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優樂族

    不會,不過要儘早切掉,因為息肉長大了會變異,怕成癌。

    我現在就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等著切息肉!

  • 2 # 菊花使者林國樂醫生

    請不必過於擔心,檢查出大腸息肉,並不意味著就是大腸癌,一般來說從大腸息肉發展成大腸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大腸息肉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只要是大腸黏膜的腳狀突起都可以叫“息肉”。而大腸息肉又分為兩大類:1、非腫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等,一般不會癌變;2、腫瘤性息肉,也叫腺瘤性息肉,根據其絨毛成分的多少,分為絨毛狀腺瘤、絨毛腺管狀腺瘤和腺管狀腺瘤。腺瘤性息肉的確是大腸癌的一種癌前病變,任其發展一般就會變成癌,而體積越大、絨毛成分含量越高越容易癌變。

    (1)大腸息肉

    大腸癌不是一天長成的,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樣。一般而言,從一枚大腸息肉,發展為大腸癌,需要很長時間,有資料顯示一般大於5~10年,但也有發展較快的,這與發現息肉的性質、大小、數目及全身狀況等相關。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即使是息肉切除以後,也需要定期複查結腸鏡。

    (2)大腸癌

    正如扁鵲所言:“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 上醫治未病!不能等發展為癌症甚至晚期了再治療,不僅創傷大、痛苦重、治癒率不高,治療費用也大大增加。其實,大腸癌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癌症。預防大腸癌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針對高危人群,早期篩查結腸鏡,及時發現大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予以及時在結腸鏡下切除(一般用圈套器勒除),將大腸癌扼殺在搖籃之中。

    (3)結腸鏡檢查示意圖

    總之,你檢查出大腸息肉,是壞事,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好事!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息肉體積不大(小於1.5cm),活檢病理是良性的腺瘤,不是癌,那麼,找消化內科醫生在結腸鏡下予以完整切除就可以了。然後,過半年左右再複查一次結腸鏡。

  • 3 # 老當益壯41148740484

    檢查出大腸息肉,只要當即電切,每年做一次腸鏡複查,直到再次做腸鏡正常後,就沒必要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了,過兩三年複查即可。這是我本人親身經歷和主治醫生告訴我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做腸鏡檢查時如有息肉,無論大小一定做掉且定期複查,否則極易引發大腸癌。

  • 4 # 瑞得生健康

    對於大腸息肉,千萬不要忽視!雖然對於大腸息肉到底是否屬於癌前病變還有爭論,但是根據臨床統計,大部分的大腸癌都是由大腸息肉惡變而來的!

    這個2毫米大小的息肉已經是癌症

    發現大腸息肉以後,不是簡單切除就可以了。最穩妥的處理方法是做顯微鏡病理檢查,確定息肉的性質。透過腸鏡夾取米粒大小的息肉,然後送顯微鏡檢查,看看是否發生癌變。如果病理檢查沒有腫瘤細胞,或者是良性腫瘤,切除後定期複查。如果息肉已經癌變,最好再仔細做一次腸鏡,把整個結腸和直腸都仔仔細細檢查一遍,看看是否還有別的息肉。切除息肉以後,一定要定期複查,以防癌症復發。

    顯微鏡下看到正常細胞(藍箭頭)和癌細胞(紅箭頭)

  • 5 # 健康浩聲音

    大腸息肉是指腸腔內黏膜表面的隆起病變,可以單發,也可多發。大多見於直腸和乙狀結腸。息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髮病率也會增加,那麼檢查出大腸息肉就離大腸癌不遠了嗎?不必過於擔心,腸息肉的惡變率大概是為10%,但是你也不要過於放鬆,要配合醫生積極治療息肉。

    息肉有兩大類,非腫瘤性和腫瘤性。非腫瘤性息肉中有錯構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這些息肉通常不會癌變。對於腫瘤性息肉,一般而言,息肉越大,癌症的風險就越大。

    息肉也比較常見,任何人都可以發展為腸息肉,如果你的年齡超過50歲,或者超重、吸菸,或者你有結腸息肉或結腸癌的個人或家族史,那麼你的患病風險就更高。如果你的年齡在50歲以上或者你有結腸癌家族史等,你應該定期篩查息肉。

    我怎麼知道我有息肉?

