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大將軍威武K
從19世紀中後期開始直到20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整個世界幾乎是在西方帝國主義體系的掌控之下,眾多的東方落後國家完全受其宰割和奴役。但是就在西方國家稱霸全球的全盛時期,其內部卻自相殘殺了起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便是在他們自相殘殺後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
於是,蘇聯和蘇聯模式就成了無數飽受壓迫、奴役的落後國家改變自身狀況的Phantom和捷徑。
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於帝國主義國家來說,蘇聯不僅僅是意識形態上的死敵,同時也威脅著他們在全球範圍內的既得利益。
納粹德國興起後,果斷拋棄了前任開拓殖民地的戰略,制定了奪取領土、開拓生存空間的大陸政策,而目標就是那個地大物博的蘇聯。
並且,納粹黨的宣傳也十分到位。趁著30年代初期經濟大蕭條的時候,他們鼓吹德國之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敗,主要是俄華人列寧和他領導的布林什維克黨煽動所致,而列寧在落難時和他後來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曾經得到過德皇威廉二世的保護和資助,而德皇這樣做是為了迫使俄國退出戰爭,結果沒想到適得其反。受無數北歐神話傳奇薰陶、眼下正飽受大蕭條帶來的飢寒交迫困擾的德華人民信以為真,他們也相信戰無不勝的德國軍隊絕不會被打敗,而是布林什維克、猶太人、共和國政府在背後捅刀子。
在納粹黨鼓吹的“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為德華人民取得每天的麵包”口號激勵下,德華人民駕著隆隆的戰車跟隨納粹的戰爭機器殺向了東方。
-
3 # 桃花帶淚飛
直到現在,西方都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因為他們的私利得不到滿足,他們所謂的‘’叢林法則‘’得不到實施。所以‘’美國利益至上‘’及其衍生的思維甚囂塵上,於是抵制‘’一帶一路‘’、各種退群、無視“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毫無廉恥地暴露無遺!
-
4 # 不正經的軍棍
德國和蘇聯歷史淵源比較大,德國最仇視蘇聯的,就是希特勒,希特勒這個人,希特勒仇恨蘇聯,原因就有很多了,首先就是利益衝突,其次就是一戰德國的戰敗,最後是種族主義,這些都是觸碰希特勒神經的事情。
我們先看利益衝突,利益衝突上,德國向東擴張,而蘇聯則是向西擴張,兩個國家從原本隔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變成兩國接壤了,希特勒想東進,沒地方了,希特勒眼裡,整個歐洲都是自己的,自己要恢復榮耀,你們斯拉夫人算什麼呢?這也是希特勒進攻蘇聯的原因之一,利益衝突巨大。
而一戰德國的戰敗,這個是希特勒最仇視布林什維克的主要原因。一戰末期,德國其實已經解決掉了東面的沙俄,沙俄內部發生了兩次革命,最後的十月革命誕生了布林什維克,俄華人和德國簽了一個尺度非常大的條約,退出了戰爭。而德國在西線全力頂住協約國的進攻,一戰末期,德國被協約國從法國打了出來,這個時候,基本恢復戰前的狀態。
但是這個時候德國自己內部出問題了,爆發了革命,後院起火,參與起義的人,就是受到了布林什維克和猶太人的影響。最後發生啥了,大家都知道,德華人屁顛屁顛的去籤停戰協議,結果協約國拿出來個投降書,德國算是被騙了,停戰變成投降了,德國很憋屈的投降了。這件事讓希特勒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的,這也是為何希特勒會非常痛恨猶太人和蘇聯人的原因。
種族主義這個問題呢,希特勒一直都是這麼做的,希特勒眼裡,別管東斯拉夫人還是西斯拉夫人,統統不應該活著。希特勒眼裡,法華人應該當下人,義大利人是小弟,猶太人、斯拉夫人應該被消滅。在希特勒的鼓吹之下,德華人就對這些他們眼裡的“劣等民族”非常痛恨。加上前面那原因,希特勒怎麼看斯大林就怎麼不順眼。
