚上8分,配合熱敷和益生菌。

    2.大一點的孩子腹瀉後復食原則與步驟應是從少到多,從流質到半流質再到固體。

    因為長時間腹瀉後腸黏膜受損嚴,腸道的益生菌、乳糖酶環境被完全破壞,如果一下子吃很多,或攝入難以消化的固體食物就會為以後的過敏體質,蕁麻疹等等的留下隱患。

    寶寶神經系統還在不斷完善中,對腸胃的調節功能差,而且相比成人,寶寶腸胃弱、這就決定了他們是容易腹瀉的群體。當然腹瀉不可怕,關鍵在於如何護理。

    ACI註冊國際營養師

    兒童營養自然療法師

    秉承整體自然醫學的理念,專注兒童體質改善,兒童常見疾病(發燒、咳嗽、蕁麻疹、鼻炎、便秘、腹瀉、脾胃虛弱)營養調理,嬰幼兒科學合理餵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胃不好身體會發出訊號,指的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