    結腸息肉常常不引起症狀。你可能不知道你有一個息肉,直到你的醫生在檢查你的腸道時發現它。但有些結腸息肉患者會有下面的症狀:

    1、直腸出血。這可能是結腸息肉或癌症或其他情況的標誌,如肛門內痔瘡或輕微的血滴。

    2、糞便的顏色改變。血液可能使你的大便呈紅色或是黑色,大便顏色也可能是由食品、藥物和補充劑引起。

    3、排便習慣改變。持續一週以上的便秘或腹瀉可能表明存在大的結腸息肉。但其他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排便習慣的改變。

    4、疼痛。大的結腸息肉會部分阻塞你的腸,導致痙攣腹痛。

    5、缺鐵性貧血。息肉出血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緩慢發生,大便中沒有可見的血液,其實已經出現了貧血,你可能在做血常規的時候發現你的血紅蛋白減少。貧血可以讓你感到疲倦和呼吸困難。

    什麼時候去看醫生

    如果你遇到以下症狀:

    1、腹痛

    2、大便中出現血液

    3、你的排便習慣改變持續一週以上

    關於治療你需要知道

    目前治療結腸息肉的方法較多,臨床上多采用內鏡下微創切除,病人可免除受開刀之苦。內鏡下進行息肉切除對身體損傷小、痛苦少,對年老體弱或嬰幼兒尤其適合,因此該方法現已廣泛普及。內鏡切除治療後的患者其大腸癌的發病率約降低70%至90%。

  • 6 # 杏花島

    大腸息肉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大腸管腔內黏膜凸起的贅生性病變,腸息肉沒有特徵性的臨床症狀,可以表現為腹脹腹瀉,腹痛便秘,上廁所時有排便不盡感,大便異常帶有黏液等,也有的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症狀,體檢時透過腸鏡檢查發現。

    息肉被認為是癌前病變,胃癌的癌前狀態之一就是胃息肉,大腸息肉也是大腸癌的癌前狀態。大腸息肉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腺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絨毛狀、管狀、混合型等,另一類是非腺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炎性和增生性等。一般來說非腺瘤性大腸息肉多數為良性,發生不典型增生、惡化癌變的機率非常之低,但是也有一定的危險性;而腺瘤性息肉出現異型增生繼而癌變的機率較高,大腸癌的發生多數來源於此。雖然大腸息肉有進展至大腸癌的風險,但是這個發展過程是很緩慢的,最長的時候甚至需要數十年。

    檢查出大腸息肉後,既要保持良好心態,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息肉有癌變的危險性,就要把它扼殺在搖籃裡。在臨床上,透過腸鏡檢查出大腸息肉時,醫生會使用內窺鏡鉗取標本進行病理檢查確定其性質,在徵求患者同意後會將息肉摘除;多發的息肉和較大的息肉檢查時摘除有風險,應住院進行常規檢查後再行腸鏡下微創治療,術後用藥促進創面癒合。

    本期答主:王新,醫學碩士

  • 7 # 便寶寶大腸癌早期篩查

    其實,大多數大腸息肉患者都會疑惑:息肉到底會不會發展成腸癌?但事實上,雖說85%以上的大腸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的,但是隻有不到10%的腺瘤性息肉會發生癌變。

    那麼,哪些息肉容易發生癌變呢?

