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以史為鑑

    三牲一般指的是牛、羊、豬(也有馬牛羊的說法,和雞、鴨、魚小三牲的說法)。在古代祭祀典禮中,對於祭品有著極高的要求,包括是否健壯,是否完好無缺,毛色是否對應祭祀的神仙等等,遠遠不是大眾認為的隨便殺一頭牛、羊、豬就可以解決的。

    先不說具體祭祀,就按照題目要求來聊聊為何要把牛作為祭祀的太牢之首?

    主要有下面兩個原因:

    一、牛是稀缺資源

    從原始社會一直到近現代機械化之前,牛這類勤勤懇懇而又力大無窮的牲畜就一直是中華民族的最好幫手,也是最稀缺的資源之一

    不論是春季播種,還是秋季收割,或者是開山修路,長途運輸……牛一直佔據著社會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而且牛肉可以果腹;牛皮可以禦寒、製作盔甲;牛角、牛筋可以製作弓箭弓弦;甚至牛糞也是寶貴的燃料,牛的結石也是治病的良藥……可以說牛身上無一不是寶貝。

    祭祀最尊貴的祖先和神靈,自然要用最稀缺的資源才可以。

    二、牛是農耕社會的象徵

    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文明之一,也是僅存的發揚光大的農耕文明。如果是馬和弓箭代表著遊牧文明,那牛和犁就代表著農耕文明。

    從刀耕火種的粗放經營,到人力開墾土地,再到牛的牲畜驅動,農耕文明一步步走來,終於發現了最適合農耕文明的牲畜——牛!

    牛雖然行動緩慢,但力大無比極有韌性,用牛來犁地,遠勝於貧乏的人力、精貴的馬力;牛吃草就可以養活,不用像馬一樣需要精料飼養;

    擁有了牛,農耕文明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如果說一個人一年只可以開墾耕種一畝地,養活兩口人。那麼在有了一頭牛以後,一年可以開墾一百畝地,養活兩百人;多餘出的糧食就可以作為交換的商品、上繳的稅收、戰士的武器裝備、官員的俸祿……

    所以說每年到了春耕的時候,皇帝都要親自下地耕種,以示重視農業;封建社會幾乎每朝每代都會出臺禁令:禁止民間殺牛。

    正因為牛的身份如此特殊,所以官方才把牛定位為最高等級的祭祀品。也是希望接受祭祀的神靈能保佑農業生產大豐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磷肥上多了,幸福樹會掉葉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