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稀珍惜

    低血糖是糖尿病人的常見的併發症。低血糖嚴重的時候比高血糖還可怕,可以出現大汗淋漓,虛脫甚至低血糖昏迷。要去醫院搶救。預防低血糖,是糖尿病人必做的功課。要定時吃藥,根據檢查的血糖值定時定

    量吃飯,外出帶些零食及糖果,當你覺得很餓了或微微出汗時要即時吃點食品或糖果。預防低血糖休克的發生。

  • 2 # 重症醫學科曹醫生

    低血糖是糖尿病病人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

    低血糖是血糖水平低於正常

    低血糖的輕微症狀是出汗和飢餓感,嚴重症狀是失去意識。

    糖尿病患者在什麼情況下可發生低血糖?使用太多藥物,如胰島素或降糖藥物進食量不夠鍛鍊過多,糖消耗增多又沒有補充或沒有減少胰島素使用劑量兩餐之間相隔時間太長飲酒過量低血糖會有什麼症狀?

    低血糖的症狀可因人而異,在低血糖的早期階段的症狀

    出汗或抖動飢餓感焦慮感

    出現早期症狀應及時檢測血糖水平,明確血糖是否偏低以及是否需要治療。

    低血糖時間長,可發生嚴重症狀

    行走困難或虛弱感視物不清意識模糊或行為怪異昏迷或抽搐

    許多低血糖患者在早期不會出現症狀,稱為“無知覺性低血糖”,常見下面的患者:

    發生1型糖尿病5-10年以上採用胰島素嚴格控制血糖水平疲倦大量飲酒使用某些治療高血壓或糖尿病的藥物低血糖如何治療?

    低血糖可採用以下方法治療:

    快速升血糖食物–患者可透過口服快速升血糖的食物來治療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應隨身攜帶快速升血糖食物。

    使用“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是一種快速升高血糖水平和終止低血糖症狀的激素,如果經常有低血糖發生,應該隨身攜帶,學會使用。

    如何預防低血糖?

    經常測量血糖水平

    瞭解低血糖的症狀,並準備早期的治療手段,早期治療低血糖可防止出現嚴重問題。

    如果出現下面問題應該立即就診經胰高血糖素治療後15分鐘仍然昏迷昏迷且沒有胰高血糖素治療後仍然低血糖

    如果發生低血糖,不要嘗試駕車到醫院,低血糖的情況下駕車是非常危險的。

  • 3 # 長青樹2230

    糖尿病人如果不吃降血糖藥是不會產生低血糖的,吃降血糖藥後,由於吃藥太多或時間沒有把控好;或飯量太少或運動過多等就容易產生低血糖。

  • 4 # 大腦最佳化師海鵬

    會有低血糖情況發生,尤其是在吃了過量的降糖藥或使用過量胰島素之後。注意這種情況有很高的風險,應當及時處理。

    糖尿病病人應當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當出現低血糖情況時候,第一時間應吃塊糖或喝點含糖飲料,或補充一點葡萄糖。

    然後就醫,請遵醫囑調整藥物劑量。

  • 5 # 玻璃樽190601

    糖尿病病人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是會發現低血糖的,尤其是使用胰島素或磺脲類藥物的病人,血糖控制過於嚴格,很容易低血糖的。

    低血糖常發生在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病人中。當血糖<3.3毫摩/升(60毫克/分升)時診斷為低血糖。

    1、誘因

    (1)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後未進食,或進食不足(特別 是糖類飲食進食不足)。

    (2)血糖已偏低而未及時減少藥量。

    (3)運動量、活動量過大未及時加餐或減少降糖藥量。

    (4)用藥錯誤,本來服用較弱降糖藥血糖控制良好而自行更換為作用強的降糖藥(如糖適平改為優降糖)。

    (5)胰島素注射錯誤,抽吸量不準。

    (6)洗熱水澡、桑拿浴、劇烈運動都會使胰島素吸收加快導致低血糖。

    2.臨床表現

    臨床上有兩種低血糖表現,一種稱為急性低血糖反應,又叫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型低血糖,是由於血糖下降後刺激體內的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多引起的。其床特點是低血糖發生時患者出冷汗、顫抖、哆嗦、而色蒼白、心慌、視物模糊,但意識清楚,可自行進食並可自行緩解,這種應也見於短時間內血糖快速下降,但血糖絕對值並未低於.3毫摩/升(60毫克/分升)者。

    另一種為緩慢進展型低血糖反應,稱為中樞性低血糖,其臨床特點是病人以漸進性加重的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為特點,並無明顯上述急性低血糖反應。病人常頭痛、精神異常或錯反應遲鈍、嗜睡、癲樣抽搐,淺至深昏迷,直到死亡,這時病人血糖絕對值常<1.8毫摩/升(32毫克/分升),是非常嚴重的低血糖反應

    3.診斷有上述因,測血糖<3.3毫摩/升即可診斷為低血糖,診斷及處理是重要的,更重要的要找出誘因並及時糾正以避免低血糖再次發生,

    4.鑑別診斷

    (1)患者時有心慌、多汗,飢餓感又未經常監測血糖,常並不知道已發生了低血糖,但也可能合併其他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絞痛等,只要測一下血糖便可鑑別,如無條件自測血糖,可立即進食,如進食後症狀消失,有助於判定為低血糖反應,而其他疾病引起類似症狀進食不會引起任何症狀的改善 (2)嚴重的中樞性低血糖,應與腦中鑑別,多有注射胰島素或服作用強的降糖藥後未進食史,可首先快速測定外周血血糖,即可確診,如無條件應立即送醫院

