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劍風先生
-
2 # 田獲三狐
兩種情況下宋江不會成為梁山泊名義的帶頭大哥:
一、晁蓋不死。
二、盧俊義順水推舟坐上梁山泊的頭把交椅。
第一種情況:晁宋二人的矛盾在江州劫法場時已經凸顯,當時晁蓋的意思是見好就收,趕緊扯呼。
宋江執意要打無為軍,抓黃文炳報仇雪恥,而且開始發號施令進行安排。
最後還是按照宋江的意圖執行了。
上山後二人進行了一系列的碰撞,暗戰,宋江佔了上風,特別是吳用的倒戈,給了晁蓋致命一擊,從此,晁蓋的權利被架空,成了名存實亡的老大。
就如同現在的英國,日本,女王,天皇聽上去高大上放光芒,其實實際權力都掌握在首相和內閣手中。
晁蓋如果能夠隱忍,懂得示弱爭取同情,暗中蓄力,培植自己的力量。
特別是有公孫勝和林沖這兩個完全可以爭取過來的實力人物,假以時日,完全可以和宋公明形成分庭抗禮的局面。
即使沒有那麼大的規模,也可以對其形成制約。
但是晁蓋屢屢在和宋江的明爭暗鬥中處於下風,急火攻心,非要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帶兵去打曾頭市,最後不明不白的死於暗箭。
第二種情況:盧俊義不識時務,借捉拿史文恭的功勞遵從晁蓋的遺囑坐上頭把交椅,趁機做大。
盧俊義帶上山的體己人只有一個燕青,即使加上同鄉蔡慶,蔡福,滿打滿算只有四個。
如果他能審時度勢,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晁蓋的舊部:劉唐,阮氏三雄。
此時公孫勝和林沖的態度曖昧不明。
杜遷宋萬朱貴之流屬於“騎牆派”,雖然能力薄弱可以忽略不計,但也算是梁山元老級的人物,在小嘍囉中有一定的威信。
並且宋江陣營中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李俊就是一個可以爭取過來的悍將。
這樣慢慢也可以形成自己的勢力。
但是,盧俊義被宋江,吳用的陰招整得嚇破了膽,上山後如剛過門的小媳婦一樣處處小心翼翼,那還敢想坐頭把交椅啊!
因為時局和個人的原因致使這兩種情況都沒有出現,宋江理所當然的成了梁山的帶頭大哥。
宋江在梁山當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知道,在水滸傳中,宋江是自帶粉絲的,他上山吸引了很多英雄好漢前來投靠,為梁山增添了許多生力軍。其次,宋江為梁山好漢,制定了很好的政治目標,他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就表明梁山好漢要以忠義為主,不是簡單的做一個草寇。宋江所做的這些,是梁山之前的頭領都沒有做到。
假如宋江沒有做老大,那麼梁山會向什麼方向發展呢?
第一種情況,參考宋江沒上山時,晁蓋掌權時的情景。那時候的梁山好漢,以義氣為主,眾英雄佔山為王,官軍來時就奮起戰鬥,官軍不來就逍遙自在。他們沒有一個明確的政治目標,不知道自己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裡,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生活。雖說這樣可以,短期之內沒有任何擔心的,但是長久以往,仍避免不了被官軍剿滅的危險。
第二種情況,就是像李逵一直叫嚷的,殺進東京,奪了鳥位。但是我們要知道,宋朝當時雖然是危機四伏,但是對付像梁山這樣的區區草寇還是綽綽有餘的。梁山好漢們在躲在水泊當中,當然不好追剿,倘若他們傾巢而出,那麼等待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
第三種情況,梁山上也是有很多派系的,而宋江就是起到了這樣一種調和的作用。假如宋江離去,我想梁山上各個派系為彼此不服,然後出現內鬥。內鬥的結果就是導致了梁山力量的削弱,那麼梁山上的眾愛,要麼就是被人剿滅,要麼就是大家散夥,各自謀生。
所以說宋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很多人都看不起宋江認為招安是一條沒有出息的道路,可是我們仔細想一想,如果不招安,梁山好漢又有什麼出路呢?不招安,他們永遠都是強盜,都是賊寇。招安還能將他們名聲洗得更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