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風依舊
-
2 # 17047267874
大豆地隔溝套種玉米立體栽培技術適合旱作區農業,尤其是 對調整種植結構認識不清的農民。打破“今年種玉米,明年種大
豆”思想守舊農民的枷鎖,在有限的土地上增產增收。現將大豆 地隔溝套種玉米立體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整地
實行秋翻秋起壟,沒來得及秋翻的地塊要進行春翻,須鎮壓 保墒。
如用小四輪滅茬的地塊播大豆前進行隔溝深松(深松溝待
種玉米),深松時把種植玉米的肥料一次施人,施人量按總面積 計算,建議每公頃用肥量500kg。壟寬65〜70cm種過玉米或大 豆的地塊均可種植(超過15°角的坡地除外)。
二、 選擇大豆種子及肥料
選擇適合當地熟期的中早熟大豆良種,以施用包膜控釋長效 大豆專用肥料為宜,每667m2用量15〜20kg。
三、 選擇玉米種子及肥料
選擇適合當地熟期的中晚熟品種,以施用包膜控釋長效玉米大田一次肥,每667m2用量30〜35kg,一次施人不再追肥。
四、 選擇農藥
(一)封閉滅草
建議使用三複配劑——帥寶(81%滴丁、噻磺、乙乳油), 對後茬安全。
必要時在帥寶中加人蠟質層脫膜劑,以防惡劣的環
境對除草效果的干擾。
(二)活化劑
選擇解磷解鉀型活化劑,拌到玉米專用肥料中,能夠解決玉 米壟中耕問題。
(三)促早熟增產措施
建議用大豆植物調節劑或98%高效速溶二胺或生物有機營養 液或葉肥原粉進行噴施,補充微量元素,增強作物的抗病能力。
(四)地下害蟲的防治
選用控釋農藥膠囊或殺蟲光拌肥的方法,對防治地下害蟲 (如地蛆、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和預防地上害蟲(如玉米螟
蟲、大豆食心蟲等)有一定效果。
有兩種方法:一、大豆田隔溝間作一埯多株玉米;二、大豆田橫壟串帶一埯多株玉米,兩個方法共同體現在一埯多株,每埯株數的增減,因地而宜,達到水,肥、氣、熱、光的協調應用,最後達到優質、高產、高效的目的。
一、增產優勢與增產潛力 光能利用率的高低,決定產量的高低。 作物群體光能利用率不僅與葉面積大小,葉片中葉綠素含量多少有關,也與群體植株總數,葉片角度,面積質數,種植方式有著密切關係。 大豆、玉米立體栽培定向種植,太陽幅射能利用比清種增加15%~20%。兩種作物種植在同一面積上,高矮形成了通風透氣的走廊。透過走廊,一方面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應,另一方面光線能直射在高棵作物的下部,同時由於矮作物的反向,田間漫射光也大大增強了。此外,作物進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多是長波光,早晚的光比中午的光長波光多,而主體栽培增強的光照比早晚的光照多,不僅光照強,而且光照質量好。由此創造了增產的先決條件,光能利用率提高了。
二、發揮邊行優勢 1、清種玉米,地邊地頭玉米棒大,粒好。大豆邊行,地頭座莢數多,籽粒飽滿。農民總結叫邊行優勢。立體栽培定向種植,把大面積清種玉米,大豆改變成地頭邊壟種植,通風透光,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給,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充分發揮玉米的增產優勢,挖掘玉米的增產潛力,極大地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 2、營造優越的適應大豆生長的田間小氣候。玉米植株比大豆植株高,玉米形成了大豆田間的防風帶,降低了水分蒸發,空氣溼度大,光照輻射力強,使大豆在生長過程中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作用好,營造了非常適應大豆生長的田間小氣候,玉米葉片一致,方向一致,不影響大豆光合作用。
三、增產優勢與經濟效益 隔溝間作,一埯多株。一公頃地邊壟壟溝種玉米,隔2壟黃豆一溝玉米,以此類推。埯距有三種模式:
(1)埯距1.2尺三株;
(2)埯距1.5尺三株或四株;
(3)埯距2.1尺四株或五株。總體看清種大豆公頃面積50%壟溝種玉米,而玉米產量等於或高於清種一垧地玉米的產量,大豆公頃產量1500公斤到2500公斤,大豆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