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海臣

    題目:《中國房地產商誰都別想偉大》

     

    金融危機的爆發,令在2007年上市中途的恆大折戟沉沙,這是恆大地產異軍突起以來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危機;也是恆大掌門人許家印自出道以來遇到的一次最大的挑戰。一時間,由於瘋狂擴張遭遇危機導致資金鍊吃緊的傳言,在行業內傳播開來。一向以個性張揚、發展迅猛的恆大地產由此低調了許多。接踵而來的是恆大地產私募資金40億杯水車薪的負面新聞,伴隨著業界對恆大能否重啟IPO的猜測,議論紛紛。

    負面新聞在郎平以500萬年薪簽約恆大女排之後,戛然而止。之後的恆大開始招聘15名副Quattroporte,以及成龍、范冰冰等國際巨星現身恆大酒店開業典禮現場,鋒芒畢露的恆大又恢復了張揚的本性。

    然而,所有的新聞效應都遜色於9月29日晚——恆大通過了港交所上市聆訊喜訊。上市聆聽資訊讓外界再一次看到許家印處變不驚、化險為夷的非凡功力。媒體傳言,恆大上市後市值將超1000億港元,有可能超越碧桂園的市值,位居第一。

    許家印曰:恆大者,古往今來連綿不絕,曰恆;天地萬物增益發展,曰大。恆大一如其名,其迅速崛起簡直稱得上是業界奇蹟。地產與鋼鐵兩駕馬車,讓恆大左右逢源,如虎添翼。所以恆大集團的企業發展戰略目標是世界500強。也就是成為偉大的公司。此次重啟IPO的成功,為恆大沖擊世界500強提供了資金保障。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出生在農業大省——河南的許家印自然深知這個道理。然而,有了資金就可以成為偉大的公司嗎?筆者認為非也。

    筆者想借恆大上市的案例,就中國房企能否煉成偉大企業談些看法。

     

    中國房地產企業誰都別想偉大

     

    企業家就是野心家,哪怕是一間為房地產提供服務與配套的代理公司或廣告公司,都會喊出打造百年老店的口號。

    段永平曾經說,如果中國房地產行業裡有一間企業能夠實現偉大,那就是萬科。所以,現在在美國做投資的段永平,很少投資房地產,他只購買萬科的股票。

    如果僅僅是一家單純以房地產開發的公司(但不是以房地產為龍頭進行多元發展的集團化企業);雖然可以上演一夜暴富的財富神話,也可以一夜登上胡潤的財富排行榜。但是,房地產企業追求百年偉大企業的夢想,基本是一個痴人說夢的童話。目前的中國房地產行業裡成就不了百年的偉大企業。

    一般地,商界把企業分為優秀企業、卓越企業、偉大企業三類。優秀企業是做得不錯的企業。卓越企業一般是行業龍頭,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偉大企業則是在世界範圍內具有一定影響的企業。

    筆者認為,成為偉大企業必須具備如下幾個核心條件:

    核心條件一:偉大產品與偉大品牌是偉大企業誕生的基礎。

    馬雲經常告誡創業者,一個企業家不能為資金所累。換句話說,一個偉大的企業家,不能為資金所困擾。但是,既然偉大的企業必須是在世界範圍內具有一定影響,那麼,雄厚的資金是偉大企業發展的基礎。而打造企業持久的、能夠行走世界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走向偉大的必備條件。

    中國房地產行業本身的地域性的侷限是房地產行業不能成為偉大公司的致命內因。縱觀房地產企業的集團品牌與專案品牌開發,多為地方性產品或區域性品牌。即便把萬科的房地產專案品牌與產品搬到國際市場上去吆喝,其獨家的異化優勢也將蕩然無存。房地產品牌,尤其對於房地產單個專案品牌來說是雞肋,棄之可惜,留著發黴。

    試問:目前中國有哪一個房地產企業,持著獨一無二的差異產品與優勢品牌走向了世界呢?

    核心條件二:具有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是偉大企業的獨門祕器。

    對於偉大企業而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極其重要,這是偉大企業走向世界,經久不衰的獨門祕器。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世界上可以稱得上偉大企業,諸如可口可樂的獨特配方、微軟的核心技術等,都憑藉其獨一無二的產品研發,始終引領世界,暢通無阻。但是,核心技術與研發能力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卻顯得蒼白無力。雖然,萬科對其花園洋房申請了專利,進行了智慧財產權保護。但是,房地產行業克隆成風大行其道,只要能賺錢,只要賣得好克隆一下何妨。房地產行業本身就是一個沒有多少科技含量的行業,入行門檻太低了。只要有資金,或有關係,就可搞一塊地,一夜暴富。至於企業能不能偉大,很多房地產的老闆從來就沒有想過。能夠誠信經營已經很不錯了,還談什麼偉大?

