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難聯
古往今來,有的對聯因上聯過於奇巧,使人難以應對,於是便成了難對,有的雖已有應對,但有的至今仍是絕對,沒有下聯。
難聯後對
1、(古)鐵甕城西 金玉銀山三寶地
(今)華夏國中 孔孟墨子一聖人
2、(古)煙沿豔簷煙燕眼
(今)霧捂鳥屋霧物無
3、(古)寂寞寒窗空守寡
(今)俊俏佳人伴伶仃
4、(古)遊西湖 提錫壺 錫壺掉西湖 惜乎錫湖
(今)過南平 賣藍瓶 藍瓶得南平 難得藍瓶
5、(古)南通前 北通前 南北通前通南北
(今)春讀書 秋讀書 春秋讀書讀春秋
6、(古)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今)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今)賽詩臺,賽詩才,賽詩臺上賽詩才,詩臺絕世,詩才絕世
上聯:
白塔街,黃鐵匠,生紅爐,燒黑炭,冒青煙,閃藍光,淬紫鐵,坐北朝南打東西
下聯:
淡水灣, 苦農民, 戴涼笠, 彎酸腰, 頂辣日, 流鹹汗, 砍甜蔗, 養妻教子育兒孫
註解:
四川瀘州白塔街,從前有個鐵匠鋪,由一姓黃的鐵匠掌爐, 有人以黃鐵匠打鐵為題,撰了上聯,一直無人對出下聯,直到網友 Gang 對出下聯。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難, 難求人, 人人逢難求人難
從前,杭州有位科場失意多年的舉子,這一年又名落孫山而歸, 特地到錢塘江畔六和塔,登塔凝望,在悲觀失望中於塔壁書一上聯,下聯一直無人對出,直至最近才有人對出下聯。
絕聯待對: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第一個是解除的「解」,第二個是姓「解」,第三個是解元的「解」。)
炭去鹽歸,黑白分明山水貨。
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鐘鼓樓中,終夜鐘聲撞不斷。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況愈下。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二頁風篷,下九江。
架一葉扁舟,蕩兩支槳,支三四片篷,坐五六個客,過七里灘,
到八里湖,離開九江已有十里。
說明:
廣西省有一地名「岑溪」有人拆二字成上聯
岑溪山水今奚在
有人將「好,配,何,問」四字拆出如下上聯:
好女子己酉生,問門口何人可配
清除某落魄文人,於霜落之日以“諧音”撰一上聯:
霜降降霜,兒女無雙雙足冷
明代江南著名才子吳梅村,在秦淮名妓卞玉京宅中宴請諸名士。 席間有人以「諧音」出一上聯,舉座無人能對: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劉錫禹
民國初年,有人作一“拆字”對的上聯,令人百思不得其對:
今夕何夕,兩夕已多
蘇東坡主政杭州時,某日與友人攜歌女遊西湖,一歌女提 一把錫壺給東坡斟酒,不慎將壺掉入湖中,席間又人觸景生情,當即撰出下聯,請東坡對上聯,東坡一時語塞:
遊西湖,提錫壺,錫壺落西湖,惜呼錫壺
清末光緒年間,江西南昌知縣江某主持正義,被洋教士所殺,全國為之憤然。北京名流江亢虎在陶然亭( 亦名“江亭”)為江知縣舉行追悼會。當時曾有人作一上聯求對,可惜無人能續聯: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縣令
四川彝族居住地在大涼山,小涼山,大涼山佔地面積遠不如小涼山,當地人為此作一上聯:
大涼山山山小,小涼山山山大,不論大山小山,都是錦繡河山
清同光年間,民間流傳這樣一句上聯:
今世進士,盡是近視
清嘉慶年間禮部尚書李宗仿曾於貴州遵義城外烏江渡口撰一上聯,至今無人能對。上聯中黔字,烏字,兩字都含“黑”意,而在方位上,“黑”是代表北方的色彩, 然而地處中國最南端的貴州省,省名,江名,神名都以主北方的黑色命名,這是為什麼?面對這樣一句上聯,要求工穩的答對非常不易。
省曰黔省,江曰烏江,神曰黑神,緣何地近南天,卻佔北方正色?
