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畫著

    我覺得寫好影評,首先你要把這部電影看透徹。分析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各個角色的演繹是否跟電影本身相契合。場景和細節是否處理到位。然後用心去感受,反覆推敲電影的精彩之處。評價要分析到位,實事求是,見解獨特而有新意。

  • 2 # 四匆

    寫好影評這事,光是認真是不夠的。

    第一需要有底蘊,才能旁徵博引,豁然貫通。故事是怎麼講的,同類題材有更好的嗎?導演這麼做是為什麼,演員有什麼出彩,以前是怎麼表現的?只有閱盡千片才能信手拈來各種花絮。

    第二是審美能力,你去評爛片,超過五個字就會遭受嘲笑。一部好片,你的配圖是複製海報還是有個人視野,能不能為文字內容服務,這些都會體現你的level。

    第三是文字情懷和表達能力。或犀利或幽默或溫情,這才是評。一部電影有千萬觀眾,很多人都能寫,你有風格有視野才是自己的評。寡然無味的堆砌內容,弄十大什麼的之類,只能糊弄小白。

  • 3 # 幻影2052

    寫好影評,在於內涵。

    我很少寫影評,但是我看過很多電影,一部電影很多人來寫影評,但是有人寫得很好,讓人覺得意味深長,而有的人寫的很寡淡,就像杯白開水一樣索然無味。電影都是同樣的電影,他們的差別就在於內涵,同樣的內容有人能看了得出很多道理,並把它透過文字表達出來,有人能看到很多更深層次都東西,把它挖掘出來,寫出來,一個好的影評人能發現別人很難發現的東西,讓很多看不明白電影的觀眾透過影評而看明白,知道電影的中心思想和內涵。而普通的影評人寫出的都是電影表象的東西,只是把劇情大概的陳述一下,這樣子和觀眾自己看有什麼區別,你並沒有對電影表達自己的看法,給觀眾一些他們看不到的東西,那就失去了影評的意義了,這也不能稱為成功的影評。

    寫好影評最基本就是把電影看透了,一次不行就多看幾次,我們看電影第一次也就是走馬觀花而已,並不能看到更深層次都東西,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影評人一定要多看兩次電影再寫影評。

    寫好影評要條理清析,讓人看得明白,對於不懂的地方,多找資料,要圖文並茂,這樣看起來更好看。

  • 4 # 已解除安裝消號中

    寫影評這種事多少還是要有點扎實的文學功底,至少寫出來評論要有根有據,能傍徵博引的告訴觀眾你所說的觀點是什麼,你要表達的東西不要說完全能讓觀眾接受或者贊同,但至少要大眾能有同感。而所有的影評都是對正能量的影片去展開,一個好的影評會影響觀眾的參觀想法,觀眾會不會因為看了影評而去電影院,去看了後會產生什麼樣共鳴?所以影評也是需要負社會責任的。

    以下幾方面可做參考。

    第四,對整個影片的劇情推進能瞭然於心,知道影片講的是什麼故事,影片需要表達出來的是什麼,至少是正能量的吧,不然這個影評就失去意義了。

    第五,對當前社會需求的精神文化要有清晰的認識,知道觀眾需要什麼樣的題材故事,而影片是不是當前需要的。

  • 5 # 夢雨聲入眠

    影評是個人觀看一部電影后,對這部電影做出的一種直觀感受,受限於每個人的文化程度、心理差別、人生閱歷等因素的影響,影評的客觀公正性可能會受到影響,想要寫出一篇合格的影評,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拋去個人感情

    一部電影的風格,往往帶有導演強烈的個人風格,如果你對某個導演有些成見的話,很容易把這種情緒帶到影評中去,這無疑是不公正客觀的,也是不利於影評的客觀性的。

    少些個人借鑑

    我們寫影評的時候,往往會先去看一些別人的評論,雖然可以發現一些別的角度,但對於你個人來講,是會影響你的思維的,影評最大的價值就是可以從一部電影中理解出完全不同的意思,如果借鑑的過多,隨波逐流,那就失去了影評的意義了!

