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砍大山車大圈

    英國進退失據,脫歐一戰已成必敗格局。。

    雖然專家給出了好幾個結果,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任何一個結果對英國都沒有好處。。這種複雜國策用民粹方式公決,實踐起來看公投決策是烏托邦。。

    如果英國不能脫歐,不管是議會技術性卡住一直拖時間,還是二次公投結果推翻原來的脫歐成功的公投,已經歡呼脫歐的一派就會憤怒的上街;

    如果英國硬脫歐,邊界一片混亂,法國收緊通道,愛爾蘭立刻就要與北愛設立硬邊界,英國自我裂解就要如約而至;

    如果英國軟脫歐,就沒有權利自己和別人籤協議,在歐盟裡當二等國家,英國何以立足嘛。。每一個結果都很黯淡,企業決策者看不到期望,自然選擇離開英國。。

    英國脫歐的窘迫讓德法非常愜意的走近,讓俄羅斯愉快的友好德法,也沒從美國搞到什麼便宜,有利於香港長治久安,讓南海更加和平穩定。。

    損己而利於全世界,英國脫歐算善舉嗎?

  • 2 # 錦繡中華一捧土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良禽擇木而棲。”

    3.29日,英國不論採取什麼方式脫歐,英國到了脫歐的最關鍵時間節點。按照英國政府的說法,也許是軟脫歐,也許是硬脫歐。當然也許是時間延後,但是脫歐已經成為定局。

    從軟脫歐的情況來看,英國就歐洲具體問題達成協議。英國就成為歐洲大陸的孤魂野鬼,不論那個方位,英國都需要國防,增加駐軍,防衛國土。所以英國政府一部分財政經濟用於國防,倫敦世界歐洲金融中心的位置,退化為英國金融的中心,這樣拱手就把倫敦歐洲金融中心讓給了巴黎或者德國的柏林。這樣在英國的大企業不可能得到金融的服務,一味停留在英國,無異於在等死!

    從硬脫歐來看,英國與歐盟不可能達成協議。那末英國的愛爾蘭與北愛爾蘭之間,就繼續修建邊境牆。由於英國與歐盟之間沒有任何協議,貿易金融文化科技甚至大學交流都沒有協議,容易增加交易成本,容易暫時的把英國孤立在歐洲大陸之外。英國的營商環境肯定會出現雪崩式下滑。

  • 3 # 見腫消世界

    英國的脫歐決定本身就是英國的民眾和當時的首相卡梅倫自作聰明,玩出的小把戲——民眾用的是一種玩遊戲的心情,卡梅倫持的是一種“賭”的心思,前者沒把脫歐當真,後者則沒把脫歐會輸當真,導致一種從首相到民眾“瞠目結舌”的結局。英國脫歐弄假成真,卡梅倫一看漏子捅大了,以要擔責為藉口,甩了甩衣袖,走了;想脫歐的民眾高興,主張脫歐的政客上臺,意氣風發,以為英國脫歐就會拍拖束縛,大展拳腳。可惜,事到如今,幾年過去,連一個脫歐協議在議會也通過不了。

    英國在歐盟的懷抱裡生活了幾十年,政治關係、經貿關係和歐盟國家是輕車熟路,是親密無間,與歐盟之外的國家打交道條條框框彼此駕輕就熟,不存在額外的障礙,而今,英國脫離歐洲既成事實,英國與外界打交道一切都要從頭再來,使得不確定性增加,國外的投資必須從新評估,而且以前和英國打交道,就是和歐盟打交道,他們是一個整體,現在,就大大的不同——和英國就是和英國交往,和歐盟交往還得重新談判,反之,和歐盟交往就是和歐盟交往,和英國交往,需要從頭再來。那些以英國為跳板,在英國紮根,辦理歐盟業務的公司,必須搬離英國到德國、法國去,不搬走,就是和歐盟自我隔絕,就是要重新和歐盟談判(增加無關的工作);這些大型的外資企業此時不走,更待何時?這些大型外資企業此時不走,那不是傻嗎?

