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麻辣戰爭

    德軍在短時間內拿下捷克的蘇臺德地區,佔領波蘭、丹麥、挪威、比利時,滅亡法國,將英國逐出歐洲大陸,雖然連戰連勝,但是,德國已經感覺到資源不足,難以支撐龐大的戰爭機器。

    如果擊敗蘇聯並佔領蘇聯的西部地區,第一,可以將大量蘇聯退役士兵補充進德中國產業界,彌補產業界勞工不足的問題;第二,可以獲得烏克蘭的廉價糧食;第三,可以獲得高加索地區大量的石油;第四,大英帝國將被進一步孤立;第五,雅利安人遷徙到蘇聯西部地區可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根本性地改變德國資源不足,國土縱深不夠的局面。

    好處太多,值得幹一票大的。

    那麼,為什麼德軍能擊敗蘇軍呢?

    蘇聯從1930年開始的軍隊大清洗,大批蘇軍軍官被處死或流放到開戰時,有四分之三的蘇軍軍官入職時間沒超過一年,全是新手的節奏。

    事實表明,蘇軍的戰鬥力遭到極大消弱,舉一個明顯的例子,1939年底蘇芬戰爭爆發,面對常備陸軍僅有3.2萬人的芬蘭,蘇軍竟然調集三十多萬大軍,一千多輛坦克,八百多架飛機,全面進攻芬蘭,在進攻連連受挫後不斷增兵,總計投入超過百萬大軍,花了三個半月時間,才艱難擊敗芬蘭,最終還沒能佔領芬蘭全境。

    據蘇聯自己公佈的數字,這次戰役蘇軍傷亡約20萬,損失坦克超過兩千輛,而實際損失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所以希特勒認定,蘇軍不堪一擊,而德軍裝備精良,具有充足的戰鬥經驗,絕對的質量優勢完全可以碾壓蘇軍的數量優勢。

  • 2 # 愛看愛思考

    從事後看來,當時的蘇聯也準備向德國發動攻擊。蘇德邊界上的地雷被全部起出來了,西部方面軍所屬的空軍被全部擺放整齊在飛機場上。結果使得德軍的空襲效果奇佳,幾乎所有的作戰飛機幾乎全部被摧毀在地面上了。從而造成了開戰初期,蘇軍部隊就失去了制空權。現代化戰爭,沒有了空軍和制空權?地面部隊就是被屠殺的份。開戰兩個月,蘇軍被俘將士高達幾十萬。這個就是戰略級別的錯誤!

  • 3 # 懷疑探索者

    希特勒進攻蘇聯主要是,第一,出於他本人信念上的仇恨,第二,懼怕蘇聯向德國西邊發起主動的進攻。其實,不僅僅是希特勒仇恨蘇聯,即使是整個西方,都對蘇聯非常的厭惡。希特勒代表了當時的德國,可是,邱吉爾,羅斯福這些希特勒的對手,他們也非常不喜歡蘇聯。在西方人看來,蘇聯比德國更加可怕。如果說同盟國對德國的厭惡指數是100,對蘇聯的厭惡指數就是200。希特勒一直就討厭蘇聯,對蘇聯是深惡痛絕,佔領蘇聯,把北極熊打趴下,是希特勒的夢想。只是出於戰略矇蔽的目的,希特勒才和蘇聯簽訂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但希特勒隨時打算親手撕悔這個條約。之前,俄羅斯曾經入侵過波蘭,被波蘭打了回去,俄羅斯吃了虧,死了不少人,這個仇就結大了。斯大林執政時期,看希特勒打算搞波蘭,他就和希特勒搞了聯合作戰,和德國一起瓜分了波蘭,算是報了仇。希特勒把老林子這種卑鄙手段看在眼裡。他明白,只要蘇聯一有機會,肯定會背信棄義,別看現在德國軍隊很厲害,但是攤子鋪的很大,說不定哪一天蘇聯就會主動向德國進攻。希特勒把老林子的為人看的清清楚楚,為了避免戰略上的被動,不如先下手為強,一鼓作氣把來自蘇聯的威脅徹底解決了,然後利用法國的工業基地,凝聚力量與美英一決雌雄。這是希特勒當時的真實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希特勒任用曼施坦因等人實施了"閃電戰",想一舉把蘇聯粉碎。可是,這次他失算了。如果倒退十年,蘇聯不是德國的對手,可是現在蘇聯已經是一個工業化強國,打敗它的難度增加了10倍。