  • 6 # 昭陽young

    很多人覺得影評好寫,不就是吹噓一下電影好看或者貶低一下電影不好看?也有人覺得影評很難寫,要客觀地透徹分析一部電影,既要專業精準,又要有趣具有可讀性,所以很難。在閱讀相關書籍之前,我持後一種態度,認為影評是很難寫的體裁。

    《如何寫影評》從電影知識鋪墊,到各類電影寫作詳細指導,幫助讀者儘快從美學角度、電影歷史、型別等方面可下筆寫出觀影感受。從看、思、寫三個步驟來說,《如何寫影評》手把手地教讀者如何看懂電影,並將從電影中習得的知識寫出來,分享給更多的人。

    看:與電影交談

    電影這門藝術,用聲、光、影講述故事。我們看電影的時候,電影中涉及的技術就很容易被觀眾忽視,而為了寫影評的觀影,則會帶著謹慎的細緻眼光去觀賞,去辨別畫面或者聲音的細微之巧妙。

    《如何寫影評》中,蒂莫西·科里根細緻地講解了觀摩電影的術語,敘事、情節、鏡頭語言、視點、場面排程、服裝、音效、燈光技巧、構圖、特寫鏡頭、景框、攝影位置、剪輯方法等等,在學習了這些專業知識後,再看一遍電影,會有很多收穫。

    例如口碑老電影《控方證人》(1957年版),如果沒有專業術語,恐怕只有 “哇,這電影真是神轉折!”這種膚淺的看法,但是如果瞭解一部分專業術語之後,我們就會發現,電影中的導演真可稱得上心細如髮,演員的演技也是讓人心服口服。

    從景框中的畫面佈局舉例來說,《控方證人》的畫面佈局都十分用心。中景中的律師辦公室,背景嚴謹,成套的書以及繁而有序的辦公桌,就連每一件物品的擺放都十分巧妙。全景中的開庭場面,也是電影史庭審中的經典,有序而莊重,庭審畫面嚴肅,卻吸引眼球。

    從敘事情節來說,依託了阿加莎女士的小說藍本,電影《控方證人》的架構十分完美,再加上風趣幽默的人物臺詞,讓觀眾深深被絲絲入扣的懸疑反轉吸引。男主角韋菲律師(查爾斯·勞頓飾演)身體虛弱,卻執意對抗監督他的護士,通過幾次違抗護士的細節,電影中這個固執工作的病胖子,一下子就鮮活起來。關於道具中的很多細節,也有巧妙推動劇情發展的作用,律師的雪茄煙、小藥片、律師家中的升降梯等等,都很值得玩味。

    從電影主題來說,《控方證人》讓觀眾從對案件較真和對律師敬佩,再到對被告人的痛恨,直至韋菲律師最後計劃無條件幫助瑪琳·黛德麗飾演的妻子打官司,似乎是在告訴觀眾:正義可能一時被歪曲,但永遠不會被湮滅。一如結尾時律師糾正護士的話:“不,她不是殺了他,而是處決了他”。影片傳達給觀眾對感情、道德、法律、公正、真實等等多重問題的追思。而往小處說,從電影中一直精心籌劃為丈夫開脫罪名的妻子,最後卻發現自己幫助的不過是一個忘恩負義又心狠手辣的渣男,這也告誡了觀眾:錯了,就是錯了,更不要試圖為犯錯誤的人掩飾,無論這個人是誰。有的用心換不來真心,人性,是最無法揣測的。所以,如果我們有正確的是非觀,這種堅持對的觀念,說不定哪天會拯救自己一命。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只是用眼看,很難將電影中產生的感想或者疑問記錄下來,所以隨身帶著筆記本,記錄下來,就很有必要。蒂莫西·科里根教授在《如何寫影評》中安慰了讀者:沒有人能只看一遍電影就寫出優秀的影評,所以,在寫影評之前,不妨多看幾次電影。當然,這其間還要蒐集電影的有關資料,只有足夠了解電影的相關資訊,才能對電影有更全面的認識。

    還拿之前的《控方證人》來舉例,我們如果透過查詢資料,可以知道這部電影曾經當年的多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影片中的律師和護士在現實中是夫婦,飾演律師的勞頓還曾經在自家假裝在游泳池遇到心臟病發作,嚇壞了當時的妻子,也就是影片中的護士。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知道當年影片中風情萬種的克里斯汀(瑪琳·黛德麗飾演)當時出演影片時已經是56歲的高齡,這位名震好萊塢的德裔女演員,本身也是一部值得探究的傳奇。更令人驚奇的一件事是,飾演丈夫萊納德的泰隆·鮑華在拍完這部電影后,在西班牙工作時突發心臟病去世,《控方證人》成為他的遺作。這些資料在影評中,信手拈來地說上一兩件,都可以讓影評更具有趣味性。

    思:對電影反思

    看完電影,蒐集好資料,並做好筆記後,就要思考如何下筆寫影評了。這時的思考,將所看所感所想有機結合的過程。《如何寫影評》中,對構思階段提出兩個關鍵點,即:主題和意義。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的主題,有時是多個主題交織,寫影評時,我們需要挑選其中一個能寫得順手的主題。而意義則是影評的評論部分,將電影的意義總結出來,並能用術語將電影中關於彰顯主題和表達意義的情節和細節合理表述出來,所寫的影評就會高出一個層次。

    關於如何確定影評的主題,《如何寫影評》書中教了我們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問問題。在看完電影之後,可以問自己一系列問題,例如:影片的片名和情節有什麼聯絡?為什麼電影以這種方式開場?電影是在什麼時候拍攝的?為什麼影片以這種畫面結束?這部電影的風格如何?哪些鏡頭是最重要的……在回答了這一系列問題之後,影評的主題也就自然而然地進入腦海。

    還以電影《控方證人》為例,電影本身情節改編自“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那麼我們可以找到小說閱讀,從中找出電影和小說的異同,電影版的故事比小說有哪些突破之處?導演改編的目的是什麼?這部電影是不是導演的一貫風格?