    核心條件三:優秀的企業文化與卓越的團隊是偉大公司的法寶。

    稀缺的土地作為房地產公司的壟斷性資源,只是房地產公司能夠持續經營的動力。但是,作為偉大企業,僅僅具備壟斷資源卻很難成為偉大的企業。對於一個偉大企業來說,最大的財富是優秀的企業文化,以及在優秀文化下,通過多年努力,形成的具有共同價值觀的穩定而強勢的團隊。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出色的管理者、優秀的企業文化、高效的管理模式、優秀而穩定的員工隊伍。因此,企業文化、卓越團隊是偉大企業持久穩定發展的兩個法寶。

    柳傳志說:中國現在還沒有偉大的公司。很多中國企業家喜歡百年老店的稱呼。但是,目前國內卻沒有幾個百年老店,所謂的百年老店都是停留在口號上。中國企業,尤其房地產企業不能實現百年老店的原因,除了以上三方面之外,也與中國的土地稀缺性以及現行體制有關,中國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市場環境等不適合誕生百年老店,也就說,在現階段的中國不具備孕育偉大公司的土壤。

     

    恆大距離偉大還有多遠

     

    筆者認為,對於恆大而言,在股市跌宕飄搖之時,能夠上市成功,本身說明恆大的企業經營戰略的高瞻遠矚。如果能夠上市成功,等到經濟走出低谷之時,等到股市真正翻盤之後,恆大的市值何止千億?

    但是,這些並不能說明恆大可以偉大起來。相比最可能成為偉大公司的萬科,恆大還相差很遠。誠然,資金實力、土地儲備、人才儲備、高薪高效的運營模式、穩定的團隊以及掌門人許家印的獨特魅力與騰挪運營之術。似乎恆大已經具備了偉大的基礎。但是,筆者認為,恆大有兩個阻礙其成為偉大的致命傷:

    一是房地產專業化形象不夠。恆大的專案以“開盤必特價,特價必升值”的低價位營銷策略,解決了企業初期的現金流問題。使企業迅速形成了做強做大的資金運營態勢。但是,由於創業初始過多強調資金回籠與市場擴張,其創業初期的市場策略、產品設計等形成粗糙的印象,這種印象對恆大的品牌形成了一定毒副作用。同時,產品的細節打造不夠,給市場的專業化程度不高的印象在所難免,揮之不去,造成了恆大地產的品牌含金量不是很高。

    二是產品個性不突出,也就沒有核心技術。恆大的產品個性不是很明顯,雖然大盤林立,縱橫中國,但是產品的亮點與創新點並不是很多。沒有前瞻性的產品研發,導致恆大的產品的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難以凸顯。多數專案除了體現價格戰、檔次高、超豪華、有實力之外,產品的文化力與創新力相當乏力。

    筆者認為,藉此上市成功,恆大地產成為恐龍級的地產企業毋庸置疑,但成為偉大公司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2 # 貸款教授

    現在恆大和華為都是中國比較著名的企業,兩者的營業規模都很大,而且都是世界500強,兩者的知名度也很高。不過目前兩者從事的業務並沒有相關,恆大的業務相對來說比較多,除了房地產主營業務之外,包括健康、科技、金融等各方面都有所涉及,而華為的主要業務還是在通訊裝置這一塊,其他子業務基本上也是圍繞通訊裝置這個主營業務來展開的。

    至於未來恆大有沒有可能成為華為那樣的企業,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可能性不大,這裡面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技術基礎不一樣。

    華為在通訊裝置行業已經經營了30多年,從開始做通訊裝置貿易,到現在自主研發併成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裝置提供商,掌握著5g技術的核心技術,而且6g技術也處於世界相對領先的地位,此外華為在晶片設計,智慧裝備生產與製造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

    華為的這種技術優勢並不是一天兩天就積累起來的,而是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摸爬滾打不斷的試錯,然後找到了自己合適的路才慢慢發展起來的,華為能有今天的成績,主要得益於他們技術的積累。

    相對來說,恆大的主營業務主要是在房地產行業,而房地產行業其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要你有錢,把地買下來就可以蓋起來,雖然最近幾年恆大也開始進軍一些有技術含量的行業,比如新能源汽車,但是恆大在這些行業並沒有技術基礎,很多技術都是直接買斷別人的,而買來的技術不可能是最頂尖的技術。

