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77671246998

    引起杜鵑花花蕾脫落或死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土壤杜鵑適宜在富含腐殖質、通透性強、pH值5.0至6.5的酸性沙壤土中生長,忌鹼性土和粘性土。種植地呈鹼性或粘性大、透氣性不強,易造成植株生長不良、花蕾脫落,甚至死亡。

      施肥施肥濃度太高或施未腐熟的生肥,都會引起“燒根”,導致落蕾和植株死亡。

      澆水杜鵑根極纖細,怕澇。澆水過多會使土壤中缺乏空氣,導致落蕾、落葉和植株死亡。

      溫度杜鵑最適生長溫度為12℃至25℃,低於5℃或高於35℃均易受到傷害。

      病蟲危害杜鵑的病蟲較多,主要有葉腫病、冠網蝽、短鬚蟎等。

      換盆多年不換盆,植株營養缺乏;換盆時間不當,如冬季嚴寒、春季花開或夏季高溫期換盆;盆土配製不妥,鹼性大、通透性不強等,均會引起落蕾和植株死亡。

      針對上述原因,應採取以下技術措施。

      土壤選擇:在酸性、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裡種植。若土壤略帶鹼性,可進行改良:每畝施1000至12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如豬糞、牛屎),翻曬,一年後土壤中的鹼會被含有大量腐殖酸的肥料中和。對粘性重、透氣性差的土壤,可採用摻河沙或鋸屑、埋綠肥、施有機肥等辦法解決。盆栽時,栽培基質可用45%腐葉土、45%泥炭土、5%鋸末、5%骨粉或腐熟的餅肥配製而成。

      施肥:杜鵑常年青枝綠葉、繁花盛開,養分消耗大,因此需肥量也大。但為防“燒根”,必須按“薄肥勤施”的原則,施用腐熟的稀薄肥料。初冬時,每畝施500至7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基肥,能提升土溫,利於杜鵑冬季生長和增強抗寒越冬能力。春季開花前的2月份,施以磷肥為主、氮磷結合的薄肥1至2次,促使杜鵑花豔葉綠。花謝後施以氮肥為主的液肥2至3次,每次間隔10天,促使多發新枝嫩葉。花芽分化期施一次腐熟的餅肥,再加入適量的磷酸二氫鉀,促使其花芽分化和花蕾的孕育。為保持盆土的酸性,可每隔1至2月澆一次0.2 %的磷酸亞鐵水溶液。

      澆水:杜鵑的根系為淺根性纖細根群,既怕旱又怕澇,因此,澆水務求適量,要經常保持種植地處於半溼狀態。遇旱情要澆水,遇澇災要排灌。春季孕蕾和開花期,需水量大,每週澆2至3次透水,以滿足生長和開花的需要,可有效防止葉片和嫩枝萎蔫、花期縮短、花朵早謝等現象。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又正值杜鵑枝葉旺盛生長期,需水量更大,除每天早晚澆一次水外,還要向葉面和花盆周圍噴水,提高空氣溼度。秋冬季澆水要少,保持盆土略溼即可。不論何時,栽植盆如有積水要及時傾倒,並鬆土晾曬。受澇害特別嚴重的,要翻盆換土。

      光照:杜鵑耐陰性很強,適宜在半陰環境中生長,不能忍受夏季強光的照射。因此,在選擇栽植地時,以大樹下等較廕庇、溼潤、有散射光的地方為宜。如果是盆栽的話,夏季應將盆花置於大樹下,以避免強光照射。

      換盆:盆栽杜鵑,因其根系發達、萌發力強、開花量大,消耗營養多,每1至2年必須翻盆換土一次。盆土配製按上述第一條介紹的方法進行,具體換盆時間宜在春季花後或秋季孕蕾前進行。操作方法是:在翻盆之前的1至2天澆一次透水,使盆土膨脹疏鬆;待盆土略幹,先用手拍打花盆四周,使盆土與盆壁分離;用竹籤或其他尖銳物撬松盆內的土壤,輕輕提出植株;除去根系外沿土和表土,只留1/3的舊土;剪去腐爛根、傷根、過長根和細弱根;換大一號的盆,重新裝土上盆;再澆一次透水,將其置於半陰處養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助聽器什麼時間都可以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