    英國脫歐,讓英國內部分裂,讓愛爾蘭和北愛爾蘭的分歧重新出現。昨天英國倫敦多部門收到多封炸彈信件,均來自北愛爾蘭;這是偶發的還是危險的訊號?

    英國的未來如何,局外人無法預測。

  • 4 # 道聽陳說

    隨著英國脫歐事件標的最終臨近,英國國內的反脫歐浪潮卻愈演愈烈,脫歐派與反脫歐派的激烈對峙,甚至已經到了撕裂英國社會的跡象。

    在2018年反對英國脫歐的支持者,向英國首相特蕾莎.梅遞交了一份超過100萬個簽名的請願書,呼籲英國政府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雖然這次參加請願的人數規模,遠遠超過了英國曆史上的任何一次民間請願活動,但是這並沒有阻止英國脫歐的步伐,英國脫歐的車輪仍然朝著預定的方向在前進。

    在面臨這樣的情況的時候,蘇格蘭首席部長兼民族黨黨魁斯圖金,曾就英國脫歐問題公開表態“如果英國脫歐一旦發生,那麼蘇格蘭將會再一次啟動脫英公投,以確保蘇格蘭在歐盟體系內的地位”。

    事實上不僅蘇格蘭出現了這種分裂的跡象,包括一直都在謀求獨立的北愛爾蘭,也在蠢蠢欲動地想要脫離英國,這意味著一旦英國脫歐正式完成,英國將會再一次面臨國家分裂的困境。

    儘管隨著英國脫歐事件表的推進,以及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數次在國會上發表演講,但是英國想要實現有序脫歐的想法將會很難實現。因為就在今年的1月15日,英國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被英國國會以432:202的票數予以否決,這進一步加劇了英國社會各階層的恐慌情緒。

    英國社會因為脫歐問題,所造成的社會動盪問題正在不斷的加深,這導致英國國內的大量外資企業開始出逃,因為對於這些外資企業來說,一個動盪不安且沒有一個明確未來的國家,將很難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

    而對於一個跨國企業來說,它首先需要保證的是企業的正常發展,其次才是大量增加企業盈利。因此大型跨國企業一般都會在某地區發生不穩定狀況之前選擇提前撤離,這是非常正常的舉動。

    因為對於這些跨國企業來說,離開了英國還有法國、美國、中國可以去,但是對於英國來講,這種現象絕對是災難性的。

    由英國脫歐所引發的外國資本逃離英國的浪潮,英國政府既拿不出什麼有力的對策來緩解這種趨勢,又不能尋找到其他的替代方式,這意味著在今後的時間裡,英國將會從目前的狀態下繼續向下滑落,甚至有可能會淪為二流國家的風險。

    隨著脫歐最終期限臨近,不僅英國國內的富人開始大量離開英國,此外大量的外國企業比如本田、寶馬等汽車企業也正在大幅度縮減在英國的生產計劃,並加快從英國撤資的步伐,特別是日本甚至還出現了整個產業界“集體逃離”英國的動向,這不能不引起英國政府的警惕。

    可以說英國脫歐事件是歐盟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分裂事件,他的發生重創了歐盟組織數十年的努力成果,是一次典型的政治投機行為,在這一事件中,不論是英國的政府還是法德政府,都因為各自的私利而坐視該事件的發生,但是最終受到傷害的將會是整個歐洲,英、法、德三國都將會因為自己的短視而嚥下苦果。

  • 5 # 姜運倉

    目前英國脫歐已走到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按規定英國在3月底要完成脫歐手續。但英國的脫歐協議被議會否決,而因時間太短,英國又無法拿出新的脫歐協議。這樣就只有兩個結果:一是硬脫歐,二是推遲脫歐。估計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處境不妙,最關鍵的問題是:此前進入英國的資本、人員及企業還能否享受到歐盟的一些優惠充滿巨大的不確定性,這是不少大型外資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搬離英國的原因。因為這些機構進入英國最初考慮的是歐盟這個大環境下所具有的一些優勢,提供的一些優惠。如果現在英國退出了歐盟,這些大型企業寧願遷往柏林、巴黎等地方去,可繼續呆在歐盟之內。

