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爺談星

    五代是指907年 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 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與 後周。960年,後周 趙匡胤發動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 北宋,五代結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 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 割據政權,其中 前蜀、 後蜀、 吳、 南唐、 吳越、 閩、 楚、 南漢、 南平( 荊南)、 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 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

  • 2 # 漢宣清乾麗水

    唐朝於十世紀初(907)滅亡後,在唐後期藩鎮割據的基礎上分裂為很多國家,至北宋於979年實現統一,這七十多年的歷史稱為五代十國。五代是指中原地區前後相繼的五個朝代,即後梁(907─923)、後唐(923─936)、後晉(336─947)、後漢(947─950)、後周(951─960),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五代只有首尾的後梁和後周是漢人王朝,中間那三個是少數民族沙陀人建立的,除後唐以洛陽為都,都定都開封(今開封)。十國是環繞中原地區的前蜀(891─925)、後蜀(925─965)、南平(907─963)、南漢(905─971)、吳(892─937)、南唐(937─975)、閩(893─945)、楚(896─951)、吳越(893─978)、北漢(951─979),其中前蜀是被後唐所滅,吳是被南唐所篡,閩和楚皆為南唐所滅,其餘皆被北宋所滅,十國唯一在北方的國家是北漢,其餘均位於南中國,五代十國與東晉十六國正好反了過來,其時是北中國在一百三十多年時間裡有十六個政權(實際不只十六個)。北宋滅亡北漢後,只是實現了唐後期版圖的大部統一,割據地區也不只十國。不用說唐中期就建立南詔國的雲貴高原(此時已被大理國取代),內蒙河套和甘肅河西走廊還有党項族盤踞的夏州定難軍政權(後來發展為西夏國),還有今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幽薊十六州被遼佔領,更有原唐朝的交州靜海軍政權統一失敗,該地遂由漢以來千餘年中國一部演變為中國鄰國安南(1802年被中國清朝改名為越南)。

  • 3 # 磨史作鏡

    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大分裂時期,皇帝輪流做,遍地起狼煙,稱王稱霸者如過江之鯽,大小政權林立,國家名字的確不好記啊。筆者對這段歷史較感興趣,讀過一些這方面的史書,比如新舊五代史等,在如何推廣這段歷史上有點想法。

    言歸正傳,五代十國那些國家?我編了一個順口溜,可能對大家理解記憶五代十國有點用處,內容如下:

    五代最早是後梁,

    唐晉漢周繼中土。

    十國不含岐和燕,

    南漢北漢前後蜀。

    南唐代吳據江淮,

    荊南吳越閩和楚。

    大致解釋一下:

    五代最早是朱溫於907年建立的梁,史稱後梁,之後是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建立佔據中原。十國雖稱十國,其實還有別的割據政權,主要有劉守光建立的燕和李茂貞建立的岐,劉守光稱帝,李茂貞稱王但用的是天子那一套制度。不過這兩國沒有被納入十國,可能是時間太短的緣故。

    劉巖在嶺南建立了南漢,劉崇在山西北部建立了北漢,在四川一帶王建建立了前蜀(史家後來的稱呼),後來他兒子王衍在位時滅於後唐。之後孟知祥建立了後蜀,傳到後主孟昶被北宋所滅。所以前後蜀不是同時期的,有前後關係。

    楊行密在江淮一帶包括江西建立了吳國,傳到兒子楊渥時,大權被大將徐溫掌握,後來徐溫的養子徐知誥強迫吳國國君禪位給自己,然後恢復自己的李姓名字:李昪,建立南唐,傳三主,到李煜時候滅於北宋。所以吳國和南唐也不是同時存在的,有繼承關係。

    還有四國:高季興建立的荊南佔據湖北一部分,錢鏐建立的吳越國佔據浙江,王審知建立的閩國佔據福建,馬殷建立的楚佔據湖南。最終都是由北宋統一,其中馬楚和閩之前已經亡於其他割據政權,但是原地湖南和福建又出現了新的割據勢力,只不過他們沒有稱王稱帝,所以未被列為國家。

  • 4 # 最愛肉丸子先生

    地圖上的五代十國:五分鐘帶你理清五代十國的歷史!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它起自唐末的藩鎮割據,並透過相互之間的吞併到了晚唐時期,也就逐步形成相對較固定的割據,今天丸子用地圖為大家理清一下五代(907年-960年 )和十國(902年-979年 )的歷史。

    <1>.902年,唐朝封楊行密為吳王,吳國建立(十國建國一),史稱“楊吳、南吳、弘農、淮南”。

    <2>.907年,朱溫篡唐建立梁朝,史稱後梁(五代建國一)。並封武安軍節度使馬殷為楚王(史稱南楚,十國建國二)、兩浙節度使錢鏐為吳越王(史稱吳越國,十國建國三)、高季興任荊南節度使(南平國前身)、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為北平王、成德節度使王鎔為趙王、清海節度使劉隱為大彭郡王(南漢前身)。

    此時天下形成擁梁和念唐兩派勢力,與後梁對立的政權主要是晉王李克用、南吳國;此年李茂貞自開岐王府;蜀王王建自立為帝,建立蜀國(史稱前蜀,十國建國四);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稱汗,國號“契丹”。