北宋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少年時乘船離開江州(今九江)赴蘇杭出遊, 船家素聞其為當地才子,吟一上聯欲試其才氣,黃沉思再叄,終不能對:
駕一葉扁舟,蕩兩隻槳,支叄片篷,乘四面風,載五、六位客,過七里灘, 到八里湖已十里
宋神宗時,名相王安石曾有叄難蘇東坡之故事,其中第叄難是出了叄句上聯求偶。 面對王安石所出叄句上聯,蘇東坡雖是奇才,尋思良久終不能成對。
第一聯:
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因出聯那年恰好閏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兩次立春,故有此上聯。)
第二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叄裡半
(蘇州金閶門外到虎丘山下這段長七里的路,當地人稱之為“山塘”, 中間有個地名叫半塘。)
第三聯:
鐵城西,金玉銀山叄寶地
潤州,今江蘇鎮江,古名鐵 城臨長江,有金山、銀山(亦名焦山)和玉山 (有名北固山),山上有佛殿僧房。
廣東鬱南縣宋桂村有一才女,名叫白花,曾出一上聯,連用兩個地名: 長安、東安,兩個人名:潘安、謝安,最後兩句用《論語》中孔子的名言, 十分貼切,可惜直到今天還是絕對。她又出一下聯求上聯,也無人能對:
家住長安,出仕東安,貌比潘安,才比謝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蜂巢蜂樹結,風吹楓葉掩楓門。
這副上聯來歷不詳,其中每一個字的部首坎入五行。
煙鎖池塘柳
這是一個殘疾的問句,自己說,來對對,對聯很絕的,卻有把對聯的上聯寫出來,讓別人怎麼對下聯?只要有六年級文化水平的人,都不應當寫出這樣殘疾的句子。
絕對難聯
古往今來,有的對聯因上聯過於奇巧,使人難以應對,於是便成了難對,有的雖已有應對,但有的至今仍是絕對,沒有下聯。
難聯後對
1、(古)鐵甕城西 金玉銀山三寶地
(今)華夏國中 孔孟墨子一聖人
2、(古)煙沿豔簷煙燕眼
(今)霧捂鳥屋霧物無
3、(古)寂寞寒窗空守寡
(今)俊俏佳人伴伶仃
4、(古)遊西湖 提錫壺 錫壺掉西湖 惜乎錫湖
(今)過南平 賣藍瓶 藍瓶得南平 難得藍瓶
5、(古)南通前 北通前 南北通前通南北
(今)春讀書 秋讀書 春秋讀書讀春秋
6、(古)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今)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今)賽詩臺,賽詩才,賽詩臺上賽詩才,詩臺絕世,詩才絕世
上聯:
白塔街,黃鐵匠,生紅爐,燒黑炭,冒青煙,閃藍光,淬紫鐵,坐北朝南打東西
下聯:
淡水灣, 苦農民, 戴涼笠, 彎酸腰, 頂辣日, 流鹹汗, 砍甜蔗, 養妻教子育兒孫
註解:
四川瀘州白塔街,從前有個鐵匠鋪,由一姓黃的鐵匠掌爐, 有人以黃鐵匠打鐵為題,撰了上聯,一直無人對出下聯,直到網友 Gang 對出下聯。
上聯: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下聯:
求人難, 難求人, 人人逢難求人難
註解:
從前,杭州有位科場失意多年的舉子,這一年又名落孫山而歸, 特地到錢塘江畔六和塔,登塔凝望,在悲觀失望中於塔壁書一上聯,下聯一直無人對出,直至最近才有人對出下聯。
絕聯待對: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第一個是解除的「解」,第二個是姓「解」,第三個是解元的「解」。)
炭去鹽歸,黑白分明山水貨。
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鐘鼓樓中,終夜鐘聲撞不斷。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況愈下。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二頁風篷,下九江。
