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65375850720

    宋玉是屈原之後的辭賦大家。關於宋玉的身世,史書上僅有一鱗半爪的記載。最早最可靠的記載見於《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司馬遷在這裡一方面指出宋玉是繼屈原之後的辭賦家,同時又批評他缺少屈原那樣的直諫精神。從宋玉的《九辯》和《風賦》等作品看來,宋玉生年晚於屈原,在襄王時做過官,頗能關心朝政,曾受到讒臣的排擠,後被罷官,內心鬱悶,晚年寫詩賦志,潦倒終身。

    《風賦》是一篇思想性和藝術性都較高的賦。

    明朝人陳第在他的《屈宋古音義》中說:“時襄王驕奢,故玉作此賦以諷之。”一針見血地指出本文是針對楚襄王生活驕奢淫佚而作的具有諷諫意義的作品。

    襄王的父親懷王昏庸無能、剛愎自用,他聽信讒言,疏遠賢臣,拒諫飾非,始而為秦使張儀的花言巧語所惑,背齊聯秦,繼而輕舉妄動大舉伐秦,喪師失地,最後為秦昭王所誘,客死於異國。襄王繼位後,不僅沒有改弦更張,遠小人而親賢能,反而變本加厲,竟至於忘記君國大仇,與秦聯姻結好,其腐朽愚昧有甚於懷王。據《史記 楚世家》記載,懷王於頃襄王三年客死於秦後,“襄王七年,楚迎婦於秦,秦楚復平。”“十四年,楚頃襄王與秦昭王好會於宛,結和親。”“十六年,與秦昭王好會於鄢。”“十九年,秦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北地予秦。 ……二十一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敗,遂不復戰,東北保於陳城。 ”於此可見楚襄王不思振作、與殺父仇人握手言歡終於慘敗以至割地遷都等種種衰敗之狀。楚國的國勢雖然日趨式微,可是作為國君的襄王卻沉湎於驕奢淫佚的生活中。他帶著侍臣們到處遊賞,或登高唐之臺,或遊雲夢之浦,想入非非,樂而忘返。襄王如此追求享受而置國家衰敗於不顧,身為侍臣的宋玉感到憂慮,於是便借風為題,寫了這篇賦。

    本文先總寫風之由小而大、由盛到衰的形成消長過程,然後分別寫雌雄二風的特有情狀。雄風在深宮內苑中飄蕩徘徊,春天則喚醒樹木花草,奇葩異卉因之而生長,桂椒之樹得以芳香。當它翱翔於池水這上時,會激起層層漣漪,搖曳多姿。而在秋冬之際,則“迴穴衝陵,蕭條眾芳” ,在洞穴山陵之間迴旋,花草因而枯萎凋零。這種風吹在人身上,或“慘悽惏慄”,使人感到寒意。或“清涼增欷”,使人讚歎。總之,雄風吹人,“清清泠泠”,其作用是“愈病析酲,發明耳目,寧體便人。”這便是屬於楚王而使楚王感到暢快的雄風。

    至於那屬於庶民百姓的雌風,卻完全相反。它從冷僻的里巷間刮起來,捲起塵土,侵入門戶,攬動沙土,吹起死灰,揚起骯髒的東西和腐爛的垃圾,歪風邪氣就是如此襲擊窮室陋居,肆無忌憚地刮進老百姓的住房之內。這種風吹到人身上,不是叫人心煩意亂,就是帶來悶熱令人生病,它被吸進胸中,就造成痛苦,生病發熱;它吹到人的嘴唇上,唇上就生瘡;碰到眼睛,就害眼病;人們得病後嘴巴顫動,病苦莫名,陷於半死不活的境地。

    宋玉描寫雌雄二風的不同的情狀,實際上是寫出了楚王與庶民之間的貧富懸殊,藉以諷喻統治者,使其有所警惕,正如陳第所說:

    夫風豈有雌雄,人自雌雄耳。以雌雄之人而當天風之飄颯,判呼欣喜悲慼之不相伴也,則謂風有雌雄亦可。……人君苟知此意,則加志窮民,又烏能巳。(《屈宋古音義》)

