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全切可以正常生活,沒問題。每年臨床有大量的胃全切,大部切除的病人,都可以正常的生活。但是全切之後對飲食還是有影響的。胃的作用主要是初步消化以及更重要的暫時儲存功能,同時胃在消化系統內分泌調節中也有作用。相應的,胃切除後出現的各種問題都會有辦法去緩解。胃的消化功能缺失是影響比較小的。胃主要是透過鹽酸和胃蛋白酶對食物在低ph下消化,對大分子蛋白進行初步分解。該功能缺失關係不大。例如當胃內做了內鏡操作或有疾病使胃壁損傷時(如胃潰瘍),由於凝血酶在低ph下無效,而胃ph很低,所以傷口不能癒合,因此通常用質子泵阻滯劑來拉高ph,基本上直接提高到7.0左右了,此時胃蛋白酶是無效的,但此時病人消化並沒有大問題,只要不作死來一斤白酒啥的……胃另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儲存食物。胃極限容積在2L左右(不知道記錯沒有),你吃下大量食物,胃將其暫時存起來,透過胃十二指腸之間的聯動,緩慢的將食物分次下送。成年人飽餐一頓,胃下送食物可能需要4-5小時之多。當病人失去了胃,基本上你吃什麼十二指腸就馬上會收到什麼。就會出現其他回答所說的傾倒綜合徵,簡單來說就是吃完飯會暈倒。該病分為早期傾倒綜合徵和晚期傾倒綜合徵。前者是攝入食物過快,腸道不適應食物的高滲透壓,分泌大量液體,導致血容量減少,吃了飯就出現所以叫早期。後者是飯後,由於吃的東西高糖,胰腺釋放胰島素過多,血糖太低。解決方法有少食多餐和謝絕高糖高鹽飲食。也有傳說中透過手術造胃或人工製造賁門讓食管自行膨大模擬胃儲存功能等術式,比如結腸代胃術+賁門成形術人工製造胃和賁門,不過我是沒見過現在有這麼做的。總之在我的認知中,胃儲存功能缺失給我們帶來的麻煩更大。胃同時也是重要的消化內分泌器官。各類消化液的分泌模式相似,大致都有頭期胃期腸期。頭期就是看見食物流口水(唾液分泌),神經反射為主,既然會流口水,當然下面的消化道也會分泌消化液。胃期就是食物在胃裡,胃下消化道進行準備,迎接食物。以內分泌調節為主。胃的失去會導致消化道準備不充分,胃酸胃泌素胃動素等等調節消化功能的物質大幅減少,因此影響消化。透過少食多餐可以緩解這一問題。同時胃還分泌內因子,其與維生素b12結合保護b12不受分解,是b12吸收的必須機制。胃切除導致內因子缺乏,b12減少,因此術後需及時補充定期複查。綜合以上。以前,全切或大部切除多是因為胃潰瘍,現在胃潰瘍不會再切除胃了。如今,需要做到全切的,大多都牽扯到胃癌這種問題,此時沒有胃生活有啥影響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了,很少會有胃癌病人因為沒了胃消化不好死的,大都是癌症復發轉移致死,因此現實中做全切也不會把切除之後消化功能紊亂的問題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醫患多站在保命的角度思考。至於你提問裡說的這個若飯,我去查了查這個官網,然後對比了一下你截圖上說的內容。我只能說好經被你念歪了。哥們思想很危險啊。官網只是宣傳其作為快速食品的替代品的作用,偶爾忙吃幾次應該挺好的。你這截圖上看這意思是想以後不吃飯只吃這個?不現實。該產品不是萬能,就官網來說也不是為了長期替代正常飲食準備的,實際上人工製品長期替代飲食一直是不能完美解決的難題。隨便說幾個,你這產品裡有沒有足夠谷氨醯胺啊,不足會導致小腸上皮受損。你產品對腸道定植菌群有沒有影響啊,會不會增加有害菌群數量導致疾病?要知道病人吃的腸內營養製劑是藥品,正經嚴格試驗做出來的,尚且不能解決此問題,你這個最多保健食品級別的就算了。而且你竟然想切除胃以節省吃飯時間。根據我以上所說,我反而會覺得切除胃會讓你進食時間大大增強,你必須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吃飯才能有足夠能量。而且你所說的往血管裡打糖,一天要打14小時以上才夠。所以還是省省心吧