    根據息肉的性質不同,腸息肉可分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一般不會發生癌變;而腺瘤性息肉可能會發生癌變。

    (1)由於腺瘤性息肉大體形態的不同,其又可分為絨毛狀腺瘤、管狀腺瘤和絨毛管狀腺瘤(混合型)。絨毛狀腺瘤癌變率最高,而管狀腺瘤的癌變率最低。

    (2)由於異型性的不同,腺瘤性息肉又分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後者發生癌變的風險高於前者。

    除此之外,息肉的惡變率還與息肉的大小有關,直徑小於2cm的絨毛狀腺瘤,其惡變率為10%,大於2cm的惡變率則高達53%。

    腸息肉是如何發展成腸癌的呢?

    在各種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大腸黏膜會出現過度增生,形成腺瘤性息肉,之後再出現異型增生,而當異型增生的腫瘤細胞侵入粘膜下層後,最終形成了早期大腸癌。

    若腫瘤細胞在腸壁內繼續有裡向外生長,逐漸侵犯腸壁外的組織,沿著淋巴管和血管向遠處轉移,最後將形成了中晚期大腸癌。

    溫馨提示:若檢查發現患有大腸息肉,不論大小多大的息肉,一定要及時進行切除治療!

  • 8 # 愛護120

    大部分的大腸癌不是突然變成癌症,而是從息肉開始變化,所以有息肉就一定要處理,同時做後續的檢查。

    腸息肉多發分佈,平時隱蔽生長,因此多數腸息肉患者沒有臨床症狀。只有少部分患者會出現便血且血色暗紅、黏液便、腹痛、大便次數增多、便秘、腸套疊甚至腸梗阻等異常。

    大腸息肉跟癌症有什麼關係? 一聽到息肉跟癌症有關係,大家可能會很緊張的想,所以息肉是腫瘤嗎?

    不過息肉並不是腫瘤,只是有變成腫瘤的可能。 而有95%以上的大腸癌,都是從腺瘤變成的,所以看到突起物,還是建議切除,而且一定要問醫師切片化驗之後的結果。

    雖然息肉長得很慢,可能需要5到10年才會變成癌症,但讓身體產生癌變的可能,也是一種傷害。

    大腸癌是一個“緩慢過程”,即從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

    息肉一般分為三種:

    1、增生性息肉:良性,最常見,根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有一半都有增生性息肉,但幾乎不會變成癌症,通常長在直腸、乙狀結腸2處。

    2、發炎性息肉:良性,但跟癌症腫瘤很像,血管都很豐富,可能會因為摩擦造成出血,所以會建議切除。

    3、腺瘤:容易變惡性、癌症,整條大腸直腸都可能出現,無論大小都建議切除,並持續追蹤。

    什麼樣的人群容易長息肉?

    通常會長息肉的,有2種人,一種是家族基因遺傳,一種是腸道長期處在發炎狀態下造成。家族遺傳的人,息肉會一直長不停,而且整個大腸都會長。

    另外一種腸道慢性發炎,則可能是因為自體免疫疾病,或是生活習慣不良造成,像是常常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或是有三高的問題,都會讓身體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態,影響腸道健康。

    1、潰瘍性大腸炎

    2、少運動的人

    3、抽菸

    4、常吃辣、燒烤

    5、肥胖、糖尿病

    6、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其實如果在發現息肉狀態時就切除,是不會癌變的,目前能夠最準確看到息肉進行切除切除的儀器,就是大腸鏡。所以建議建議要定期做大腸鏡篩檢,不過大腸鏡畢竟是侵入性檢查,不需要太常做,根據醫生建議再做。

    如果“息肉”不治療不控制任其長大,可能會變成癌症,大部分息肉屬於良性,很少一部分有惡性傾向。

    癌症、腫瘤並不是一瞬間長大的,一些常見的息肉,很有可能就是癌症的前兆,發現這樣的“病灶”。一般來說,單個、兩個息肉癌變機率不高,但數量越多,癌變機會越高,息肉越大癌變率也越高。

    所以專家建議一般情況下,發現有腸息肉,要及時清除隱患,以免惡化成大腸癌。45歲以上、經常無緣無故拉肚子的最好每年做個腸鏡,懷疑有息肉癌變者應3~6個月複查一次腸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主很好很強大的玄幻文,要完結的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