  • 4 # 優己

    希特勒撕毀和約是遲早的事,假如不跟蘇聯翻臉,把整個德國抵押給蘇聯還債都不夠!希特勒這是債欠多了跟債主翻臉,剛好可以賴賬不還了!整個德國在希特勒執政後,德華人的糧食大部分是由蘇聯提供的,德國發動進攻西歐的戰爭所需燃料全部由蘇聯提供!也就是說,沒有蘇聯的物資供應,德國基本沒法佔領西歐!

    當時,德國的糧食跟燃油必須依賴進口,而進口的渠道只有兩個,一個是海運走波羅的海,一個是走陸路經波蘭從烏克蘭進口。希特勒選擇後者,因為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就是因為英國海軍封鎖了波羅的海!德國當時跟蘇聯談判,由德國幫助蘇聯改進工業生產系統,交換蘇聯烏克蘭地區的食品燃油交易權。但是,德國賴賬,蘇聯的食品跟燃油不斷輸送到德國,德國卻一直沒有動手幫助蘇聯更換工業系統。

    蘇聯當時非常怕德國,因為俄華人常年跟日耳曼人打仗,一直都是被虐的!而且蘇聯比法國更瞭解德國,知道德軍的恐怖!因此,蘇聯一直表現得很低眉順目,不管德國提什麼條件都會滿足!這是希特勒狂妄的叫囂三個月滅蘇聯的主因!

  • 5 # 蝸牛沒腹肌

    為什麼希特勒敢不顧原來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進攻蘇聯?,其實是有兩個原因的,其中一個是因為進攻蘇聯是他統一世界的程序中必須要的一步,第二個原因當然是元首自己認為自己擁有能夠徹底戰勝蘇聯的實力。

    因為在進攻蘇聯之前,德軍的閃電戰可是讓整個世界都被嚇得瞠目結舌,能夠非常快速的佔領法、波蘭這些歐洲強國,大英帝國的30多萬遠征軍也被打得多丟盔棄甲。一場勝戰接著一場勝戰,無論是誰在拿到這樣的成績之後肯定都會非常迷信自己的實力。

    於是這個時候德國就已經自信心膨脹了,雖然德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戰爭機器,但是要是維持這樣的機器執行那可是要有很多能源做支援的,但不幸的是德國沒有那麼多能源供軍隊使用,所以他們不得不去掠奪其他國家的資源。事實上,德軍閃擊歐洲的鋼鐵、航空鋁、糧食、石油等物資,都是斯大林同志提供的,這位獨裁者甚至幻想著加入軸心國一起瓜分世界。

    而且在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也是很快的就佔領了蘇聯的西部主要地區,這樣一來可以讓蘇聯的人去德國做勞工,就擁有了更多的生產力;搶奪來的農田和油田、礦山基本可以保證德國戰爭機器的運轉,這才是德華人想要的,將戰爭資源牢牢抓在手裡。

    希特勒之所以頂著將領們的壓力,堅持暫緩進攻莫斯科的戰役而去爭奪烏克蘭,就是因為他眼裡爭奪資源才是閃擊蘇聯的真正意圖。這樣的資源可是戰爭的戰略性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哪一方面能夠將這些資源準備的非常到位的話,那麼戰爭在還沒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贏了將近一半了。所以僅僅是為了能源這個基本的問題,德國就有足夠的理由進攻蘇聯,因為這樣做的好處很多,還不止上邊說的那樣。

  • 6 # 光芒萬丈34957

    現在東歐只剩俄羅斯慶祝二戰勝利大遊行,烏克蘭,波蘭,波羅的海三國,都不認為德國是入侵者,恨蘇聯比恨德國還多,說明蘇聯失道寡助。

    如果不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把美國拖入二戰,整個西方世界是希望看到希特勒打敗蘇聯。

    二戰,日軍,蘇軍是公認的最壞的兩支軍隊,所有參戰國家都很討厭這兩國軍隊,認為沒有人性,不配稱作軍人。

    赫魯曉夫全面否定斯大林,也認為斯大林不配做蘇軍統帥,比希特勒還冷血。

  • 7 # 高中數學鄧老師

    雖然之前,納粹德國和蘇聯一起進攻波蘭,並瓜分了波蘭,還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是蘇聯最終遭到了德國的進攻!因為德國註定是要進攻蘇聯的!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德國一直有稱霸歐洲大陸的野心,它就必須打敗蘇聯。只有蘇聯能威脅到德國,並且蘇聯實力雄厚!

