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活一團亂麻

    應該說,有一部分白頭到老的夫妻是這樣,但也有例外,我老婆的大伯和大媽就是典型的反例。

    大伯六年前去世了,大媽還健在,今年86歲。她老人家身體很好,就像六十多歲一樣,經常騎著電動三輪去鎮上趕集。我聽老婆講,大媽在大伯去世之後,活得更開心,更自由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大伯這一輩子,對大媽都不怎麼好,家庭暴力是經常的事。不僅如此,我還聽老人們說,大伯雖然是貧苦出身,但是一輩子游手好閒,基本上沒怎麼吃過苦。在吃不飽飯的年代,家裡吃苦受累的事都是大媽去幹,有一點好吃的東西都歸大伯。

    大媽這個人也是貧苦出身,沒上過學,逆來順受一輩子,從沒想過反抗。大媽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心大,啥事也不往心裡去,受了大伯的欺負,委屈壓抑一陣就過去了。對大媽這種性格,有人說她沒心沒肺,我倒覺得是大智慧,一箇舊時代的不幸女人,沒有這種智慧,早就活不下去了。

    後來兒女們大了,大媽的待遇稍微提高一點,但是由於幾十年受壓迫慣了,大媽在大伯面前仍然唯唯諾諾,沒什麼自由和權利。

    大伯在七十歲之後,對大媽好了一些,幾乎沒有打罵了。後來,他還給大媽買了一輛電動三輪,方便她趕集上店。買完三輪之後大伯就被查出了肺癌晚期,幾個月就去世了。

    大伯去世的時候,大媽根本沒怎麼哭,只是兒女們提醒她應該哭的時候,她才哭幾聲,但是很明顯,大媽對大伯的去世根本不難過。

    自從大伯一去世,大媽就找到了翻身農奴的感覺,她多年的壓抑終於得到了釋放。大媽有兩兒兩女,日常生活有保障。她又是五七工,每月有1500元左右收入。所以,她現在的主要活動,就是每個月趕六個集,把這1500元花光。1500元在別人眼裡可能是個小數目,但是對大媽來說,絕對是當家做主的象徵。

    就這樣,大媽在大伯去世之後,又煥發了生命的第二春。據老婆講,大媽現在過的日子,應該是一生中最快樂幸福的日子,如果大伯還活著,這是絕不可能發生的。

    所以說,少年夫妻老來伴的說法是片面的,只有夫妻平等互愛,才是婚姻生活的真諦。

  • 2 # 未央之墨

    我經常去溼地公園遛狗狗,每次去都會遇到一對手牽手遛彎的老夫妻。

    這是我生活中見到的最有夫妻相的一對了,臉型,眉眼,身高相似度特別高,如果他們不是手牽手要我感受到了夫妻之間的情感,我都一度覺得這是兩兄妹。

    他們邊走邊聊著,好像想說的話一輩子也說不完。而且,他們經常不知道是有意還是不約而同的總是穿顏色一樣的衣服,非常的和諧默契。

    那天他們從我身邊走過,雖然知道不禮貌,但是,我還是回頭拍了他們的背影。這樣相濡以沫的愛真的平凡又感動。隨手會拍很多照片,因為佔記憶體,所以拍了刪,刪了拍,但是唯有這對陌生的老夫妻的照片,我一直儲存著,潛意識裡這也成為我年老時候的渴望了吧。

    這一對老人的愛就很好的詮釋了少年夫妻老來伴這句話。

    我生活裡又一對老夫妻從年少時的愛恨糾纏,到年老時的冷漠殘忍,又給這句話多了一種註解。

    老太比老頭大五歲,父母之命結為夫妻。老頭暴虐,老太自私。吵吵鬧鬧中生了四女兩兒,光生不養,老太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七八歲的大女兒生火做飯照顧弟妹吃喝拉撒,有點好吃的,兩夫妻把兒女們都轟出去關起門來自己享用。

    好的父母都是把兒女的兄弟姐妹情分往一起聚攏的,但是這對夫妻卻給兒女製造各種矛盾導致他們疏離生分。到了他們年老體衰的時候,兒女都不願意往他們身邊靠,晚景很是淒涼。

    最為要人感慨的是,一輩子的時間都沒等到老頭老太的自我反省,自我審視。他們都沒明白一個道理,兒女都各奔東西,唯有老伴生死相依。

    老太感覺只有老頭死了,兒女們就會對她好了,老頭活著就是搶佔她的晚年生存資源。他活著她就好不了,他多吃一口,她就少了一口,所以,當老頭病了,老太不是去精心照顧,而是非打即罵。老頭起來去倒水,一頭栽倒在地,老太沒有去施救,也沒有求援,就泰然自若的看著和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老頭躺在冷冰冰的地上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這個人就好像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她的冷漠殘忍要人脊背發涼,唏噓不己。

    少年夫妻,也許是兩情相悅的託付終身;也許是媒妁之言的貌合神離。無論哪一種結合,漫長又瑣碎的歲月裡,彼此磨合著,體諒著,包容著,遷就著,妥協著,心疼著,愛護著,感動著。最後少年夫妻成為身邊那個老來的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感恩古風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