架一葉扁舟,蕩兩支槳,支三四片篷,坐五六個客,過七里灘,
到八里湖,離開九江已有十里。
說明:
廣西省有一地名「岑溪」有人拆二字成上聯
上聯:
岑溪山水今奚在
說明:
有人將「好,配,何,問」四字拆出如下上聯:
上聯:
好女子己酉生,問門口何人可配
說明:
清除某落魄文人,於霜落之日以“諧音”撰一上聯:
上聯:
霜降降霜,兒女無雙雙足冷
說明:
明代江南著名才子吳梅村,在秦淮名妓卞玉京宅中宴請諸名士。 席間有人以「諧音」出一上聯,舉座無人能對:
上聯: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劉錫禹
說明:
民國初年,有人作一“拆字”對的上聯,令人百思不得其對:
上聯:
今夕何夕,兩夕已多
說明:
蘇東坡主政杭州時,某日與友人攜歌女遊西湖,一歌女提 一把錫壺給東坡斟酒,不慎將壺掉入湖中,席間又人觸景生情,當即撰出下聯,請東坡對上聯,東坡一時語塞:
下聯:
遊西湖,提錫壺,錫壺落西湖,惜呼錫壺
說明:
清末光緒年間,江西南昌知縣江某主持正義,被洋教士所殺,全國為之憤然。北京名流江亢虎在陶然亭( 亦名“江亭”)為江知縣舉行追悼會。當時曾有人作一上聯求對,可惜無人能續聯:
上聯: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縣令
說明:
四川彝族居住地在大涼山,小涼山,大涼山佔地面積遠不如小涼山,當地人為此作一上聯:
上聯:
大涼山山山小,小涼山山山大,不論大山小山,都是錦繡河山
說明:
清同光年間,民間流傳這樣一句上聯:
上聯:
今世進士,盡是近視
說明:
清嘉慶年間禮部尚書李宗仿曾於貴州遵義城外烏江渡口撰一上聯,至今無人能對。上聯中黔字,烏字,兩字都含“黑”意,而在方位上,“黑”是代表北方的色彩, 然而地處中國最南端的貴州省,省名,江名,神名都以主北方的黑色命名,這是為什麼?面對這樣一句上聯,要求工穩的答對非常不易。
上聯:
省曰黔省,江曰烏江,神曰黑神,緣何地近南天,卻佔北方正色?
說明:
北宋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少年時乘船離開江州(今九江)赴蘇杭出遊, 船家素聞其為當地才子,吟一上聯欲試其才氣,黃沉思再叄,終不能對:
上聯:
駕一葉扁舟,蕩兩隻槳,支叄片篷,乘四面風,載五、六位客,過七里灘, 到八里湖已十里
說明:
宋神宗時,名相王安石曾有叄難蘇東坡之故事,其中第叄難是出了叄句上聯求偶。 面對王安石所出叄句上聯,蘇東坡雖是奇才,尋思良久終不能成對。
第一聯:
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因出聯那年恰好閏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兩次立春,故有此上聯。)
第二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叄裡半
(蘇州金閶門外到虎丘山下這段長七里的路,當地人稱之為“山塘”, 中間有個地名叫半塘。)
第三聯:
鐵城西,金玉銀山叄寶地
潤州,今江蘇鎮江,古名鐵 城臨長江,有金山、銀山(亦名焦山)和玉山 (有名北固山),山上有佛殿僧房。
說明:
廣東鬱南縣宋桂村有一才女,名叫白花,曾出一上聯,連用兩個地名: 長安、東安,兩個人名:潘安、謝安,最後兩句用《論語》中孔子的名言, 十分貼切,可惜直到今天還是絕對。她又出一下聯求上聯,也無人能對:
上聯:
家住長安,出仕東安,貌比潘安,才比謝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下聯:
蜂巢蜂樹結,風吹楓葉掩楓門。
說明:
這副上聯來歷不詳,其中每一個字的部首坎入五行。
上聯:
煙鎖池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