    所以恆大想要做到華為那樣技術領先全球,至少需要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只有慢慢的積累,慢慢的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才有可能做到華為那樣的高度。

    第二、經營理念不一樣。

    通過觀察恆大的經營理念和華為的經營理念可以看出,雖然兩個企業都很大,但是他們的經營理念的差距還是相對比較大的。

    首先華為的經營理念是比較專注,一直都主要集中在通訊裝置領域,即便有錢有能力搞其他行業,但華為也不會輕易把錢投到其他行業裡面去。這讓他們有足夠的資本和精力投入到通訊行業當中,並在通訊行業當中精耕細作,做到全球領先地位。

    而相對來說,恆大的經營理念主要是追逐規模大而全。恆大的經營風格就像狼一樣,哪裡有機會就往哪裡鑽,而且非常生猛,比如在房地產行業,恆大從拿地到專案開發完成都是非常迅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恆大的經營相對比較急,而華為則相對比較穩。

    恆大的這種經營風格雖然可以迅速佔市場,但如果貿然進入某一個不熟悉的行業,是很容易栽跟頭的,比如恆大冰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初許家印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要把恆大冰泉做到全國乃至全世界排名前列的礦泉水品牌,恆大冰泉在剛成立的時候就喊出了非常高的口號,一年要做到100億、三年達到300億,這明顯是自我膨脹了。

    結果恆大冰泉的發展並沒有像許家印所預期的那樣迅猛發展,因為市場定位模糊,定價又不太合理,最後恆大冰泉市場反應平平,恆大冰泉投入了大量的廣告費和渠道費之後換來了幾十億的虧損,最終恆大隻能把這塊業務剝離出去。

    第三、領導者的風格不一樣。

    許家印和任正非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就是兩者的野心都很大,而且都有軍人一般強大的意志力和信念,他們兩者都屬於鐵腕型的領導。

    但相對來說任正非比較穩,許家印相對來說比較生猛。任正非是一個戰略高手,他更重視華為的長遠發展目標,為了達成一個目標,他可以不惜犧牲短期的利益,可以花幾年甚至十幾年到時間去做一件事情,比如5g技術的研發就花了很長時間。相對來說,許家印更看重的是企業短期的目標,比如恆大在發展過程當中,經常會有各種任務,他們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儘快把專案賣出去回籠資金,然後用於開發下一個專案。

    這一點從恆大所進行的一些非房地產業務來看,他們在經營過程當中也有這種經營的影子,就是要速戰速決,追求快狠準。這種領導風格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確實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如果放在技術型行業,這種需要精耕細作,回報週期比較長的行業來說明顯是不太合適的。

    第四,競爭環境不一樣。

    房地產行業的競爭跟技術型行業的競爭明顯是不一樣的,在房地產行業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就可以迅速佔領市場,但是在技術型行業則不一樣,技術行業不僅需要有資金的支援,還需要有人才、市場等多種方面的支援。

    雖然現在恆大開始轉型做其他行業,但是他們所進入的行業競爭都比較激烈的,比如汽車行業,目前世界已經有很多知名的品牌,國內的汽車廠家也是異軍突起,所以目前汽車行業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恆大想要在這麼激烈的市場當中突圍難度是比較大的。

    相對來說,雖然華為所在的通訊裝置行業競爭也非常激烈,但是華為憑藉著自己的技術積累和強大的研發團隊,華為的競爭力一直處於行業的前端,而且有些技術明顯要領先於競爭對手,這才使得華為能在市場上保持足夠強的競爭力。

  • 3 # 財經知識局

    就在5月30日,恆大和英國Proteam公司在倫敦簽署協議收購該企業,一舉拿下世界頂級輪轂電機技術。6月4日許家印現身NEVS瑞典總部。NEVS是一家瑞典新能源汽車公司。這家公司是恆大市值9.3億美元從瑞典手中購入的,獲得51%的股權。

    但是要成為第二個華為,可不簡單。由於中國是汽車製造業的後發國家,很多技術,包括研發、生產都比不上日本、美國、德國、英國等汽車製造業發達國家。雖然許家印採取的是全球購買的方式,但買過來的都是一些中小型企業。他能夠買到BMW、福斯、豐田等廠商旗下的供應鏈企業嗎?我想很難。

    所以,對於恆大想成為第二個華為,我並不抱著樂觀的態度。

  • 4 # 深圳方遠

    謝邀。

    開門見山表明立場——【恆大成不了第二個華為】

    何以見得?