    從當前的情況著,當年卡梅倫推動的英國脫歐公投是缺乏考慮的,它把英國帶到了一種自己也沒想到的境地。雖然英國的脫歐可以使自己擺脫一些桎梏,更加“自由”了。但也要為此付出不小的代價:失去多年依託的地區“大家庭”,需要重新在世界上尋找自身的定位,需要重新與外部世界建立合作秩序,需要對美國更嚴重的依賴等。

  • 6 # 江淮聖手

    去年11月,英國脫歐協議草案正式簽署,從本月起就進入為期21個月的過渡期,然而,目前英國有不少人開始反悔了,他們認為對真正的脫離歐盟還沒做好心理準備,這樣,屆時硬脫歐還是軟脫歐就存在不確定性,導致脫歐有可能延遲。

    就在英國脫歐沸沸揚揚之際,不少大型外資企業紛紛撤資,為什麼會發生這一現象呢?

    由於脫歐的不確定性,民眾由此擔心未來生活受到影響,因此捂緊口袋,儘量少支出。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在剛剛過去的2月份,英國零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民眾不願花錢,銷售額如何實現增長?既然市場不景氣,購買力萎縮,外資企業賺不到錢,自然要撤資。

    此外,英國脫歐不確定性深深影響著英歐貿易談判程序,由此增加企業經營風險,導致潛在經營障礙發生。表現為外資企業將因市場需求減少而增加經營成本,尤其是那些薄利型企業受到的衝擊將更明顯;由於英國脫歐帶來的風險壓力,使得供應鏈及進出口等領域受到很大制約,使得外資企業投資意願發生動搖。

    英國一旦脫歐,將不再享受歐盟的零關稅待遇,民眾的生活成本將加大,公司的經營業績也就隨之下降,諸如日本本田、歐洲空客等大型外資企業將其部署在英國的工廠關閉也就情理之中。

  • 7 # 橋本看日本

    英國一直以來都是以光榮孤立為自己的原則。歐洲一體化中,英國發現,英國在歐洲一體化程序中被邊緣化,不但英國需要拿出更多的資源在一體化中,而英國獲得利益並不如想象的那麼多,當前首相卡梅隆進行進一步一體化的投票時,很多英華人在保守勢力的煽動下,向歐盟投下了“NO”。這些人認為退出一體化,英國可以少交很多社會福利基金,可以徵收更多的關稅,讓英國獲得更多的利益。但是事與願違,英國退出歐盟並沒有引發歐盟退出潮,大家發現歐盟存在比不存在更好。這樣英國就要承受獨自退出的後果。

    倫敦本來是歐洲的經濟中心,很多跨國公司都在這裡設立總部,又有很多大公司在這裡設立工廠,其中包括日本的公司,如日產,豐田,本田,日立等,他們希望以英國作為橋頭堡進入歐洲市場。但是英國退歐後,英國倫敦作為商業中心的地位下降,英國作為外國公司進入歐盟的意義消失,並且很多在英國設廠的公司未來將在進入歐盟時支付額外的關稅,這樣的競爭成本就上升。因此很多跨國公司已經決定把公司前往鹿特丹,法蘭克福,這樣的歐洲大城市,畢竟歐盟的魅力要大於英國。同時很多國家工廠也將作出調整,如本田宣佈關閉在英國的工廠,其餘很多公司不是縮小規模,就是暫時停產,靜觀事態的變化。

    英國國內現在對退出歐盟的持反對意見的聲音越來越強烈,議會否認了英國政府的退歐計劃,這樣英國未來能不能順利退出,以及退出以後的結果如何沒有人說得清楚。但是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英國退出歐洲後國際地位進一步下降,未來如果不加強與美國的關係,英國或許成為歐洲二流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蒐集或編寫謎,查詢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謁後語,對聯或笑話?