其實,這幾方面最主要的就是第一條,利益衝突,誰和自己有利益衝突,我就恨誰。很多人會拿意識形態來說事,其實意識形態不同只不過是個藉口。打個比方,你我兩家挨著,分地的時候,我家多劃了一塊,你家民主,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我家老太爺一個人說了算,你能因為兩家生活方式不一樣就對我不滿麼?還不是因為利益上的衝突麼。
德華人和蘇聯人之間的衝突,主要就是利益上的衝突,一個東進,一個西進,直接就對上了。其實,兩國的利益衝突已經持續數百年了,二戰只不過是最高的一個巔峰。所謂恨不恨,不是打起來的主要原因,所有人都是現實派的,以現在的利益為主。
-
5 # 小小小百科全書
不同於其他的德華人對於蘇聯貪婪的厭惡。希特勒那是真正的憎恨仇視蘇聯人。或者說希特勒憎恨仇視的目標斯拉夫人。要知道我們的元首大人可是一位赤裸裸的種族主義者。希特勒認為歐洲大陸上真正尊貴的人血統只有日耳曼民族的血統是最純正的歐洲血統。其他的血統都是不純淨的。而希特勒之所以憎惡斯拉夫人是因為他認為斯拉夫人是野蠻人的血統。實際上不止希特勒憎惡斯拉夫人。歐洲很多國家很多種族都憎惡斯拉夫人。
法國作家約瑟夫·德·邁斯特爾也說“剖析俄羅斯人,你會發現韃靼人的影子”,“撕下一個俄羅斯人的臉皮,你就會發現一個韃靼人”。而俄羅斯自己也有一句俗話叫做“在俄羅斯人的鍋底,你能找到韃靼人的影子”。這就充分的說明了斯拉夫人血脈的混雜。原本斯拉夫人就被歐洲人視為野蠻人。而斯拉夫人又混雜了韃靼人的血脈。這就更加讓歐洲人避之不及了。
二戰時期德國之所以在沒有拿下英國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開闢第二戰場攻打蘇聯就是希特勒堅持要這麼做的結果。一方面希特勒厭惡斯拉夫人,更加厭惡他們的顏色革命。最後蘇聯人在東歐搞吞併也驚醒了希特勒。希特勒不能再放任蘇聯不管所以就對蘇聯發動了進攻。而且德國透過分析二戰前蘇聯和波蘭以及芬蘭的戰爭判斷蘇聯人戰鬥力很差。希特勒也認為可以在短時間內擊敗蘇聯。所以才毅然決然的發動了戰爭。
德國對蘇聯用兵時期出動了550萬大軍。而當時整個德國的人口才6600萬人口。很顯然德國沒有能力招募如此龐大的軍隊。而希特勒進攻德國時之所以能召集如此龐大的軍隊就是因為一件事。那就是攻打蘇聯解放東歐。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有上百萬的僕從軍和外籍軍團。他們有的是為了信仰追隨德軍。但更多的是為了攻打蘇聯。
當德軍部隊打到東歐那些被蘇聯欺負侵略的國家的最後。他們簡直就感動的要哭了一樣。不僅對德軍絲毫不阻攔而且還積極的參與到德軍對戰蘇聯的戰鬥序列當中。比如波羅的海三國和芬蘭。他們在戰場上打起蘇聯人絕不比德華人差。而且還更加的狠。法華人在二戰時期面對德軍好像是菜雞一樣被蹂躪。但是在法國進攻蘇聯的時候那叫一個勇猛。很多時候法華人拼命讓德華人都汗顏與不可思議。他們也不知道法華人原來這麼強。之所以這些國家能爆發出超乎尋常的戰鬥力。都是因為他們要打的是蘇聯人。有這個理由就足夠他們興奮了。
甚至二戰時期流傳這樣一句話“在歐洲有兩個共同的敵人。一個是納粹,另一個是蘇聯”。由此可見蘇聯人是多麼的遭人恨。
回覆列表
1945年4月,盟軍東西兩線對納粹德國首都柏林進行了合圍。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協定,攻克柏林的任務交給了蘇軍,蘇德戰爭最後一次決戰——柏林會戰就要開始了。
作為東線的蘇軍在一路向西進攻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佔領區的民眾對待他們的態度並不十分友好,甚至還拿起武器進行頑強的抵抗。反觀英、美兩軍,他們卻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從希特勒對國民的承諾說起。
首先,自希特勒掌權後,宣傳鼓動的手段是他的拿手好戲。尤其是在《凡爾賽合約》制裁下的德國社會,需要一個“有本事的”人帶領他們實現德意志帝國的美夢。在他的蠱惑下,長期壓抑的人們對納粹政權表現出空前的支援。
其次,他向民眾承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麵包”,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他以修築大型工程,擴軍等手段解決了國內失業問題,讓德國重新崛起成為一個歐洲大國乃至世界大國,恢復了昔日的榮耀和尊嚴。
即使許多對納粹主義不感興趣或者持保留態度的民眾,也對這個政權在很短的時間內創造的許多值得吹噓的政績,比如就業率上升、消費品充裕等而感到驕傲。