    第一、恆大的許家印信奉的是資本快速運營的信條。

    恆大從房地產起家,用了一二十年的時間成為了中國地產界的代表,這一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可能是西方一二百年的速度,許老闆可能都沒想到自己爆發得這麼快。

    也正是因為如此,恆大在成就房地產事業後開始大規模擴張到生活消費領域,最開始的恆大冰泉,再到恆大糧油,再到恆大咔哇熊奶粉。無論是哪個品牌,恆大都沿用了恆大地產的那一套模式,滿世界的廣告、滿世界的明星、滿世界地招商。然而,這個市場和地產市場差距極大,許老闆期待的大投入、大廣告的模式無一例外地失敗了。

    從這些方面來看,許老闆要的是短平快,要的是快速地佔領市場獲得回報,如此急功近利,怎能踏實地做好一個實業?

    第二、恆大與華為不可同日而語。

    恆大無非就是一個蓋房子的建築商、地產商,其中有多少核心科技?有多少行業標準?有多少技術含量?而今天的華為已經成為全球5G標準的制定者,世界電信領域的領頭羊,全球智慧手機排名第三的品牌,恆大除了市值可以拿出來炫耀一下,其他的也就乏善可陳了。

    第三、恆大的基因決定了他成不了華為。

    任何一家企業都有企業的基因,在華為的身上、任正非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堅守技術陣地,一心一意研發。在恆大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瘋狂複製樓盤,很多樓盤設計圖、外立面、綠化景觀甚至連營銷方案都是複製貼上的,我就親眼見過幾個不同城市裡,一模一樣的恆大華府。

    儘管今天的恆大已經開始多元化,個人認為除了足球做得不錯之外,其他的嘛就別提了,至於說超越華為,有夢想總是好的,達到達不到,那就再說吧。

  • 5 # 夢像遠方

    華為是科技公司,主要還是做的通訊起家。同時主要的也還是通訊業務,手機,還通訊裝置。在國際上有好多的合作單位和國家。恆大是做地產的,也有旅遊,足球,糧油,高科技等公司。倆家公司我覺得都是很厲害的公司,倆家公司在各自的領域都是做的頂尖的,但是要說相比較這個沒法比,我還是希望有更多的民營企業能夠走向國際市場。

  • 6 # 拿著瓦刀的胖子

    1944年出生的華為老闆任正非,在一次次危機中一次次創新,一點一滴帶領華為人依靠技術,依賴技術獲得了世界的認可,現在大多數收入來源於海外,節儉摳門讓出去了絕大多數的股份,也不上市圈錢,一個人機場打出租,飛機經濟艙。在快速發展的當下華為還是會依舊埋頭苦幹,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尊重科學家文化。同樣的,恆大集團也在慢慢淡化主流產業房地產,再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轉型,通過各種途徑去獲得高科技高智慧財產權的專利,並努力的埋頭苦幹,老闆許家印也是親力親為,到處考察收購相關好的企業,為造車不懈努力,都是實幹家,都是不斷存在危機感,不斷創新的2個公司,我相信只要努力,不僅可以成為,還可以超越!

  • 7 # 我是噴子啊

    恆大跟華為應該是兩個概念吧,一個是中國房企龍頭,一個是中國科技企業的龍頭,如果要是恆大真的想做應該也能可以,雖然恆大的企業不是主要做科技的企業,但是恆大這幾年一直都在做新的東西,而且做得也是非常的不錯,恆大如果真的要做手機的話應該會比華為還牛逼,中國的每一個企業都牛逼!

  • 8 # 小怪獸沖沖衝

    不知道能不能成為第二個華為,但是要成為華為的路還長著。縱觀房地產行業,品牌是響噹噹的,但是產品硬核始終沒有什麼頂尖技術含量。這就成為了房地產的侷限性,但是對於恆大來說,他具備了另外的優勢,那就是進軍新能源領域,這也意味著恆大開始競逐高新領域

    。近期,恆大對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十分重視,這又是優勢。同時,恆大有錢啊,這方面從不吝嗇。這也意味著恆大在核心技術上起步,但是路還長。

    另外,恆大嚴明的企業文化與執行力高效的的團隊。讓他的核心競爭力上了一層次,出色的管理者、優秀的企業文化、高效的管理模式、優秀而穩定的員工讓恆大能高速的成長。這也意味著恆大能接著前進,只要投入不斷,恆大就能接著進發。於現在的形勢,還需要觀望,但是還是很看好恆大,畢竟實力就擺在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人總說會叫的狗不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