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24832087851

    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數都跟小時候受驚嚇有關。

    有的家長經常用一些刺激性語言嚇唬孩子,給孩子講“鬼怪”故事,本來是想讓孩子聽話、老實,沒想到卻生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所以,用恐嚇代替教育是行不通的。還有的家長雖然意識到了嚇唬孩子不對,卻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當孩子表現出膽小或正在害怕時,家長又表現出過分的關心和愛護,把孩子緊緊地摟在懷裡千哄萬哄,不離左右,為他忙前忙後,甚至把平時孩子最喜歡的吃的、玩的一併送上,想借此打消孩子的恐懼心理。可事實上,這樣做卻適得其反。不但不能讓孩子膽子變大,反而會助長孩子的恐懼心理。因為家長這樣做只是讓孩子暫時迴避了他所懼怕的事物,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為什麼怕,怕什麼的問題,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孩子又會舊態復萌。所以科學家們指出,當孩子們表現出害怕時,讓孩子採取迴避的態度,迴避後又給他更多的關懷和溫暖,給他吃平時吃不到的好東西,這實際上是強化了他的恐懼心理。因為他表現出恐懼,尤其是迴避恐懼給他帶來了好處,所以,他的膽子越來越小。我們許多家長也常犯這樣的錯誤,“乖乖,別怕,有媽媽呢!”“我給你找點好吃的。”這恐怕是很多做母親的口頭語。長此下去,孩子的膽子沒有變大,倒會影響到以後孩子性格的發展。男孩表現為膽怯、退縮、自卑、孤僻及人際關係障礙;女孩則表現為過分害羞,過分嬌氣,過分依賴,難以承擔生活中最起碼的職責,導致行為異常。那麼對膽小的孩子,家長應該怎樣進行幫助呢? 具體做法: 父母可以預先告訴孩子可能出現的變化。比如孩子害怕大的聲音,那麼走在鐵路旁,你要先告訴孩子:來了一輛大火車,如果你不想聽汽笛聲,先把耳朵捂上。這是讓孩子做個決定,是提供機會讓他選擇。但有些媽媽會對孩子說“快捂上耳朵,火車來了,汽笛聲該嚇著咱們了”,這樣說等於告訴他害怕是對的,你希望他這麼做。要馬上撫愛受到驚嚇的孩子。孩子已經受到驚嚇,告訴他“別怕”一點用處都沒有。你要慢慢地跟他說話,輕輕地拍拍他或緊緊地抱住他,父母是他最信任的人,這樣做會讓他感到安全。“恐懼”這東西是透過教育、經歷和被自己信任的人切實保護才能擺脫的。不要總提使孩子受到驚嚇的事。安撫孩子的最好辦法不是不停地說話,控制住你自己,儘量少說,只是摟緊他。等他恢復正常後,不要繼續談論使他害怕的那件事,不要試圖幫他分析什麼,“噢,寶貝兒,剛才叔叔把咱們舉到半空,嚇著咱們了是不是?”這樣的話毫無安撫意義,反倒強調了恐懼。建議讓環境的變化慢一點,小一點,讓孩子能逐步適應。大多數孩子都能克服恐懼。記住一句話:不要著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肥早餐適合吃無糖豆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