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範圍大:包羅永珍、無邊無際等。表示氣勢大:萬馬奔騰、氣吞山河等。表示聲音大:震耳欲聾、響徹雲霄等。成語詳解:一:包羅永珍[ bāo luó wàn xiàng ] 1. 【解釋】:包羅:包括;永珍:宇宙間的一切景象,指各種事物。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2. 【出自】:《黃帝宅經》捲上:“所以包羅永珍,舉一千從,運變無形而能化物,大矣哉,陰陽之理也。”3. 【示例】:你怎言~,遲早飛昇。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三回二:無邊無際[ wú biān wú jì ] 1. 【解釋】:際:邊緣處。形容範圍極為廣闊。2. 【出自】:清·錢採《說岳全傳》第66回:“白茫茫一片無邊無際,原來是太湖邊上。”3. 【示例】:山路透過澗上一座毛竹小橋,重又隱沒到~的大竹林裡了。 ◎《霹靂》三:萬馬奔騰[ wàn mǎ bēn téng ] 1. 【解釋】:成千上萬匹萬在奔跑騰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2.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錢多處白丁橫帶》:“空中如萬馬奔騰,樹杪似千軍擁沓。”3. 【示例】:外面的~似的爆竹聲送進他的耳朵裡來。他在房裡坐不住,便信步走出來。 ◎巴金《家》十三四:氣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 1. 【解釋】:氣勢可以吞沒山河。形容氣魄很大。2. 【出自】: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漢,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3. 【示例】:這號人,在困難中不是低頭嘆息,而是奮發圖強,壯志凌雲,~。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五:震耳欲聾[ zhèn ěr yù lóng ]1. 【解釋】: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2. 【出自】: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裡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3.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聲音很大六:響徹雲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1. 【解釋】: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2. 【示例】:教室裡學生們的情緒高漲,歌聲響徹雲霄。3.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聲音響亮
表示範圍大:包羅永珍、無邊無際等。表示氣勢大:萬馬奔騰、氣吞山河等。表示聲音大:震耳欲聾、響徹雲霄等。成語詳解:一:包羅永珍[ bāo luó wàn xiàng ] 1. 【解釋】:包羅:包括;永珍:宇宙間的一切景象,指各種事物。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2. 【出自】:《黃帝宅經》捲上:“所以包羅永珍,舉一千從,運變無形而能化物,大矣哉,陰陽之理也。”3. 【示例】:你怎言~,遲早飛昇。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三回二:無邊無際[ wú biān wú jì ] 1. 【解釋】:際:邊緣處。形容範圍極為廣闊。2. 【出自】:清·錢採《說岳全傳》第66回:“白茫茫一片無邊無際,原來是太湖邊上。”3. 【示例】:山路透過澗上一座毛竹小橋,重又隱沒到~的大竹林裡了。 ◎《霹靂》三:萬馬奔騰[ wàn mǎ bēn téng ] 1. 【解釋】:成千上萬匹萬在奔跑騰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2.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錢多處白丁橫帶》:“空中如萬馬奔騰,樹杪似千軍擁沓。”3. 【示例】:外面的~似的爆竹聲送進他的耳朵裡來。他在房裡坐不住,便信步走出來。 ◎巴金《家》十三四:氣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 1. 【解釋】:氣勢可以吞沒山河。形容氣魄很大。2. 【出自】: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漢,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3. 【示例】:這號人,在困難中不是低頭嘆息,而是奮發圖強,壯志凌雲,~。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五:震耳欲聾[ zhèn ěr yù lóng ]1. 【解釋】: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2. 【出自】: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裡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3.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聲音很大六:響徹雲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1. 【解釋】: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2. 【示例】:教室裡學生們的情緒高漲,歌聲響徹雲霄。3.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聲音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