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掙脫枷鎖的囚徒
    熬夜真的會早死嗎?

    這個問題,在今天之前還沒有答案。因為,此前還沒有任何一項研究來直接探討熬夜是不是直接增加早死的風險這個問題。

    4月12日,國際時間生物學雜誌線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第一次給出了答案:

    在排除其他因素的情況下,熬夜的夜貓子與早睡早起的百靈鳥相比,早死風險增加10%。

    人的“時型”

    人以群分。

    根據不同人在一天中活動時間的偏好,人可以分為不同的時間活動型別,簡稱“時型”(chronotype)。

    其中,喜歡夜間活動晚睡晚起的人我們通常稱之為“夜貓子”,學術一點,稱夜間(活動)型別的人(evening types)。而喜歡白天活動,早睡早起的人,常稱之為“百靈鳥”(白靈科鳥類一大早就起來嘰嘰喳喳),或早晨型別的人(morning types)。

    夜貓子與代謝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相關

    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與百靈鳥相比,夜貓子與包括代謝功能障礙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相關。

    具體涉及到的疾病有代謝相關的心臟病、2型糖尿病、精神型疾病症狀。

    但是,迄今還沒有任何研究探討夜貓子是不是直接增加早死的風險這一問題。

    需要提醒說的是,這裡只涉及活動時間的順序性,並不涉及睡眠絕對時間的長短。

    夜貓子增加早死風險10%

    最新的研究資料來自於英國生物資料庫接近50萬人的前瞻性研究。

    研究問卷提供四種“時型”供參與者選擇:明確的早晨型(絕對的早睡早起)、適度早晨型(通常早睡早起)、適度夜間型(通常晚睡晚起)、和明確的夜間型(絕對晚睡晚起)。

    由於有5萬多人不能明確自己的“時型”,最終有433268名參與者的資料被納入分析,他們的年齡介於38至73歲,女性佔55.7%。其中明確早晨型的人為27%,適度早晨型別35%,適度夜間型28%,9%為夜間型。

    隨訪時間為6年半。

    明確夜間型與明確的早晨型的人相比,與多種疾病風險增加相關,其中心理障礙最明顯,增加94%,2型糖尿病30%,神經疾病25%,胃腸/腹部疾病23%,以及呼吸系統疾病22%。

    期間,總死亡人數為10534人,其中2127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明確夜間型與明確的早晨型的人相比,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死亡率都有很輕微的增加。

    經過調整一些可能的影響因素的的干擾,明確夜間型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0%相關。

    中間兩組人群,與明確早晨型相比,早死風險沒有增加。

    當然,這種佇列研究並不能確定因果關係。通常,晚睡晚起的人比早睡早起的人有更多的不良生活習慣,比如,夜間活動時間更容易吸菸喝酒和吃東西,更少的總活動時間等。

    也就是說,與熬夜相關的早死風險這個10%地增加,是由於單純的熬夜,還是其他相關的因素導致,還不清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非洲茉莉什麼時間修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