    5.自我救治

    (1)糖尿病病人應瞭解上述兩種低血糖表現,並瞭解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誘因,故一且自已發生上述症狀,可立即分析查詢可能的誘因,立即自測血糖。

    (2)立即進食含糖飲料,如糖水、果汁1杯,可口可樂半聽,並進食餅於或麵包或饅頭等主食15克~20克,或糖塊兩塊嚼碎快速吃完再測血糖,直至血糖>7毫摩/升,1小時後再複測血糖,如果血糖又降至4毫摩/升以下,再進食30克糖類食物。

    (3)如患者已意識不清,旁人不應向病人口中灌喂糖水以免哈水室息可立即皮下注射胰升糖索1毫克,但對肝功能不全,肝硬化者效果不佳,應立即送醫院靜脈注射25%~50%葡萄糖液

    (4)低血糖可嚴重損害腦細胞,當低血糖持續1~2小時,腦細胞將發生不可逆的損言,>3小時以上即使搶救過來也會變成痴呆或植物人,故糖尿病病人如經濟條件允許,應自備快速血糖測定儀及胰升糖素1瓶(1瓶1毫克,包括注射器),這些作為糖尿病病人的日常自我護理非常必要。糖尿病病人病程越長,血糖控制越好,對低血糖的感知就越差,越要經常監測血糖,以早期發現低血糖,及時調整藥量6.預防

    (1)糖尿病病人應瞭解低血糖反應及臨床表現,購買快速血糖測定儀,學會並經常進行自我監測血糖,學習自我教治的方法。

    (2)老年的輕型糖尿病病人應避免使用優降糖,一般糖尿病病人晚餐前長效胰島素(魚精蛋白鋅胰島素)用量不應超過4~6單位,三餐前胰島素用量一般也不應超過12~16單位凡超過此劑量應請專科醫師協助調整,以合理用藥,避免低血糖發生。

    (3)糖尿病病人應定時定量就餐,每日運動量相對固定,如因患病不想進食,或進食減少,可適當進食含糖食品,以提高血糖避免發生低血糖,也可適當減少或臨時停服降糖藥,是免發生低血糖。

    (4)糖尿病病人外出旅遊、遠足、步行超過4小時以上的運動時應事先多進食或減少口服藥或胰島素劑量,並隨身攜帶含糖飲料、水果、糖果或點心、餅於及時加餐,防止發生低血糖。

    (5)不能自己隨意更換不同種類不同品種的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製劑。因降糖藥成分不同,降糖機制不同,降糖作用強弱不同,故錯誤用藥可能引起嚴重低血糖反應,

    (6)不輕信虛假廣告,不濫用無批准文號的所謂“祖傳秘方”或中成藥,這些“藥“中所含成分不清,有時其中摻有優降糖等西藥來欺騙消費者:且這些人根本不懂醫,可使本來病情很輕的糖尿病病人發生嚴重低血糖昏迷而死亡

    (7)糖尿病病人應相信科學,能正確識別與反對形形色色的偽科學,打著氣功、中醫的子誤導糖尿病病人,如有的氣功讓病人“避谷”、“禁食水數目”,不服藥不治療,結果導致酮症酸中毒,低血糖而死亡者已不在少數

    (8)糖尿病病人無論病情好壞,均應定期到醫院複查,監測血糖,絕不能自己長期在藥店購藥服用,因為對血糖的升高病人是沒有感知的。

    (9)經常出現低血糖反應者,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師指導下更改治療方案,而不是光靠加餐,每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目標應當個體化,經常發生低血糖者,血糖控制目標應適當提高,以不發生低血糖為宜,

    (10)有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尿毒症者,治療目標的血糖水平應提高,注意避低血糖發生,低血糖在這些患者中可誘發急性肺水腫、急性左心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發現低血糖應立即自測血糖,立即進食含糖飲料,如糖水、果汁1杯,可口可樂半聽,並進食餅乾或麵包或饅頭等主食15克~20克,或糖塊兩塊嚼碎快速吃完再測血糖,直至血糖>7毫摩/升,1小時後再複測血糖。如果血糖又降至4毫摩/升以下,再進食30克糖類食物。

    如患者已意識不清,旁人不應向病人口中灌喂糖水,以免嗆水窒息,可立即皮下注射胰升糖素1毫克,但對肝功能不全、肝硬化者效果不佳。應立即送醫院靜脈注射25%~50%葡萄糖液。

    低血糖可嚴重損害腦細胞,當低血糖持續1~2小時,腦細胞將發生不可逆的損害,>3小時以上即使搶教過來也會變成痴呆或植物人故糖尿病病人如經濟條件允許,應自備快速血糖測定儀及胰升糖素1瓶(1瓶1毫克,包括注射器)。這些作為糖尿病病人的日常自我護理非常必要。糖尿病病人病程越長,血糖控制越好,對低血糖的感知就越差,越要經常監測血糖,以早期發現低血糖,及時調整藥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健身需要幾小時?一個月下來能減幾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