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華刀舞
-
2 # 楓評遊戲
網易做二次元產品,並非單純的做遊戲,這個可能從一位感覺被“騙”入遊戲消費的玩家角度來說,是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網易在二次元領域方面,是秉承IP打造方式在運作的。比如題主提到的《陰陽師》,它不僅出了遊戲,還隨後伴隨產品熱度推出了動漫,甚至去日本表演了同名舞臺劇。
前段日子B站上市,楓叔很感慨。要是B站早一點這樣做,可能網易也就不會盯著二次元這麼不放了。為什麼呢?因為國內一度A站、B站的走紅,對二次元文化的培養和積累,有一個質的提升。但是B站一直樂於做流量平臺,不做輸出,它培養起來的大批二次元興趣使用者,都可以被其他企業所利用,最早的就是盛大與其合作的《十萬個冷笑話》,當時很多有妖氣的漫畫作品,改編動畫都會打上嗶哩嗶哩的LOGO,效果還相當不錯。
最後說回網易,因為《陰陽師》成了自己獨立研發的爆款,網易對其十分重要。為了摸索IP多元化的經驗,對該作品的衍生商業探索,也更多一些。然而每年企業的營銷計劃,主次有別,有數的推薦位,不能全面開花,因此我們往往會因為某一個爆款的走紅,看到其他一些期待的作品被冷藏,比如網易端遊《戰意》等等,這些也是讓玩家覺得網易一門心思只作二次元的一個主要因素之一。
總的來說,網易重視二次元產品,也是隨行就市的行為。並非是網易要一門心思搞二次元,如果二次元產品開始失去玩家的追捧,網易自然會選擇新的熱門領域,進行技術投入。 -
3 # 煙蓑雨笠卷單行丶
最近這些年一直有玩網易的手遊,從一個玩家的角度來看,遊戲每一種題材背景,都是一個個或為故事或為文藝漫畫著作,亦或是坊間傳說故事之類。諸多擁有一定的知名度,首先就會吸引一部分因為遊戲背景加入進來的玩家,近些年二次元風格手遊顯然更合玩家的口味,現在的人玩遊戲更注重社交,二次元的風格顯然對青年女玩家更有吸引力。再一個就是近些年日本漫畫動漫受現在的年輕人喜愛,更有越來越優秀的國漫製作問世。二次元的題材,首先取材的來源豐富,更有新意。大概就是這樣了。
我多磨嘰一些沒用的
說真的,如果你真的想好好玩遊戲的話,不如加入steam去玩PC遊戲吧。
網易和騰訊都是不做單機遊戲的主意的(就算騰訊有wegame,但是那上面仍舊沒有一款騰訊自己開發的單機遊戲,而且吃相極差)。因為在國內這個被嚴重限制和壓抑了幾十年的遊戲貧瘠之地,免費遊戲這個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直到現在才開始有改觀。
為什麼仍然在做網遊是因為網遊的得利比單機快並且有更多的盈利機會。二次元主題也是隻是為了貼近現在的年輕群體。手遊也是因為手機的便捷性。
手遊類似於快餐文化,過氣了就過氣了,然後看情況不好就可以無理由停服。但是單機就不一樣了,一個優秀的單機作品必定要付出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遊戲裡的問題不修復必然還會招來差評(參照中國產的半成品《幻》,不過那遊戲好像是真的爛……),並且極有可能入不敷出。
網易就是有牌卻打得稀爛的代表,想模仿騰訊卻怎麼也做不來。最基本的,騰訊經過了十幾年,使用者數量在那裡擺著呢,網易是根本達不到這個數字的。另外就是使用者體驗……備受詬病……你肝過陰陽師嗎?反正我沒有……再來就是抄襲問題,對,剛想起來的。網易的《第五人格》沒幾天就被指出抄襲,這點上騰訊是罪魁禍首,逃脫不了干係,抄了幾十年,最後假的也成真了(抱歉,有錢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手遊只能當消遣,真想認真的話不充錢是不可能的……要麼就是使勁肝!
就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還有和騰訊競爭地位的原因,網易一段時間內還是隻會關注手遊。什麼時候國內能做出像使命召喚、戰地這樣的史詩大作才是中國產遊戲真正的春天(值得欣慰的是現在已經有像《艾希》這樣的作品了,這是一個好的開端)。
但是,距離那天還要多久,我們不得而知……
PS:額,比較亂,而且毫無重點,希望你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