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醫朱旭陽

    ★有形之血為何不能速生中醫學中的氣血是分不開的,代表著外在精神活動和內在的臟腑功能,例如,當我們接觸到一個人,感覺它體態中等,聲音洪亮,面色紅潤,雙眼有神,總結為這個人特別有精神,這就是“氣”的體現。由於摸不著,看不到,也常將氣稱之為“無形之陽氣”;血是氣的物質基礎,為氣的能量提供物質來源,物質部分如人體血脈內流行的血液,它清晰可見,可稱為“有形之陰血”。可以滋潤濡養面板,肌肉,臟腑。請注意,二者的生成執行以及功能活動是密切相關的,人體的脾胃的氣叫做營氣,它可將脾胃運化水谷的精微轉變為血,《內經》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意思就是中焦脾胃的營氣將精微的汁液上奉於心肺,經心陽化赤變為血,營氣化血是氣能生血的功能體現,同時也說明了氣血相互依附,且血液生成並不是一個臟腑完成的,有形之血不能速生就是這個意思。

    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曰∶營衛者,精氣也——《黃帝內經》

    氣能生血也可固攝血液,防止血液溢位脈道引起出血問題,李時珍在《頻湖脈學》中說“氣如橐龠,血如波瀾,血脈氣息,上下迴圈”,闡述了陰陽氣血互根互用,相互依附執行的生理局面,血液在脈道里執行,氣與之相隨並能起到固攝收斂防止出血的作用,《內經》說“脾統血”,脾的氣可統攝血液,與此同時,血液可載於氣,共同營養人體,若氣虛不能固攝血液,易導致出血,同理,出血時氣也將被大量消耗,氣血同去將發生亡陰亡陽的危重證候。中醫有“氣旺則血足,氣行則血行,氣虛則血少,氣滯則血淤”就是對氣血生理病理聯絡最好的說明了。

    蓋氣者,血之帥也,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凝,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壽世保元》

    ★無形之氣所當急固的含義血液是肉眼可見的,有形的物質,當多種致病因素刺激人體,發生出血類疾病,這裡我講一下常見的原因,出血原因可以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是血熱,二是氣虛,當然了也可能是外傷瘀血之類的原因,血熱屬於熱邪迫血旺行,灼傷脈道,導致出血,多見於突然了痔瘡出血,或者大量辛辣食物出現的吐血。治療時辨別血熱的部位和性質即可。

    不遠熱則熱至,血溢血洩之病生矣——《黃帝內經》

    氣虛就是之前講到的氣虛不能固攝血液,導致血液外溢,多見於慢性出血,例如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宮出血等,治療時辨別氣虛的臟腑是哪個,常見的就是脾氣虛引起的出血,以健脾昇陽為主要調治方法。

    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黃帝內經》

    當大量的失血時,古人會採取怎樣的急救措施呢?有人說血液不是自身會產生嗎?實際上,靠自身生成的血液遠遠彌補不了丟失的血液,還容易發生氣隨血脫共同亡失的危重局面,只有一個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就是短時間大量的補氣,因氣是無形的,且人體無處不在,氣可生血,補氣的作用遠勝過靠眾多臟腑生成血液的過程,氣能攝血,補氣可以止血,最重要的是補氣可以防止氣脫,氣脫之後出血將更加兇猛,基本這個人就命懸一線了。明代的醫藥學家張景嶽根據這一氣血關係,採取了重用參類補無形之氣以止血,而且是大量的用,僅此一味參類,對於各種大失血均有明顯挽危救脫的效果。

    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無形之氣——《溫病條辨》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臨床實踐的指導氣血生成,執行聯絡密切,依賴於臟腑功能的正常,氣血生成源於先天的腎與後天的脾胃,執行上主於心,分配方面是藏於肝。當發生出血問題時,多因上述臟腑失調所導致,如符合氣虛問題或者大量出血時均可按照有形之血不能速生,補無形之氣以固攝血液。清代醫學家傅青主在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崩漏)時就採取了補氣昇陽,固本止崩的方法,臨床上確實行之有效。朱大夫個人運用這一理論,可以拓展到以下問題。①功能性子宮出血,消化道出血,便血,尿血,具有突發,大量的病證特點,辨別病本時,就可同時結合補充無形之氣加以調治,補益全身之氣參考獨參,補益脾氣參考補中益氣,補益腎氣參考大補元。辨證屬具體哪個臟腑,採取針對性論治,注意,出血問題要檢查發生的原因,排除腫瘤,血液病等嚴重疾病,治療時可採取中西醫結合方法,可聽取專業醫生的指導。

    若不急補其氣以生血,而先補其血而遺氣,則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無形之氣,必且至盡散——清《傅青主女科》

    ②津液與血均屬同類,根據這一理論,如發生中暑,大量的出汗,津液丟失過多引起的脫證,即心悸頭暈,暈厥。急性胃腸炎大量腹瀉,津液亦丟失過多,《內經》說“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即血汗同源,津血同源,津液亡失亦可導致氣隨津脫,發生脫證。可參考有形之血液津液不能速生,而採取補氣的方法,亦是思路的拓展。★總結分析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是中醫的經典理論,其形成和運用是在明清時期,直至今日,影響力依然很大,瞭解氣血的生理功能,才能更好的理解這句話的理論內涵。血屬物質部分為有形之物,氣是功能部分是無形之態,氣血互根互用,相互依附,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出血必然散氣,氣脫就要緊急的補氣以固脫。朱大夫提示,無論是多種疾病造成的出血問題,還是津液體液丟失引起的氣脫證候,如能掌握這一核心理論就可做到全然應對,中醫理論,雖然複雜龐大,但聯絡緊密,學者應當繼承為主,再發揚光大。

    備註:文獻參考了古代中醫著作,同時,結合個人看法和經驗,圖片來源網路。

  • 2 # 內經醫派

    首先我們學習中醫,語文語法基礎一定要好,所以從這句話來看,這句話屬於因果關係的陳述句。這樣就變成了:因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所以無形之氣所當急固。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看懂了。

    再來分析氣血的關係。氣血在內經裡能夠成為單獨的互生陰陽關係,又血中有氣,氣為血帥,兩者形影不離,氣血合一。

    再看這個帥字,帥:帥將的意思,頭領的意思,旗幟的意思,沒有頭領將帥旗幟的領導,下面團隊是不能有目標的行動的。只能是一盤散沙,一團亂水,一群亂軍。有了將帥頭領旗幟的領導,下面馬上就會集中起來聽從領導,變得井然有序,團結如鋼。所以這個帥是非常重要的。

    陰血為有形之物,一時半會身體難以生成,所以一定要珍惜使用。

    當出血過多,血裡面的氣也跟隨流失,隨著氣的流失和變得越來越少,這時候氣便不能或者無力做血之統帥,旗幟了。血這會會慢慢的停頓和變散沉澱。所以這個時候很需要補氣和固氣,以便重新統攝血液,使血重新活躍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八仙全傳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