胃全切可以正常生活,沒問題。每年臨床有大量的胃全切,大部切除的病人,都可以正常的生活。但是全切之後對飲食還是有影響的。胃的作用主要是初步消化以及更重要的暫時儲存功能,同時胃在消化系統內分泌調節中也有作用。相應的,胃切除後出現的各種問題都會有辦法去緩解。胃的消化功能缺失是影響比較小的。胃主要是透過鹽酸和胃蛋白酶對食物在低ph下消化,對大分子蛋白進行初步分解。該功能缺失關係不大。例如當胃內做了內鏡操作或有疾病使胃壁損傷時(如胃潰瘍),由於凝血酶在低ph下無效,而胃ph很低,所以傷口不能癒合,因此通常用質子泵阻滯劑來拉高ph,基本上直接提高到7.0左右了,此時胃蛋白酶是無效的,但此時病人消化並沒有大問題,只要不作死來一斤白酒啥的……胃另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儲存食物。胃極限容積在2L左右(不知道記錯沒有),你吃下大量食物,胃將其暫時存起來,透過胃十二指腸之間的聯動,緩慢的將食物分次下送。成年人飽餐一頓,胃下送食物可能需要4-5小時之多。當病人失去了胃,基本上你吃什麼十二指腸就馬上會收到什麼。就會出現其他回答所說的傾倒綜合徵,簡單來說就是吃完飯會暈倒。該病分為早期傾倒綜合徵和晚期傾倒綜合徵。前者是攝入食物過快,腸道不適應食物的高滲透壓,分泌大量液體,導致血容量減少,吃了飯就出現所以叫早期。後者是飯後,由於吃的東西高糖,胰腺釋放胰島素過多,血糖太低。解決方法有少食多餐和謝絕高糖高鹽飲食。也有傳說中透過手術造胃或人工製造賁門讓食管自行膨大模擬胃儲存功能等術式,比如結腸代胃術+賁門成形術人工製造胃和賁門,不過我是沒見過現在有這麼做的。總之在我的認知中,胃儲存功能缺失給我們帶來的麻煩更大。胃同時也是重要的消化內分泌器官。各類消化液的分泌模式相似,大致都有頭期胃期腸期。頭期就是看見食物流口水(唾液分泌),神經反射為主,既然會流口水,當然下面的消化道也會分泌消化液。胃期就是食物在胃裡,胃下消化道進行準備,迎接食物。以內分泌調節為主。胃的失去會導致消化道準備不充分,胃酸胃泌素胃動素等等調節消化功能的物質大幅減少,因此影響消化。透過少食多餐可以緩解這一問題。同時胃還分泌內因子,其與維生素b12結合保護b12不受分解,是b12吸收的必須機制。胃切除導致內因子缺乏,b12減少,因此術後需及時補充定期複查。綜合以上。以前,全切或大部切除多是因為胃潰瘍,現在胃潰瘍不會再切除胃了。如今,需要做到全切的,大多都牽扯到胃癌這種問題,此時沒有胃生活有啥影響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了,很少會有胃癌病人因為沒了胃消化不好死的,大都是癌症復發轉移致死,因此現實中做全切也不會把切除之後消化功能紊亂的問題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醫患多站在保命的角度思考。至於你提問裡說的這個若飯,我去查了查這個官網,然後對比了一下你截圖上說的內容。我只能說好經被你念歪了。哥們思想很危險啊。官網只是宣傳其作為快速食品的替代品的作用,偶爾忙吃幾次應該挺好的。你這截圖上看這意思是想以後不吃飯只吃這個?不現實。該產品不是萬能,就官網來說也不是為了長期替代正常飲食準備的,實際上人工製品長期替代飲食一直是不能完美解決的難題。隨便說幾個,你這產品裡有沒有足夠谷氨醯胺啊,不足會導致小腸上皮受損。你產品對腸道定植菌群有沒有影響啊,會不會增加有害菌群數量導致疾病?要知道病人吃的腸內營養製劑是藥品,正經嚴格試驗做出來的,尚且不能解決此問題,你這個最多保健食品級別的就算了。而且你竟然想切除胃以節省吃飯時間。根據我以上所說,我反而會覺得切除胃會讓你進食時間大大增強,你必須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吃飯才能有足夠能量。而且你所說的往血管裡打糖,一天要打14小時以上才夠。所以還是省省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