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哥哨位

    兔哥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美國是什麼人品,實用主義者,凡事都為取利,無利不起早。美國正是靠著這個理念發的財,它到處挑事,先把你搞亂,美國的拿手好戲就是亂中取利,搞亂世界市場,搞亂它國政治,利用手握美元大權到處剪它國“羊毛”。利用強大的軍事力量,到處干預它國內政,對大國就採取給人家使絆兒,樹對利面,製造麻煩,如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對抗,敘利亞問題的插手。中國南海,臺灣問題上的挑事,美國已經決定在中國培養反對派,並已經綁架中國經濟。小國就收拾你,甚至直接幹趴下。因此美國能有這份好心?以色列是美國的鐵桿小弟,是中東地盤上的“刺兒頭”。本身軍力強大,又有美國大哥罩著。所以和周邊各國關係敵對。但美國不會為以色列打場子,搶地盤,否則以色列沒了對手在中東一枝獨大,萬一上來個不聽美國話的人物,憑以色列的科技軍事能力,美國拿它都奈何不了,必竟以色列是有核“蛋蛋”的。只所以罩著以色列是以色列能讓美國有利可圖。是美國在中東設立的“派出所”,是美國中東地區的前沿“哨所”。如反美的伊朗,親俄的敘利亞,美國大哥沒出手,以色列先叫了開來。但美國也限制以色列,如以色列空軍實力最強,但美國卻不讓以色列自己造飛機,不讓它把軍事技術賣給中國等等限制。因為中國不聽美國的話。美國奉行全球戰略,對不聽話的,影響它利益的這些小國大打出手,伊拉克,利比亞這哥倆就是和美國作對,弄的老大臉上沒面子,都這樣學還得了?殺雞敬猴。阿富汗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也是圍堵中國的需要,東向第一,第二島鏈,日本都是美國的圍堵手段,但在西向沒有能圍堵中國的勢力,而阿富汗就是其人選。敘利亞是伊朗的朋友,伊朗和伊拉克,利比亞都是反美的。只是因為伊朗政局穩定,不好下手,這次伊朗閱兵事件就是美國插手的開始,先讓其亂,再找藉口。由此可以看出,並非是為了以色列,而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需要。美國打的這些國家都有其共同點,1,都反美,或不接受美國控制。2控制石油生產,或對美國構成了威脅(塔利班)。三,都和俄羅斯,中國有利益關係。如伊拉克,利比亞,是石油大國,這兩國不想在用美元結算。這嚴重影響了美國的美元戰略,另外伊拉克,利比亞的國庫裡的黃金,珍寶,都不知去向……。所以在美國全球戰略,夢想世界永遠是美國獨大的單極世界的戰略原則下,世界不會消停,事實證明,哪裡有美國插手哪裡就無安寧之日。

  • 2 # 水煮老牛慢火燉

    有些人說美國打擊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都是為以色列擴國掃除障礙,此觀點你認同嗎?

    美國為了以色列的利益犧牲成千上萬的美國大兵,甚至消耗上萬億美金幫肋以色列打仗……你不認為此觀點有些牽強甚至是荒謬嗎?不錯,以色列在中東地區是美國的忠實戰略盟友國家,但美國當初軍事打擊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跟以色列實扯不上太多關係。

    美國軍事打擊伊拉克,那是因為伊拉克對一個擁有主權的國家科威特進行的侵略併吞。科威特作為中東地區的產油大國,他的利益直接關乎美國的根本利益。伊拉克觸碰美國的底線撬動美國的利益蛋糕,這對於美國來說等同於向其宣戰。美國對伊拉克進行武裝軍事打擊也就順理成章了。

    美國對阿富汗進行軍事打擊,確切的說是對當初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進行顛覆性打擊。"911事件"是美國建國至今遭受到的最為嚴重的一次爆恐襲擊,不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而且給美國國內製造了極大的人心不穩和恐慌。和基地組織有著密切關聯的阿富汗塔利班組織,成為美國軍事打擊的目標也就不奇怪了……

    至於對利比亞的軍事打擊,這完全是當初法國總統薩科齊所挑起,美國只是參與其中……當然,聯合國只是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美國卻以反獨裁統治為旗號對利比亞進行軍事打擊,最終使得卡扎菲命送黃泉。

    敘利亞戰爭,說白了是美國和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一場相互博弈。是美國為了清楚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利益連線鏈和俄的影響力,幫助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來顛覆敘利亞現政府巴沙爾政權。在俄羅斯武裝力量的直接參與下,美國的企圖沒有達成……至少現在看來俄羅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目前在中東地區,以色列最大的對立國家和敵對國是伊朗。以色列和伊朗兩國常常處在戰爭邊緣,當然,以色列的敵人也就是美國的對立國家。美國對伊朗採取的是最高級別經濟制裁,也常常在軍事戰略上威脅著伊朗……

  • 3 # 十三叔看歷史

    擴國?往哪裡擴國?以色列東邊是巴勒斯坦和約旦,北邊是黎巴嫩和敘利亞,南邊是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西邊是地中海還有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帶,環顧四周皆是阿拉伯國家,往地中海擴嘛?填海造田?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佔領了巴勒斯坦地區,公元1世紀到2世紀,猶太人多次爆發反抗羅馬帝國統治的大起義,被羅馬軍隊鎮壓,從此猶太人開始流落到世界各地。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擴張到了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與當地土著不斷通婚融合,此後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成為了當地的主要居民。由於歐洲的排猶風潮,在18世紀就開始有猶太人“迴歸”巴勒斯坦地區,從19世紀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更是有幾次規模更大的迴歸潮,到1945年,猶太人在當時的巴勒斯坦地區已經有60多萬人。

