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丘吉爾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畫家、演說家、作家、記者,出身於貴族家庭,父親倫道夫勳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1874年生於英格蘭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
領導英華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之一,戰後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揭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
他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16卷、《英語民族史》24卷等。
丘吉爾是歷史上掌握英語單詞數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萬多),被美國雜誌《人物》列為近百年來世界最有說服力的八大演說家之一,曾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從1929年到1965年,連續36年擔任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校長。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華人”的調查,結果丘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華人。
2、羅伯特·沃波爾
羅伯特·沃波爾,第一代奧福德伯爵,KG,KB,PC(Robert Walpole, 1st Earl of Orford,1676年8月26日-1745年3月18日,又譯羅伯特·華爾波爾),英國輝格黨政治家,羅伯特·沃波爾爵士(Sir Robert Walpole)是他在1742年以前更為人所知的名稱。
後人普遍認為他是英國曆史上第一位首相,儘管“首相”一銜在當時並沒有得到法律的官方認可,也沒有在官方場合被使用,但有見於他在內閣所施加的影響力,他事實上也是內閣的掌權者。
沃波爾任相期間曾歷仕喬治一世及喬治二世兩朝,他起先於1721年因南海泡沫事件而取得實權,此後主導政局約20年之久,惟後來因為對西班牙開戰而失勢。
沃波爾首相任期始於他在1721年出任第一財政大臣之職;但也有人認為內閣重臣湯森子爵在1730年退仕,沃波爾繼而完全領導內閣後,其首相任期才正式開始。
不過,人們多數取前者為其首相生涯的起點。沃波爾一直到1742年才辭職退仕,成為歷史上最長任的英國首相。
在任首相期間,沃波爾曾努力避免對外開戰,並維持低稅率政策,讓英國免於Continental戰爭影響,使經濟繁榮穩定。至於在他的個人影響下,喬治二世對沃波爾十分信賴,而其所屬輝格黨的勢力更繼續鞏固,成為英國一大政黨。
沃波爾的強勢管治出於其個人影響力,多於其官位的本身影響,因此繼他以後的幾任首相,相較之下,影響力實相形見絀。
3、小威廉·皮特
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1759年5月28日-1806年1月23日),活躍在18世紀晚期、19世紀早期的英國政治家。
1783年,他獲任首相,時年24歲,時至今日,仍然是英國曆史上最年輕的首相。1801年,他辭去首相一職,但在1804年,他再次出任首相,卻在1806年任內去世。
擔任首相期間,他同時兼任財政大臣。民間為了把他和他的父親,老威廉·皮特區分開來,通常會在他的名字後面加上“小”(the Younger)。1766年,因父親獲封伯爵,他獲得了“The Hon”的前序。
小皮特首相任內,歐洲風起雲湧,先後爆發了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一般認為,皮特是一個托利黨人(或稱新托利黨人)。然而,皮特自稱“獨立的輝格黨人”,反對英國發展出過於嚴密的政黨政治系統。
因領導英國對抗法國,皮特聲名大噪。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效率極高,推行改革,培養出一代優秀的政治家。為籌備對法戰爭軍費,皮特提高稅率,又打壓國內的激進派。
為應對法國支援的愛爾蘭叛亂,他提出1800年聯合法令,又試圖解放天主教(Catholic Emancipation,未獲成功)。
皮特創出了“新託利主義”(new Toryism),奠定了託利黨在他去世後繼續執政二十多年的基礎。
4、亨利·約翰·坦普爾
亨利·約翰·坦普爾,第三世帕爾姆斯頓子爵(又稱帕麥爾斯頓、巴麥尊)(Henry John Temple, 3rd Viscount Palmerston) (1784年10月20日 - 1865年10月18日)。
英國外交大臣(1830年~1834年,1835年~1841年和1846年~1851年)和英國首相(1855年~1858年)。
他出身於愛爾蘭貴族,畢業於劍橋大學,1809年-1828年任英國軍務大臣,其後擔任內政大臣。兩次組閣,連續擔任英國首相近十年。他是兩次鴉片戰爭時期英國對華侵略政策的主要制訂者。
5、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
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 1809年12月29日—1898年5月19日) 英國政治家,曾作為自由黨人四次出任英國首相(1868-1874、 1880-1885、1886以及1892-1894)。
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他和保守黨領袖本傑明·迪斯雷利針鋒相對,上演了一場又一場波瀾壯闊的政治大戲。格萊斯頓是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偶像,始終被學者排名為最偉大的英國首相之一。
