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萬歲1148858845

    坦率的說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英華人也確實做了大量的秘密準備工作,當時英國本土以及殖民地都已經無法提供足夠的資本進而維持帝國的運轉(黃金白銀外匯儲備幾乎被用來向美國採購武器物資)歐洲勝利的時候英國只有不到十億美元的黃金儲備而戰前是六十億元,英國主要的財源是美國的援助(租借法案)所以對當時的英國而言要獲得持續的美國援助就必須也只有讓戰爭繼續進而利用美援的資金維持自己龐大的殖民帝國,因此我們看到英國戰後不遺餘力的煽動美國對蘇聯開戰(比如丘吉爾的鐵幕演說)但是美國怎麼會為英華人火中取栗呢?最終當日本投降後三天美援就結束了,失去美國資金的英國殖民帝國迅速散架了

  • 2 # 怪蜀黍老囧曾

    不可能了,早在二戰前英國就處於下坡路。

    英國霸權中的一個支柱是海權。而海權的支柱事實上是對歐洲大陸的優勢。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歐洲國家的海軍被英國海軍限制得死死的,英國只需要限制住丹麥海峽就可以抑制歐洲中部國家海軍的崛起,限制住直布羅陀海峽就可以避免歐洲南部的海軍對抗英國海權。

    不過在美國結束南北戰爭、日本開始明治維新後,英國的地位事實上就不保了。因為日本是與英國規模接近的近代國家,而且遠在亞太地區,英國海軍無力投射如此遠的距離。而美國則是效率與英國持平、規模上遠超英國的國家,要不是孤立主義,美國根本不需要到20世紀40年代末,而是在19世紀末就對英國發起挑戰了。

    如果英國要維持世界範圍內的海權優勢,首先就需要對日本和美國海軍形成壓倒性優勢,而英國根本無法做到這點,海軍主力必須盯住歐洲大陸,不然僅僅是統一的德國就可以讓英國承受軍備競賽的巨大壓力了。1902年的英日同盟出現,則是英國希望將新興海權國家納入已有的國際機制的一種努力,而在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最終承認了美國和日本的海軍地位,其中日本事實上成為了太平洋海上秩序的主導國。

    這一切都發生在二戰前,可以說,英國在19世紀末已經開始出現相對於新興國家的相對衰退(增速慢於新興國家),二戰只是個最終讓渡的標誌物,而英國最終花了半個世紀緩慢可控地走完了衰退道路。

  • 3 # 淮上秋陽

    不大可能了。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英國的國力大為衰落。其實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由於英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極廣大的殖民地和豐厚的壟斷利潤,所以特別注重資本輸出而不太積極主動吸收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因此被後期之秀美國和德國迅速趕超。兩次世界大戰,英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戰爭其實最終沒有贏家,都是兩敗俱傷。第一次世界大戰沉重打擊了英國的經濟,英國工業增長速度開始大幅度減緩,海外投資市場快速縮小,對外貿易急劇萎縮,國際金融壟斷地位喪失,隨之而來的是失業人數增加,物價上漲,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盪不定。經濟的衰退,導致了英國的軍事實力的下降尤其是海軍實力的下降。所以到了30年代,面對德國法西斯的崛起和對外擴張,英國無力應對,只能採取妥協、退讓的綏靖政策,避戰求和,其結果不僅未能遏止納粹德國的侵略野心,反而進一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二戰對英國的傷害遠遠大於一戰,首先,英國本土遭到了納粹德國的狂轟濫炸,國民經濟幾近崩潰。同時為了進行戰爭,英國欠下了鉅額債外債。二戰結束時,英國失業人口超過200萬,到處出現工廠倒閉、商店關門的現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如糧食、燃油、飲料等實行嚴格的定量管制。當時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曾說了這樣一句無奈的的話:“我們是一個窮困的國家,因此我們必須學會用窮困的方式去生活。”

    第二,二戰後,亞非拉獨立浪潮興起,世界殖民體系崩潰。二戰以後,隨著包括英國在內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實力大為衰落,對殖民地的控制力大為減弱,於是,亞非拉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紛紛走上了民族獨立的道路。在此之前,除了美國早就脫離英國獨立外,愛爾蘭、加拿大、埃及、澳洲、紐西蘭、南非和伊拉克等也先後脫離英國獨立。二戰後印巴、緬甸、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和蘇丹、約旦等先後獨立。20世紀六七十年代是英屬殖民地獨立最多的時期,有35個國家宣佈脫離英國獨立。“落花流水春去也”,這些國家的獨立宣告了“日不落帝國”已徹底成為歷史,大英帝國輝煌不再。儘管英國的霸主地位不在,但英國英國的制度及文化在這些國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英語早已成為世界第一國際語言,英國女王仍然是英聯邦的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 4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沒有辦法,日不落帝國之夢,布林人戰爭就結束了,靠著原本的餘威,勉強混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夠可以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靠美國的物資和軍隊,取得了勝利,孤立主義盛行的美國自己,對自己坐上了老大的位置有點茫然,英國是明確知道自己再也不是老大了,但既然沒人提這事,他也裝著什麼都沒有發生,畢竟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結束,俄國就二月革命接著就十月革命,這事沒玩,世界性經濟危機又來了,每一個國家都在真切的餓死人,資本家都排著隊跳樓,很少有人能像我們一樣,吃的飽飽的,還有大把空閒時間沒辦法打發,成天泡網上扯國際形勢,對已經餓了兩天的人來說,明天怎麼掙到一塊麵包,比誰才是世界老大這種事重要的多!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還能勉強在剛發現自己特麼的這麼強,然後有點懵圈的美國面前,硬撐著虛弱,依舊拿捏著自己的腔調的話,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就太猛了,說動手就動手,英國反應過來時,整個歐洲大陸都丟的差不多了,而且自己英倫三島都直面生死存亡的危機不說,居然到了有物資都來不及生產的地步,於是完全沒有猶豫的直接抱住美國大腿叫爸爸。什麼臉面都不要了,吃的、穿的、藥品、軍火、兵員,什麼都需要,只要跟我一起,紅的鋼鐵俠也行,黃的委員長也行,統統可以不介意,有仇有恨有蔑視,都可以打贏了再說,即便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取得勝利後,英國和整個歐洲,依然需要美國的馬歇爾計劃來吊命,需要美國糧食來養活自己的人民,需要美國的資金來啟動自己的經濟。日不落到還是日不落,榮光什麼的,就別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如何從一個蠻夷小邦,逐步發展成威震歐亞的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