    1920年,國際聯盟委託英國管轄巴勒斯坦,1922年,英國把它劃為兩部分,東部(現在的約旦)為阿拉伯人區,西部為猶太區。隨著猶太移民的增多,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的衝突也在加劇。二戰中,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給所有猶太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和陰影,猶太人獨立建國的意志因此變的更加堅定。鑑於猶太人和阿拉伯人越來越激化的矛盾,英華人也決定從該地抽身,1947年11月,聯合國透過聯合國第181號決議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決議規定,在2.7萬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上建立猶太國(佔55%)和阿拉伯國(巴勒斯坦佔45%),耶路撒冷由聯合國管理。根據這個決議,以色列分的土地不僅多而且多為肥沃的沿海地帶,眾多阿拉伯國家和巴勒斯坦人對此強烈不滿。1948年,以色列5月14日宣佈建國,緊接著在1945年成立的阿拉伯聯盟(當時有7個成員伊拉克、約旦、敘利亞、埃及、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葉門,後發展為22個成員國)中的約旦、埃及、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共計4.3萬人的軍隊便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巴勒斯坦,發起了對以色列的進攻,這便是第一次中東戰爭。在這之後,以色列與眾多阿拉伯國家又進行了四次規模比較大的戰爭。

    雖然每次都遭到阿拉伯國家的“圍毆”,但是以色列幾乎每次都沒吃虧,現在以色列實際控制的面積為25740平方公里,這與美國對以色列的鼎立支援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比如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一開始阿拉伯聯軍是有優勢的,開戰的第三天,美國便向聯合國安理會建立雙方立刻停火,前蘇聯當時也支援以色列,最後雙方同意停火四周,利用這四周的時間,以色列抓緊擴充的兵源,同時從美國、英國、法國等國購買了大量的武器,然後接著開打,最後以色列險勝。現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以及眾多阿拉伯國家在總體上走向和平,但是雙方的矛盾依然是深刻的,戒心依然是很強的,雖然阿拉伯國家之間也有矛盾,但是在對待以色列上還是很“抱團的”,在歷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不是一個上去打,而是一群上去“群毆”。比如,2011年開始敘利亞就開始內戰,現在依然在打,也沒見以色列有啥“擴國”行動,所謂擴國這個難度係數實在太高了。

    美國打擊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是為了他的中東利益。中東地區位於歐亞非的樞紐位置,還是國際石油最重要的產地,所以美國在此有著巨大的戰略利益。而當年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和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卻不買美華人的賬,和美國對著幹,另外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也一直不鳥美國,在推翻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和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後,美國打擊敘利亞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美國要做的就是牢牢地控制中東,確立在中東的霸權。

    以色列是美國的鐵桿盟友,美國對以色列也提供了相當大的支援。美國的猶太人在美國政界學界和商界都有巨大的影響力,美國的猶太人對以色列的支援更是不遺餘力。那美國打擊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是為了以色列嘛?顯然不是的。舉個例子,以色列與沙特可以說是長期敵對的關係,例如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沙特不僅派出了少量部隊,更是對其他參戰的阿拉伯國家提供了大量經濟支援。然而,沙特卻是美國長期的非正式盟友,並且美國還特別重視沙特這個盟友,在冷戰時期,美國利用沙特來抵消前蘇聯對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影響力。所以美國在中東無論是打擊誰拉攏誰都是為了美國的戰略利益,美國與以色列雖然是鐵桿盟友,然而美國依然是美國,以色列依然是以色列,都有各自的戰略利益和戰略考量。從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美國就開始援助以色列,從1959年開始美國開始對以色列進行軍事援助,1973年以後,美國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在30億美元以上。投桃報李,以色列也購買了美國大量的軍功產品,透過中東地區的戰亂,中東地區也成了美國軍火商的一個重要市場。

    不要誇大美國猶太人對於美國中東政策的影響力。在2008年美國猶太人佔美華人口總數的2.2%,美國本身的就是一個移民國家,其中德國裔佔約16.5%,英格蘭裔佔約9.2%、波蘭裔佔約3.0%,俄羅斯裔佔1.0%、阿拉伯裔佔1.0%等等,無論什麼裔,首先都是美華人,都是美利堅民族。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就是德裔美華人,在對待德國時一樣不手軟。美國與以色列的鐵桿關係來源於兩者的相互上的戰略需要。美國利用以色列牽制中東眾多的阿拉伯國家,實現對中東地區的控制,而以色列則是利用美國的支援對抗周邊的鄰居。另外阿富汗與以色列根本就不搭噶,扯不上關係的。美國當年打擊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第一是為了反恐,第二就是阿富汗的位置。阿富汗的西邊就是西亞,北邊就是中亞,東邊是東亞,南邊是南亞,可謂處於西亞、東亞、中亞、南亞的中心,控制了此地對周邊就具有重要的輻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再有彗星撞地球,以人類現在的科技跟軍事能力,可以提前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