    2.德國一直堅持反共的立場,還與日本,義大利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它的反共立場,就決定了它遲早會進攻蘇聯,將當時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扼殺掉!

    3.英美的綏靖政策,企圖禍水東引,他們希望德國進攻蘇聯,西方和納粹德國在反共反蘇上是高度一致的!後來的英美推遲開闢歐洲第二現場就是出於這個考慮,讓兩個敵人蘇聯和納粹德國相互撕殺和削弱,他們好漁翁得利!他們樂意見到德國進攻蘇聯!

    4.雖然德國很快征服了法國,法國投降,但是在進攻英國的過程中,希特勒沒佔到便宜,沒能征服英國。希特勒不得不轉而進攻蘇聯。

    5.蘇聯擁有豐富的資源,無論是糧食,還是煤炭,鐵礦,還有石油,這都是很重要的戰略物質!如果德國打敗了蘇聯,他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戰爭物資的供應,將戰爭進行下去!所以,德國為了資源,也遲早會將槍口瞄準蘇聯!

    6.蘇聯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斯大林不相信德國會進攻它,他太麻痺大意了。這就給了德國可乘之機!!!

    7.德國已經得知了,蘇聯經過大清洗運動,損失慘重!很多優秀的將軍和指揮員被斯大林處決,蘇軍空前的虛弱,德國就更加膽大,認為蘇軍不堪一擊,認為蘇聯很快就會戰敗,於是進攻蘇聯!

  • 8 # 考古者說

    希特勒為什麼會在還沒有完全征服歐洲大陸,和孤懸大陸之外的英國之前,就迫不及待的撕毀蘇德條約,情願冒著雙線作戰的風險進攻蘇聯呢。

    入侵蘇聯其實是希特勒稱霸世界野心戰略,其中的重要一環和既定方針。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被剝奪了大量的領土,希特勒上臺時就在拼命鼓吹恢復1914年疆域,而且德國的目標不應該僅僅只是“恢復1914年的疆域”,而且還要實施“邁向未來的土地政策”,而為了實現這一政策,不可避免的要實行擴張。擴張“首先考慮德國及其周邊國家”。這是希特勒對於一戰時德意志帝國稱霸世界的擴張主義思想的繼承。

    另外希特勒十分垂涎蘇聯遼闊的疆域和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別是位於高加索地區的石油和烏克蘭地區的糧食資源,這些都是德國戰爭期間急需的物資。“幅員遼闊的俄國擁有無盡的寶藏,德國必須在經濟和政治上控制這一地區”,基於這一點德國才能有能力對各大洲作戰。

    還有就是希特勒固有的種族主義偏見以及對歐洲革命的恐懼,暑期採取一貫的仇視社會主義蘇聯的態度。他宣稱斯拉夫人是“劣等種族”,認為蘇聯會是日後德國稱霸世界的一塊絆腳石。

    為什麼希特勒甘願承受雙線作戰的壓力呢。

    當時德國陷入對英作戰的僵持中,希特勒對於跨過海洋的登陸作戰沒有太大成功把握,即使德軍可以透過大規模的海上運輸到達英國沿海,還要面臨著英軍十分完善的岸防部隊和火力系統,會給德軍造成巨大的傷亡損失。

    另外希特勒曾經多次說明,即使是戰勝英國曾經龐大的日不落帝國會土崩瓦解,但是德國卻無法從中獲得任何好處只能是其他國家坐收漁翁之利,這是不划算的。

    與此同時,位於東線的蘇聯積極的擴軍備戰,長此以往,拖下去德國對於蘇聯的戰略優勢將會不復存在。

    另外長時期對英作戰計劃的耽擱,停滯不前,德國國內已經湧現出厭戰情緒和和平思潮,因此急需要一場戰爭來轉移國內輿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馮提莫能不斷的上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