    再比如,經典影片《黨同伐異》的主題十分鮮明:期盼和平,杜絕黨同伐異。但這樣一個大話題,直接放在影評開頭,似乎有些喊口號一樣的空洞和虛大,但如果在查閱資料後,換個角度來說,《黨同伐異》這部佳作的佈景和道具等等電影籌備物料耗資巨大,讓導演大衛·格里斐斯負上沉重債務,這樣從投資角度來說這部好電影的製作之精良,更讓人難忘。

    《如何寫影評》中,關於如何下筆寫影評,有六種可以著手去寫的方法,分別是:歷史法,民族電影,影片型別,作者論,形式主義,意識形態。

    歷史法是常用的影評寫法之一,這裡簡要解釋一下。所謂歷史法,就是追溯電影的歷史,從電影史的地位和歷史發展角度來寫,例如不同年代的佈景、製作條件、影片工廠的沿革、導演的風格沿承、電影與受眾的關係等等。

    例如,如果說默片,20世紀初的經典作品數量不少,它們的歷史風格是什麼?同樣是喜劇,默片喜劇和黑白有聲喜劇,或者比較20世紀50年代和現今的喜劇有哪些相同和不同?3D影片《阿凡達》,開創了3D影片票房的新高度,是劇情吸引人還是新技術更有誘惑力?如果我們要評價《敦刻爾克》這部影片,能否從戰爭片的歷史對比來寫?

    其他的寫作方法可以參考書中內容學習。

    影評是一種實用的寫作體裁,需要客觀,也需要一定的電影知識。閱讀專門的影評寫作類書籍對下筆很有幫助。

  • 7 # 人人都是影評家

    寫影評可以從幾方面去寫,影片的主題思想、人物角色、藝術手法、商業價值。

    主題思想主要是分析這部電影所傳達的思想。

    人物角色,可以分析他/她的性格特徵、內心動機、社會地位、身份、時代背景、所代表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等等。

    藝術手法有:蒙太奇分析、拍攝技巧、音樂、對白、畫面、劇作結構等方面。

    商業價值:使用者定位、票房、趨勢等。

    https://www.toutiao.com/c/user/82622621651/#mid=1590039057092615

  • 8 # 江湖影壇

    影評,你要分兩個來看,電影和評論。一部電影最起碼先完全的投入進去看一遍,什麼也不要想。等看完之後,再回想一下,回到電影找到那個片段,然後思考為什麼會讓你記住這個情節。第二就是評論,你要知道,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所以不用在意別人的想法。一部好的電影必定會有一個主題,或者是想要表達的思想,就我自己來說,我會根據它的主題來進行評論。

  • 9 # 林中小妖山下小道

    影評是對電影的一種欣賞,就像欣賞詩歌一樣,需要反覆去觀看,去思考,對於難懂的電影,多看幾遍,加深印象,特別注意電影中細節的觀察,從中更好的賞析,從而在寫影評的時候才能寫出自己的感想。

    首先,認真觀看每一部電影,對於特寫的鏡頭觀察一定要仔細一些,這樣可以保證賞析的更加到位,才能更好的理解欣賞。

    其次是觀察人物的交談對話與人物的性格是否相符,這對於影片至關重要,聽聽人物的對話,與人物角色的動作和神態是否一致,為接下來的賞析做好準備。

    接下來從人物的眼神和神情進行賞析,人物的心裡變化才是最值得賞析和解析的,有些人物的神情讓人琢磨不透,具有賞析的必要,以便寫影評感想。

    好的影評一定是要寫出自己的見解,把對人物的真情實感用文字表達出來,這即是對電影的尊重,也是尊重自己。

  • 10 # 木君山

    影評,首先你要認真把影片看上至少三遍,值得寫影評的電影,不看上三遍,是對作品的不尊重。

    影評不是簡單的故事情節描述,也不是對電影的渲染包裝。

    影評,是你剝絲抽繭的找到,導演想透過這部作品向觀眾表達什麼?是編劇為什麼要完成這部作品。

    所以,一部好的影評,要獨立成文,要獨立成為一部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江疏影出了名的會穿,她真的那麼時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