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iscci
-
2 # 陳悅漫步海邊
清末時代,奧匈帝國並不是清王朝特別看中的武器採購目標過,奧匈的武備建造與英法等列強相比,也確實國際知名度不足,清王朝與奧匈之間的武器貿易規模較小,主要集中在海軍武備方面。
其中一類是魚雷,即著名的懷特魚雷,即世界上第一種設計成熟的魚雷——白頭魚雷,屬於奧匈本土的特產品。這一購買主要是在19世紀80年代前後,由於白頭魚雷的殼體易鏽蝕,後來清王朝則轉向購買德國刷次考甫公司生產的磷銅魚雷,即黑頭魚雷。
(清末中國在奧匈訂造的“龍湍”號驅逐艦)
清王朝與奧匈的重要軍事貿易,另外的一部分發生於宣統時代,載洵、薩鎮冰赴歐洲考察海軍時,在奧匈帝國訂造了一艘奧匈“驃騎兵”級驅逐艦的改進型,命名為“龍湍”號。不過這艘軍艦尚未建成,清王朝即覆滅,後來民國政府無力支付尾款,這艘軍艦就被奧匈海軍留用,改名為
“華蘭士單亞”(Warasdiner)。
除此之外,近代中國和奧匈的軍火貿易總有點風水不好的意思。民國北京政府時代,劉冠雄主持下,還準備向奧匈帝國訂造包括裝甲巡洋艦、巡洋艦、驅逐艦等在內的一批軍艦,後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無疾而終。
-
3 # 朴刀sword
首先簡單瞭解下,奧匈帝國是誰?
奧匈帝國是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大帝國,只存在了51年,但國力相當牛掰,曾是八國聯軍之一
在西方工業革命流潮中,奧匈帝國時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八強之一,其總人口數量僅稍遜於俄羅斯和德意志,位於歐洲第三,世界第四。當時的國際事務,少不了這個國家。八國聯軍攻擊北京時,奧匈帝國為八國聯軍之一。
奧匈帝國機械儀器製造業排位世界第四,僅次於德國、英國和美國之後。斯柯達兵工廠(懂車的應該不陌生)更令人仰視,生產的重炮武器的工藝之先進遙遙領先其餘列強,雄踞世界第一。
在科技領域做出的貢獻有:交流電、跳頻技術(文科生不懂沒關係:WiFi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等;出的名人有:小說家卡夫卡、表現主義畫家埃貢•席勒、波動力學的創始人埃爾溫·薛定諤(“薛定諤的貓”的薛定諤)、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西格蒙德(這個不用解釋了)還有搞得世界一団渾水的阿道夫·希特勒,也曾是奧匈帝國的子民。
好了言歸主題。清朝向奧匈帝國購買的武器不多,最大件的應該就是小型驅逐艦龍湍號。該型驅逐艦排水量約為400噸,安裝一門斯柯達76毫米炮,配7門斯柯達47毫米機關炮及2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該艦是1909年清廷籌辦海軍大臣載洵前往歐洲考察時購買的,不過還未交貨清王朝就滅亡了,之後的民國政府無力繼續付款該艦便歸了奧匈帝國海軍了(瓦拉斯迪納號)。該艦算是大清帝國滅亡前鏡中花水中月的一種幻望吧,最終還是與中國無緣。
奧匈帝國海軍瓦拉斯迪納號(原龍湍號)驅逐艦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作為戰敗國解體,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
4 # 不沉的經遠
晚清時清朝開始進口武器大多是從英、法、德等老派強國,從奧匈帝國進口武器較晚,其中最多的是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
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
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是當時奧地利兩家著名軍工廠斯太爾公司和曼利夏公司結合各自的產品斯太爾單發步槍、曼利夏M1888步槍的優點而聯合研製的一種新型步槍。其主要引數是口徑8毫米,槍長(不含刺刀)1.27米,槍重(不含刺刀)3.78公斤,在當時的步槍中屬於重量比較輕的。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採用了直拉式槍機,直拉式槍機的優點是操作方便,缺點是結構比較複雜,而且容易損壞。
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選擇了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作為部隊的標準配槍,曾經一次就購買了6000支給部隊使用,當時國內一般稱之為曼利夏步槍。不過曼利夏步槍的缺點較多,因此後來沒有大規模裝備。在袁世凱編練北洋軍的時候,只有北洋第六鎮是以曼利夏步槍為主要裝備,共裝備了6863支曼利夏步槍和924支曼利夏馬槍,其他各鎮以德國造的毛瑟步槍和日本造的馬步槍為多。
除了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外,1909年載洵在訪問歐洲期間,還向奧地利STT工廠下單訂購了一艘驅逐艦,並取名為“龍湍”號。“龍湍”號是奧地利“驃騎兵”號驅逐艦的改進型,裝備有兩門76毫米炮,4門47毫米機關炮,並有兩具魚雷發射管,最大航速30節。不過辛亥革命爆發後,民國政府財政緊張,無力繼續合同,因此“龍湍”號被奧地利自己留用,一戰後又被交給義大利。
回覆列表
鄧世昌、想必大家都知道,清廷時的北洋水師管帶。從現在劇中大家也都可以看到有火炮和洋槍還有用沙子做火藥的炮彈。估計也就是當時清廷購買的洋貨垃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