    <3>.909年,王審知受後梁封,成為閩王(史稱閩國,十國建國五);劉守光被朱溫封為燕王。

    <4>.911年,燕王劉守光在幽州(今北京)稱帝,國號大燕(史稱桀燕)。

    <5>.913年,晉王李存勖滅桀燕國(存國2年)。

    <6>.917年,南海王劉龑在番禺(今廣州)稱帝,國號“大越”,次年十一月改國號漢(史稱南漢,十國建國六)。

    <7>.921年趙國發生內亂,晉王李存勖趁機滅趙國(存國14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稱帝,以“唐”為國號(史稱後唐,五代建國二),年底滅後梁(享國17年),定都洛京。

    <8>.924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受後唐封為南平王(史稱南平國,十國建國七)。

    <9>.925年,後唐莊宗李存勖發兵攻打前蜀,王衍投降,前蜀滅亡(十國亡國一,享國十八年)。

    <10>.926年四月,後唐莊宗李存勖死於興教門之變,時年四十二歲,以李存勖的勢力本可以一統天下的,可惜崇信憐人以至於身死國滅。

    <11>.929年,北平王王都企圖脫離後唐,北平國被後唐所滅(存國22年)。

    <12>.934年,劍南兩川節度使、蜀王孟知祥於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後蜀,十國建國八)。

    <13>.936年,契丹王耶律德光冊原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大晉兒皇帝(史稱後晉,五代建國三),同年攻入洛陽,後唐亡國(享國14年)。

    <14>.937年,徐知誥篡南吳政權建立齊國,南吳滅亡(十國亡國二,享國35年)。939年改名為李昪,並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十國建國九)。

    <15>.938年,交州節度使部將吳權佔據交州自立為靜海軍節度使(史稱越南吳朝)。

    <16>.945年,南唐趁閩國內亂時出兵滅閩國(十國亡國三,享國36年)。後留從效割據泉、漳二州,南唐迫不得已任命其為清源軍節度使。

    <17>.947年,契丹滅後晉(享國12年),正是“成也契丹,敗也契丹”。耶律德光佔據中原稱帝,改國號為“遼”,後因失民心又北撤回草原。

    <18>.947年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五代建國四),後攻克並定都於東京開封。

    <19>.951年正月,郭威篡漢自立,立國號為“周”(史稱後周,五代建國五);同年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在太原即皇帝位,仍用後漢年號,史稱“北漢”(十國建國十)。

    <20>.951年11月,南唐乘南楚內亂滅楚(十國亡國四,享國44年),馬殷舊將劉言擊敗了南唐軍,繼續據有湖南,為武平節度使。

    <21>.955年到958年後周世宗柴榮三次親征南唐,958年南唐中主李璟迫於後周的軍事力量,取消帝號,盡獻江北之地於後周,稱臣於後周。

    <22>.959年六月十九日,本來可以一統天下的雄主周世宗柴榮病卒,年僅六歲的柴宗訓即皇帝位。960年正月,後周都點檢趙匡胤發動政變,建立宋朝(後周滅亡,享國10年)。

    <23>.963年,南平王高繼衝納地歸降,南平國滅亡(十國亡國五,享國39年);同年武平節度使周保權投降北宋,結束割據湖南地區12年的劉(言)、王(逵)、周(行逢、保權)三姓武平節度使。

    <24>.965年,北宋東、西兩路軍直逼成都,孟昶舉城投降,後蜀滅亡(十國亡國六,享國33年)。

    <25>.968年,越南丁部領結束“十二使君之亂”,統一越南北部,建立丁朝,國號大瞿越,標誌著越南從中國獨立。

    <26>.971年,南漢末主劉鋹投降北宋,南漢滅亡(十國亡國七,享國39年)。

    <27>.975年十一月,北宋攻佔南京,滅亡南唐(十國亡國八,享國39年),將南唐皇室遷往汴州。

    <28>.978年清源軍(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將其所轄漳、泉二州14縣獻給宋廷,結束29年的留(從效、紹鎡)、張(漢思)、陳(洪進)三姓割據。

    <29>.同年,吳越王錢弘俶獻其地十三州與宋,舉家遷汴京,吳越政權結束(十國亡國九,立國72年)。

    <30>.979年,宋太宗趙匡義率軍親征北漢(十國亡國十,立國28年),大部分趨於一統,形成遼、宋、西夏(此時仍為定難軍節度使,定難軍絕對是打不死的小強,從881年拓跋思恭起一直為党項李氏所據)三國鼎立狀態,五代十國結束。

    <31>.過對於五代十國時期,中原王朝是五個國家的興替,比較特殊的是後晉是亡於契丹國;另外其實十國的概念不是很準確,期間還存在北平國、趙國、桀燕、殷等小國還有其他節度使的割據政權;十國的存在也不是同一時期的,前蜀在後唐時就被滅了,南唐則是權臣徐知誥(李昪)篡位所建立,另外南唐還曾滅亡閩國和南楚,北宋則是平定南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6國。

  • 5 # 歷史角落的一滴塵埃

    五代十國,一般又簡稱五代。唐朝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定都於開封和洛陽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以及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等地的十幾個政權,合稱五代十國。“五代”更偏向於這五個位於中原的王朝,正統史學家們一般稱五代為中央王朝,十國為割據政權,五代並不是一個指朝代,而是指介於唐宋之間的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會計分錄中的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