1、丘吉爾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畫家、演說家、作家、記者,出身於貴族家庭,父親倫道夫勳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1874年生於英格蘭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
領導英華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之一,戰後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揭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
他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16卷、《英語民族史》24卷等。
丘吉爾是歷史上掌握英語單詞數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萬多),被美國雜誌《人物》列為近百年來世界最有說服力的八大演說家之一,曾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從1929年到1965年,連續36年擔任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校長。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華人”的調查,結果丘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華人。
2、羅伯特·沃波爾
羅伯特·沃波爾,第一代奧福德伯爵,KG,KB,PC(Robert Walpole, 1st Earl of Orford,1676年8月26日-1745年3月18日,又譯羅伯特·華爾波爾),英國輝格黨政治家,羅伯特·沃波爾爵士(Sir Robert Walpole)是他在1742年以前更為人所知的名稱。
後人普遍認為他是英國曆史上第一位首相,儘管“首相”一銜在當時並沒有得到法律的官方認可,也沒有在官方場合被使用,但有見於他在內閣所施加的影響力,他事實上也是內閣的掌權者。
沃波爾任相期間曾歷仕喬治一世及喬治二世兩朝,他起先於1721年因南海泡沫事件而取得實權,此後主導政局約20年之久,惟後來因為對西班牙開戰而失勢。
沃波爾首相任期始於他在1721年出任第一財政大臣之職;但也有人認為內閣重臣湯森子爵在1730年退仕,沃波爾繼而完全領導內閣後,其首相任期才正式開始。
不過,人們多數取前者為其首相生涯的起點。沃波爾一直到1742年才辭職退仕,成為歷史上最長任的英國首相。
在任首相期間,沃波爾曾努力避免對外開戰,並維持低稅率政策,讓英國免於Continental戰爭影響,使經濟繁榮穩定。至於在他的個人影響下,喬治二世對沃波爾十分信賴,而其所屬輝格黨的勢力更繼續鞏固,成為英國一大政黨。
沃波爾的強勢管治出於其個人影響力,多於其官位的本身影響,因此繼他以後的幾任首相,相較之下,影響力實相形見絀。
3、小威廉·皮特
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1759年5月28日-1806年1月23日),活躍在18世紀晚期、19世紀早期的英國政治家。
1783年,他獲任首相,時年24歲,時至今日,仍然是英國曆史上最年輕的首相。1801年,他辭去首相一職,但在1804年,他再次出任首相,卻在1806年任內去世。
擔任首相期間,他同時兼任財政大臣。民間為了把他和他的父親,老威廉·皮特區分開來,通常會在他的名字後面加上“小”(the Younger)。1766年,因父親獲封伯爵,他獲得了“The Hon”的前序。
小皮特首相任內,歐洲風起雲湧,先後爆發了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一般認為,皮特是一個托利黨人(或稱新托利黨人)。然而,皮特自稱“獨立的輝格黨人”,反對英國發展出過於嚴密的政黨政治系統。
因領導英國對抗法國,皮特聲名大噪。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效率極高,推行改革,培養出一代優秀的政治家。為籌備對法戰爭軍費,皮特提高稅率,又打壓國內的激進派。
為應對法國支援的愛爾蘭叛亂,他提出1800年聯合法令,又試圖解放天主教(Catholic Emancipation,未獲成功)。
皮特創出了“新託利主義”(new Toryism),奠定了託利黨在他去世後繼續執政二十多年的基礎。
4、亨利·約翰·坦普爾
亨利·約翰·坦普爾,第三世帕爾姆斯頓子爵(又稱帕麥爾斯頓、巴麥尊)(Henry John Temple, 3rd Viscount Palmerston) (1784年10月20日 - 1865年10月18日)。
英國外交大臣(1830年~1834年,1835年~1841年和1846年~1851年)和英國首相(1855年~1858年)。
他出身於愛爾蘭貴族,畢業於劍橋大學,1809年-1828年任英國軍務大臣,其後擔任內政大臣。兩次組閣,連續擔任英國首相近十年。他是兩次鴉片戰爭時期英國對華侵略政策的主要制訂者。
5、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
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 1809年12月29日—1898年5月19日) 英國政治家,曾作為自由黨人四次出任英國首相(1868-1874、 1880-1885、1886以及1892-1894)。
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他和保守黨領袖本傑明·迪斯雷利針鋒相對,上演了一場又一場波瀾壯闊的政治大戲。格萊斯頓是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偶像,始終被學者排名為最偉大的英國首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