    陳第的體會是正確的,說明《風賦》具有積極的思想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戰國後期人民的疾苦,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貧富不均的現象提出了非議,提醒國君不要過於驕奢,這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

    《風賦》在藝術上也頗有成就。

    首先,作為賦體來說,它的出現有其歷史意義。劉勰說:

    賦也者,受命於詩人,拓宇於楚辭也。於是荀況《禮》《智》。宋玉《風》《釣》,爰錫名號,與詩畫境。(《文心雕龍·銓賦》)

    在這裡,劉勰指出荀子的《賦篇》和宋玉的《風賦》《釣賦》是來源於《詩經》,從《楚辭》發展而成的。在文學史上,這些作品首先正式用了“賦”這個名稱,由此與《詩經》分流,自成文體而另闢境界。這段話極其扼要地點明賦的來龍去脈,後來的漢賦便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賦體在表現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特點。劉勰《文心雕龍》說:

    賦者,鋪也,鋪採摛文,體物寫志也。

    就是說,賦要鋪陳詞藻講究文采,具體描寫事物來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風賦》就是如此,文中描寫雌雄二風的具體情狀,儘量鋪排形容,注意動態、聲響和色彩的描繪,想象豐富,詞藻華麗。劉勰說:“自宋玉、景差,誇飾始盛。”指出辭賦中誇張形容之風是從宋玉開始的。到了漢朝,漢賦的作家們更以追求誇飾為能事,從而產生堆砌詞藻之弊,造成了形式主義的風氣。宋玉的賦還是以諷喻為主的,他利用襄王贊風之機,以風為喻,巧妙地向襄王進行諷諫。可是到了漢代,大多數漢賦,都是主次顛倒,以歌頌王朝聖明為主要內容,而諷諫部分則成為與全文若即若離的尾巴。

    其次,本文極其細緻而生動地描寫了風自形成、擴充套件和平息的過程以及雌雄二風的不同表現和結果。如“風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離散轉移”,整個一段,用不同的動詞準確地把風的消長過程具體地寫出來,其間的過程交代很清楚,使人如親眼看到了風的行蹤。再如,對雌雄二風,也結合不同的生活環境,緊緊扣住它們的不同表現和作用來寫,所用動詞和形容詞無不符合各自的特點,對比強烈,富有感情色彩。作者能作如此生動的描寫,是因為他對風作了細緻入微的觀察,善於捕捉風的動態,然後選用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加以形容描寫民。才能達到這樣傳神的境地。

    再次,是語言運用上很有特色。本篇在敘述交代情況時運用散文語言,而在描寫形容風的具體時則採用詩的語言,具有韻律美,這樣,在語言上形成了韻散相間、參差錯落的特色,既有自由之美,又具整齊之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後面三段具體描寫風的部分,作者按照物件的不同採用不同的韻腳。如寫風的消長過程時,多用上聲韻,口、下、怒、迕、莽,均為上聲。上聲念起來聲音猛而強烈,能夠表現出風勢的種種動態。形容雄風在深宮內苑迴旋徘徊的情景時,則押平聲韻,“降”“宮” 押韻;“上”“蘅”“楊”“芳”“堂”“房”押韻;“慄”“欷”押去聲,是因為表現寒意的緣故。這一段主要押平聲,平聲高而悠揚,與雄風的清涼暢快的狀態正相配合。至於描寫雌風時,先是押下平聲,接著寫其中人之慘狀時,則轉押入聲韻:“邑”“溼”“怛”“熱”“ 蔑”“獲”“卒”,當中除了“中唇為眕”的“眕”字不是入聲字,幾乎句句以入聲字結尾。入聲字的短促急迫的聲調有力地烘托出窮苦百姓生活在苦難之中的慘景。宋玉當時不可能有完整的四聲平仄的知識,但本文在韻律上如此講究整齊,不能不承認這是作者精心地錘鍊語言的結果。他是從具體的感受出發,自然而確切地找到了能體現這種感情的富有音樂美的語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見過哪些特別優秀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