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燈市口談古論今

    蘇聯、美國和大不列顛之間的相互關係面臨重重問題,他們是揹負著這一沉重包袱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意識形態的對立、政治體制和安全利益理念的深刻差異,使國家間關係正常化的基礎變得極不牢固。蘇聯直到 1933年才與美國建立外交關係,與大不列顛儘管早在 1924 年建交,但 1927 年曾一度中斷,德國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的出現成為全球共同的威脅,從而在客觀上催生了新的利益共同點,促使蘇聯的政策向尋求有西方民主國 家參與的集體安全方向傾斜。但是,雙方的互不信任程度以及把這一威脅轉嫁給他人的想法愈加強烈。1938 年簽署的《慕尼黑協定》的目的就是孤立蘇聯,旨在使蘇聯單槍匹馬面對 A. 希特勒)德國,英法竭力將納粹侵略東引,這反而促使斯大林在尋找集體安全時選擇了與希特勒媾和。一貫主張與西方民主國家進行合作的 М.М. 利特維諾夫時任外交人民委員會人民委員一職,其後被忠於斯大林的В.М. 莫洛托夫所取代,之後的10 年間,莫洛托夫一直是領袖對外政策的左膀右臂。

    斯大林從希特勒那裡得到了比民主西方更多的承諾:儘管只是暫時降低德國的威脅、緩解蘇日矛盾、在蘇聯西部邊境建立寬闊的緩衝區徹底緩解該地區的壓力。最主要的成就就是贏得了戰略空間,用莫洛托夫的話說便是,可以“讓德軍遠離”蘇聯邊境。同時,還出現了將德國侵略西引的希望,以此對《慕尼黑協定》以牙還牙。斯大林希望希特勒深陷西線戰場,蘇聯便可以贏得足夠的時間進行戰爭準備。

    1939 年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及隨後爆發的蘇芬“冬季戰爭”使莫斯科與倫敦和華盛頓的關係急劇惡化。英法軍界甚至制定了進攻蘇聯的戰爭計劃,包括轟炸巴庫煉油廠。但是,即使在這個時期,F. 羅斯福和 1940 年5 月剛剛上臺的丘吉爾也沒有自毀連線斯大林的橋樑。丘吉爾深諳斯大林在1939—1940 年間的所作所為是迫於地緣政治原因,並認為在遏制納粹進一步擴張方面具有潛在的益處。他委任工黨左派黨員 S. 克利普斯為新任駐莫斯科大使,希望藉此贏得斯大林的好感。克利普斯向斯大林轉交了丘吉爾 1940 年 7 月 1 日寫給斯大林的第一封信函。在信中,英國首相對納粹德國迅速擊潰法國感受記憶猶新,因此建議斯大林摒棄前嫌,就防止“德國肆虐”歐洲而採取協同動作進行談判,包括採用在巴爾幹劃分責任區的方法解決問題。斯大林懷疑倫敦再次企圖讓蘇聯與德國發生正面交鋒,因此迴避了倫敦的對話建議,並向柏林通報了英國的試探。丘吉爾的信函沒有得到回覆,而遠在莫斯科的克利普斯被迫與克里姆林宮保持距離,儘管他對蘇聯存有好感。丘吉爾於 1941 年 4 月 19 日發出的第二封信函同樣未得到回覆,在這封信中,丘吉爾簡明扼要地告誡蘇聯,德國的裝甲坦克師已從羅馬尼亞投送到了波蘭。蘇聯情報部門也多次預警德國正在準備進攻一事,斯大林都不予採信,他仍然認為這種警告是虛假情報,旨在挑起蘇德衝突。毫無疑問,英美提供的這些嚴詞警告確有自私的成分:華盛頓和倫敦與其說關心蘇聯的安 全,毋寧說關心的是“鼓動俄華人奮起反抗”,正如艾登在致丘吉爾的信函中所言。蘇聯如果做好了反擊敵人進攻的準備,自然可以對德國軍隊實施較長期的抵抗,從而給西線留有喘息之機。斯大林的疑心因 P. 蓋斯的使命問題而進一步加重,克里姆林宮認為這是英德聯合反蘇的陰謀企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追求白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