他的更高明之處在於,他一直堅持即使發動戰爭,也要將國內的民眾生活維持在相當高的水平,以保持德國在戰爭期間的民心和士氣。直到二戰結束前,德國的就業人數仍然與戰前相當。
然而,他們的驕傲和期待,隨著德軍的全線潰敗而破滅。
大批德軍不是客死異國他鄉,就是狼狽不堪地向本土敗退。特別是1945年初,同盟國從東西兩線同時向德國本土發起進攻,德軍遭受致命打擊,在東線與蘇軍的激戰中,德軍陣亡295000人。在納粹宣傳下,蘇軍的殘暴給民眾留下深刻印象。
此時的德國,承受著比納粹政權上臺前更高程度的羞辱和毀滅,這讓很多日耳曼人驕傲的自尊受到了傷害。他們企圖征服世界的美夢以一種災難性的方式迅速走向破滅。
經濟也因為大片國土淪喪而陷入停滯。1945年的鋼產量只有1944年的1/6,煤產量只有1/4。由於燃料極度缺乏,一個擁有37架飛機的戰鬥機大隊每三天只能起飛一次。德國的軍工業再也無法提供充足的彈藥、軍械和坦克了。
許多大城市都遭到盟軍的猛烈空襲。尤其是柏林,幾乎全天24小時都在不間斷的遭受轟炸,一些冷靜的柏林市民已經認識到,這座城市很快就要被攻破了。但是他們都希望由美英盟軍而非蘇軍攻佔柏林。
當聽說美英軍隊進入德國境內並繼續向前推進的時候,柏林市民的內心在感到絕望的同時,期盼著美軍的到來,這是一種非常微妙、複雜的情感。當時一位45歲的家庭主婦說,自己將時刻準備走向戰場阻擊蘇軍,直到美華人到來。
蘇聯人為什麼讓德華人害怕和憎惡?
首先,擔心遭到報復。蘇德戰爭期間蘇聯軍民死亡2700萬人,其中包括1000萬士兵。因此,在他們的心中埋下了對日耳曼人太多的仇恨。按照斯拉夫人的民族性格來說,是有仇必報的。
況且,這種報復心理也來自斯大林。一是他的兒子被德軍俘虜殺害,喪子之痛怎能不報?二是18歲的卓婭被德軍第197步兵師第332團殘忍殺害,他命令絕不接受該團的投降,全部殲滅,不留活口。一個統帥的報復手段尚且如此,其實就是默許了蘇軍對佔領區的報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戰爭發生逆轉,蘇軍攻入德境內,他們一路燒殺搶掠,對日耳曼人的仇恨連本帶利的釋放出來,完美地將曾經帶給他們的災難複製到了德國的國土上,在他們報復的過程中,給日耳曼人留下了很多痛苦的回憶。
其次,納粹政權的宣傳灌輸。他們將對方看成嗜血成性的“惡魔”, 比如蘇聯人用火焰噴射器將神甫們活活燒死,將活人的舌頭殘忍地釘在桌子上。這些極其恐怖的謠言,再加上親眼目睹難民們的悲慘遭遇,讓平民們對蘇軍產生了一種近乎絕望的恐懼。
更為糟糕的是,蘇軍的反納粹的宣傳讓德國民眾更加相信蘇聯人的殘暴。其中一篇是這麼說的:
“日耳曼人是一個女巫,我們踏上了她的土地。如今,日耳曼的城鎮正在熊熊燃燒,我歡呼雀躍……日耳曼,你這個邪惡的女巫,你就在死亡的舞曲裡旋轉吧,燃燒吧,哭泣吧!報應的時刻來到了!”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意識形態上的矛盾。作為西方陣營的成員,德國與英、美、法等國在世界觀上與蘇聯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就像小貓和小狗不能同籠一樣。而這些也深深地紮在民眾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在他們看來,蘇聯就是剝奪民主、獨裁專橫的代名詞。
於是謀求與西方合作,抵制蘇聯是他們的唯一希望,但他們一廂情願了。
正是意識形態上的矛盾,讓他們想當然的認為,蘇聯是比納粹德國更加可怕的威脅,他們的同盟關係會很快瓦解,並會因為他們對歐洲的不斷蠶食而走向對立。最終會主動與自己進行談判,共同對付蘇聯。
希特勒和他的黨徒們把最後的希望維繫在他們的自以為是上。直到最後他們也不明白,為什麼英華人和美華人不同自己一道去抗擊蘇聯?
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無條件投降”。這是羅斯福總統吸取一戰後戰勝國對待戰敗國的教訓,有條件的投降成為逃避責任的“避風港”。所以在同盟國之間就已經約定,任何同盟國都不準單方面的接受談判或有條件的投降。
所以,當一廂情願的柏林守軍舉著白旗試圖要求先停戰,等德國組成新的政府後再進行談判時,遭到拒絕。
理由就一個,“德軍只能無條件投降,不進行任何談判。”
他們至死都不明白的是,首先是無條件投降,然後才是西方與蘇聯的矛盾。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聯,也只有愛幻想的納粹狂熱分子才會有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